甘肃祁连山问题,已有16人被逮捕!最高检介入,甘肃省委书记失责引出大案...

2017-11-21 洮河林区人民检察院 洮河林区人民检察院


点击「上面蓝字」可快速关注

微信号:thlqywx


来源:兰州兰州

最新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日前派出督导调研组赴甘肃省对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进行督导调研,提出具体督导意见。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它涵养的水源是甘肃、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百姓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然而,多年来这里的违规开发活动触目惊心,到2017年2月,保护区内有144宗探采矿项目,建有42座水电站,其中不少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导致局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2016年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然而甘肃省并没有真正落实。


对于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大家想必都已经十分熟悉,其中必须得提到一个人,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


此前曾介绍过,因自身有贪腐问题,王在工作中必然不敢去动真碰硬,导致中央一些重大决策部署在甘肃得不到落实,造成严重后果。


他消极应付中央指示,不作为不落实,对祁连山的生态环境破坏负有重大责任。

   

2016年底中央巡视组进驻甘肃开展巡视回头看,发现王三运作为省委书记,对祁连山环境问题不重视、不作为。


巡视回头看前,武威荣华公司向祁连山保护区的排污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了,巡视组将此作为重点了解的问题进行了关注,发现整改不坚决,也不到位,仅仅就处理了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个副科级干部就了事了。


中央领导同志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后,王三运表面上摆了姿态走了形式,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到问题严重的地区去调查研究,也没有认真督促相关部门抓好整改落实,更没有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


王三运曾面对镜头忏悔:形式表面的东西,反正该做的批示我也批了,该开的会我开了,至于下面落实不落实,能不能很好落实,也没有加强对各方面的引导和督促。


2017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其中还涉及了多名省部级领导。




今年前十月,甘肃检察机关批捕祁连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8件16人;监督立案14件15人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徐日丹)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日前派出督导调研组赴甘肃省对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进行督导调研,提出具体督导意见。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国家早在1988年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因矿藏、水资源富集,近年来,祁连山局部生态遭到人为破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整改。


最高检侦查监督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督导组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甘肃省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在服务和保障祁连山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


特别是在今年1月16日央视曝光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之后,甘肃省检察院及时下发了《甘肃省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和保障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张掖、酒泉、金昌、武威等地保护区实地督导,采取有力监督措施,取得一定办案实效。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甘肃省检察机关经审查,共批准逮捕祁连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8件16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3件30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4件15人。


与此同时,甘肃省检察机关侦监部门在服务和保障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向民行部门移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件,向反贪反渎部门移交职务犯罪案件线索13件。


该负责人指出,在服务和保障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甘肃省检察机关快速反应、积极履职,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监督缺少刚性,刑事犯罪线索发现较少;“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当地农业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存在矛盾等。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最高检督导组建议:


祁连山保护区的检察机关应以辖区为单位,对祁连山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地毯式搜索,由上级院加强工作指导,摸排立案监督线索,及时移送公益诉讼线索,深挖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特别是对中办、国办通报反映的问题、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指出的、央视曝光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件件有着落。


同时,应向当地党委政府“借力”,积极争取支持,加大与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的沟通协调力度,提升全省“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应用水平。


而针对部分群众为了利益而毁林的情况,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适时曝光典型案例,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对于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滥伐、盗伐林木等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形成震慑效果。





最后,还是有必要反思一下祁连山一案中暴露出的“人为”问题,中办国办通报中就点出了许多细节: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思想认识不重视、有偏差,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甘肃省林业厅、张掖市政府进行公开约谈。


但甘肃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生态修复和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截至2016年底仍有72处生产设施未按要求清理到位。


第二个问题,就是工作作风的问题。


2016年5月,甘肃省曾经组织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情况开展督查,但未查处典型违法违规项目,形成督查报告后就不了了之。


省安全监管局在省政府明确将位于保护区的马营沟煤矿下泉沟矿井列入关闭退出名单的情况下,仍然批复核定生产能力并同意复工。


张掖市委认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改落实工作不属于市委常委会研究的重大问题,市委常委会没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第三个问题,也就是王三运自己提到的问题,利益纠葛。


比如省国土资源厅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界后,仍违法违规延续、变更或审批14宗矿权。


通报中当时就明确点出,这是违法行为。


这三个问题放在一起,就不仅仅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更是政治生态被破坏的问题。


这个因省委书记带头失责拖出的大案,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值得深刻反思。


编辑/王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