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神讲联】联话清联十大家之李渔

2016-04-19 三少爷的微笑 雨巷诗社


李渔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著名戏曲家,一生共创作传奇剧本十六种,他的《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集大成著作。李渔又是著名的撰联高手,其所著《笠翁对韵》在诗联界影响极大。《笠翁文集》中有各种对联近200副,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中,有《笠翁对联》一书。除《笠翁对韵》》,尚有联书《芥子园杂联》。


一。戏曲家---当行本色

   “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这是李渔题金陵别墅的一副对联,也就是芥子园。李渔在《芥子园杂联》小序云: “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据文史资料,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按现在的房产面积计算来说,芥子园有6660多平,简直就是大别墅了。而李渔也擅长儒商经营芥子园,正如“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芥子园刊刻小说、戏曲,名扬天下。同时又组织戏班,以家姬粉墨登场,演出他编写的传奇。李渔给芥子园题了许多小联,录入如下。


歌台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书室联

雨观瀑布晴观月

朝听鸣琴夜听歌


栖云谷联

仿佛舟行三峡里

俨然身在万山中


濯足亭联

清可濯缨偏濯足

大能容世却容身


    这几联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审美情趣,或本色,或风雅,或情理,俱以小见大。据说芥子园还有副门联“十年藤花署;三春芥子园。”另李渔晚年题杭州芥子园(今又园)的一副对联“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也见闲情偶寄。整联表达了作者无为而为,安享晚年的愉悦和宁静



二。交际家---题赠适宜

    李渔创作的对联主要收集在《笠翁文集卷四--联》中,加上其他若干散作,李渔大概有200余幅对联作品。这些作品中题赠与胜迹对联就占了二分之一。有记考李渔交友800多位,可见其戏迷粉丝也不少。李渔靠的是戏曲吃饭,所以给朋友的题赠联自然也是精制或巧制。李渔致友人曹禾书这样写道:“无意为联,而适得口头二语,颂扬明德,所谓天籁自鸣。榜之清署,以代国内之悬。有能易一字者,愿北面事之。一笑。”可见其对自己的对联创作是自信满满的,下面简析其几幅题赠对联作品。


赠朱建三联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

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一巧七夕日,二巧百花巷,李渔楞是“就地起楼,摘星捧月”,给寿者人事家事双重满满的祝福。何次德评论此联说:“藻思结绮,慧解镂空,拈来便璧合珠联,他人想不到,说不出。异才也。”  想来寿者更是十分欢悦,下次拜会必然多买几张观李渔的戏票。  


赠张半庵夫妇寿联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张半庵为文学家,曾为李渔的诗文及《论古》写评。张氏夫妇双寿时,李渔礼尚往来写了这副寿联。联中紧紧抓住“双数”字作联眼,两圆,双影,并照,二满,齐眉,平分。用“月酒”给了张郭夫妇美好的祝福与写照。光彩照人,佳偶如此。


赠程文宗联

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


上联桃李满天下,出色的弟子多。下联以鱼跃龙门之事祝愿其门下人事之盛,大有作为。平常字面,一经妙手,便珠玑满目。程文宗即程蕉鹿,与李渔私交甚笃。



    在李渔的赠联中,还有许多与底层民众的赠联,这与其一介布衣,亦商亦优的心境相关。如赠印刷工匠联“不肯让人称绝技;行将呼尔作功臣。”如赠罗育纯医士联“交二十年而不变初心,肝胆如君真第一;活千万人而无全德色,岐黄似汝实无双。”赠卜者联“修己有余闲,垂帘卖卜;出门无别事,访道参禅。”


三。议论家----叙中夹议

    前人纪伯紫曾这样评价李渔的对联作品“ 诸联少则十余字,多亦不越三十字。其间议论叙事,波澜曲折,无所不有,可作一篇大文字,又可作两篇大文字,如此快笔,得未曾有。”这在清代其他清联大家中显得风格很独特。下面举三例简析之。

   

题武汉黄鹤楼

仙家自昔好楼居,我料乘黄鹤者,去而必返

诗人生前多羽化,焉知赋白云者,非即其人


此联一不作盘空硬语,如佚名所题黄鹤楼“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二不作无情决绝语,如胡林翼题“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而是作神仙爽快语,不虚虚实实,不缥缥缈缈,给人想象,给人希望。主观主见,流利痛快。


题五显岭庙

远观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此间,又觉诗画俱无着笔处

善者敬神,恶者畏鬼,究竟都非异物,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


联前有小序:“仙霞之南,盘折嵯峨,甲于诸岭,由麓徂巅,愈观愈胜。庙中神鬼诸像毕备,观者生恐怖心,故云。”此联全篇立意句只在“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出副洋洋洒洒,似无出处,然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尾篇结句如“机锋尽出,无异于最后当头棒喝”。


题庐山简寂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此联前有一小序:“遍庐山而扼胜者,皆佛寺也。求为道观,止此数楹。非独此也,天下名山,强半若是。释、道一耳,不知世人何厚于僧而薄于道?因题此联,为黄冠吐气,识者皆称快云。”《楹联丛话》和《对联话》都引用到此联,并吴恭亨评云“词峰超妙,得未曾有”。“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见于《增广贤文》。此联先扬后抑,雄于辩论,理直气壮,颇有“看似无中生有,实则成竹于胸”。此一联是李渔最有影响力的一副作品。


    另在李渔的文集中还有其他叙中夹议的楹联作品,如赠贾胶侯大中丞“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如燕子矶阻风,偶书亭栋“因阻石尤之险,得览石头之胜,石兮,石兮,我将无咎于石矣;不逢水势之暴,谁德水性之恬,水哉,水哉,吾终有取于水焉。”等。



四。旅游家----名胜标签

    李渔游历甚广,因为要带着戏班四海为家演出,所以“九州历其六七”。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下,其所到之处常常抒情题胜迹联。李渔在其《默识名山胜慨联》中写道:“然予饥驱四方,遍历名胜,非不自图缄默,其如技痒于中,搔之不得,卒有所云。”下面简析其几副名胜作品。

题观音阁

奇石作龛盛佛骨

长江为鉴照禅心

此联在其文集中有注“在大江之北,就石为龛,与燕子矶相对。”联语从上实到下虚,从形胜到禅心,给人想象与沉顿的感觉。联语大气浑然,一语证佛。


蒲州贾水部园亭

觅句杯从曲水来,诗肠因酒肠顿活

征歌响逐流泉发,人籁与天籁争幽

集中自注“有山水自然之月生,疏泉入座,可以流觞。”此联颇有兰亭曲水流觞的格调,把那种风雅的人文环境再现当时。诗肠酒肠,人籁天籁,妙合无垠。另七七句式运用也读来流畅。


题高邮露筋祠

当时怜嫂后怜姑,形姑之清者全由嫂浊

昔日露筋今露骨,笑骨之脆者只为筋柔

此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男尊女卑的抨击,对妇女命运的同情。这里用的就是议论手法,说道此联想起吴恭亨在对联话中引用了一联,长沙王益吾先谦露筋祠联:“听一百八杵钟声,敲断往来尘客梦;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将清白女儿身。”两联放在一起比较,境界高低顿时鲜明,李渔此联上品。


    另其文集中比较好的名胜对联作品不少。如题郑氏草堂“鸣禽响瀑,万籁齐喧,谁云山静似太古;把钓观棋,一朝即过,不信日长如小年。”如题武汉晴川阁“高阁逼诸天,到此嘘气成云,送征人对岸骑鹤;大江流日夜,让我抽刀断水,似帝子当途斩蛇。”如题绍兴禹陵“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旧传飞鸟耘田,庶物效灵,宜受鬼神报答;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兹向名山立庙,百王来祀,愈增宫室嵯峨。”段落三中题写的三幅作品更是佳作。



五。技巧家----不乏妙思

   李渔的楹联创作技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在构思上。一方面他极力摆脱清文言小品的句子,创作出通俗脱口的口语化句子。另一方面他在楹联章法上探索了几种句式安排,如五七七,五六七,七七,七七五等。举例说明。


对慧远方丈 

天近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题兰溪且停亭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题扬州乐善庵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上面三幅作品都近是现代的口语,读来通俗易懂,丝毫不生涩。再如题杭州今又园联“繁亢驱人,旧业尽抛尘世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如题庐山绝顶联“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等等。几种句式的运用读者可以浏览全篇知悉一二,不再说明。


六。设计家-------美学实用

    只要读过李渔的《闲情偶寄》,你就不难发现李渔其实学问渊博,兴趣广泛。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评论,李渔是美食家,养生家,设计家,植物家等等。其中李渔对居室的装潢设计可以说是佼佼者。《闲情偶寄》居室部8联匾四中提到两种其独创的联匾制作手法-----蕉叶联和此君联。

般般制作皆奇,岂止文章惊海内

处处逢迎不绝,非徒车马驻江干

这幅楹联,先用木板制作成蕉叶状,再刻上所题文字,然后用绿色做底,用墨色描画叶纹,再用石黄填字,此联就像一张碧绿的芭蕉树叶,将其悬挂于粉白的墙壁之上,自然而可爱,称为“蕉叶联”。

仿佛舟行三峡里

俨然身在万山中

首先截取一段毛竹,将其一剖为二,外去竹青,内去竹节,待打磨得光洁如镜后,再雕出文字,填以石绿,悬于柱上,宛若天成,称为“此君联”。这些创新的匾额、楹联制式共计八种,“同人见之,无不叫绝”。李渔将对联的美学实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信爱慕风雅的人索要其制作的蕉叶联和此君联将骆驿不绝。



七。教育家------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在诗联界影响极大,据说还流传到日本。清道光年间的米东居士对《笠翁对韵》有极高的评价“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班香宋艳,悉人熏陶;水佩风裳,都归剪裁。”

    李渔作为清联中最早的大家,距梁章钜写《楹联丛话》有150多年之早。其作品类别多样,题赠妙绝,风骚名胜。其最主要的楹联风格是叙中夹议,自成一家。其叙中夹议风格和每联标注风格都为后清联大家俞樾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李渔其有意识地创作名胜楹联,有意识地收集自己楹联作品,有意识地将楹联美学致以实用,有意识地提出了自己创作名胜楹联的初步审美理论,有意识地撰写笠翁对韵启蒙读物,为清联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钟云舫终结了煌煌清联的尾篇,那么李渔就是抒写了泱泱清联的开篇。“凡作壁间联句,须有别才,文人之中,尽有事事擅长,而独艰于此者。笠翁诸联,无语不臻至极,千古上下,独步何疑。”-----施菲莪。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919059778@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疯子


雨巷荐读文章

【雨巷社课】以“清明”为题(一)

【雨巷社课】以“清明”为题(二)

【雨巷社课】以“清明”为题(三)

【雨巷社课】以“清明”为题(四)




经典·文艺·原创·走心
雨巷诗社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二胡梅斋

QQ兴趣部落:雨巷诗社

雨巷诗社交流群:201109437

疯子微信:91905977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