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丁俊杰会客厅】旅游活动与旅游传播结合的新模式(上)

2015-07-20 丁俊杰

随着中国旅游迈入发展的黄金时期,青年群体在旅游中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日益增大,新媒体的广泛运用赋予其巨大的先天优势,对于旅游传播格局的冲击也是明显的。本期会客厅特别特邀到了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宋宇主任走进中国传媒大学,与丁俊杰教授以“2015北京国际青年旅游季”的举办为切入点,针对青年旅游群体的传播手段与策略改变,深度沟通了新媒体环境下旅游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新环境与新媒体的双重背景下开辟旅游产业与旅游传播的新局面,“北京青年旅游季”是一次大胆、前沿的尝试,其反应了市场的那些变化?目标群体的内涵有哪些新的内容?媒体传播有哪些新思路?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会客厅解读“2015北京国际青年旅游季”。

运作思路的变化:从点到线


丁俊杰:宋主任好,非常荣幸邀请您到我们会客厅里来,旅游对于北京来讲,它的地位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北京的城市品牌、北京老百姓的生活等。所以您作为北京市统管旅游的掌门人,我们特别想跟您做一个交流。即将开始的“2015北京青年旅游季”这个活动,以前是“旅游节”现在是“旅游季”。对这个活动的设想和考量、缘由,以及改成这个旅游季以后在内容上、形式上,有哪些变化?我想听听宋主任对的看法。


宋主任:谢谢丁老师,让我有机会给大家宣传北京的旅游,非常荣幸,也是很好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旅游和北京的年旅游季。


旅游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占GDP的7.5%。承担的任务发生变化,除了推动经济发展,还有两项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宣传推介北京,还有一个,旅游由于就业面广、门槛低,可以富民和促进就业。我个人认为,旅游是一个宽泛的行业,行行业业是珍珠,旅游就是那根线,把行行业业串起来,让外地人到北京来享受、体验,这就是旅游,现在各地政府都把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加大扶持和推广。


北京是一个非常有特点有历史的古城,有三千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六十多年的建都史且保存完好,有很强的吸引力。青年群体消费虽然不是很大,但确实是传播力最强的。我从18、19岁就背着包满处走,所以我也非常体会到,年轻时候走过的这些地方是一生不忘的,比我后来出差看的地方记忆要更加清晰,所以要宣传北京,要扩大北京旅游的产业规模,我们必须从对旅游最有贡献的年轻人做起,这就是北京青年旅游季的由来。


“旅游节”的时间短,而“旅游季”是一个很长的时期,让大家能够从头至尾长时间的参与。把“旅游季”打造成北京旅游的品牌,目标对象就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对于新媒体的使用较为频繁和熟练。对于新媒体在旅游传播方面的使用,我们与传媒大学之前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也希望今后能继续深入。


丁俊杰:旅游的影响与作用不仅仅限于自身行业,更是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就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所以旅游的确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或者是营业额,而是关联了社会与经济的方方面面,影响包括在座各位的每一个人。


面对规模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我们要有一个切入点,不同细分群体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青年人,这包括国外的,也有本地的,国内的,当然还有学生,青年旅游季把时间长度拉长,让青年群体参与进来,而过去的旅游节时间仓促、形式大于内容,社会的综合与长远效果并不明显。由旅游季改成旅游季,不只是名称的变换,更是旅游品牌运作思路上的重大变化。

内涵的变化:从观光到体验


宋主任:旅游季其实是让青年人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的一个途径和平台,其类似于游学,青年在快乐中体会文化、体会历史、感受自然,真正深入到北京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文创、京郊和传统历史文化。我们组织了很多活动,包括探索,一些互动,一些创作、摄影,在这个时间过程中,大家可以互相探索,互相交流,发掘出更好的东西,推向给社会。时间考虑7月份,主要是中小学生、大学生放假,有时间。


北京每年有1.62亿人次的外地游客,但是主要是以观光游为主。像故宫这么有内涵,这么大的地方,半小时就看完了,但这半个小时不能深入了解,现在是号召大家从单纯观光逐渐向观光加体验,体验加休闲来转换,这也是人们旅游对于消费习惯的逐渐转变。现在北京人均GDP已经达到1.6万美元,人均城市居民收入已经达到了4万多人民币,已经进入追求旅游品质和追求旅游休闲内容的阶段了,青年旅游季就是适应这一形势的产物。让北京的学生,包括外地来北京的学生,甚至包括外国留学生,能够停留下来,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北京,用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去体验、感悟北京的方方面面、一丝一缕。


编辑:刘祥博士


本微信号由思方德传媒独家运营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