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叙事 | 他拍摄的刀耕火种,入围巴纳克

2017-07-06 薛莉 羽盐

写在前面:这篇儿从单张叙事,说到组图叙事,主要分析徕卡·巴纳克奖的一组入围作品。从叙事角度和作品的语言结构来分析图像叙事的各种可能。

文章有点儿长,请图文一起看。

文末有彩蛋

前阵子看了电影有关的书和文章。最畅销的一本大约很多爱书之人都收过。它的封底有这么一句话:“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这本书说的就是《故事》,电影故事的创作。书看到半截儿总是忍不住大脑溜号,想起摄影圈里对于“图片故事”和“图像叙事”的混乱定义,当然还有较为流行的诸如“反叙事、拼贴、复调、多维……”和图像叙事有关的种种。

先从“叙事”这个词说起

叙事,就是描述一个事物,或者一个概念。既然是“描述”这样一个动态的词汇,那么得到这个故事或者概念的人,便也是这个叙事的一部分,甚至是叙事的主体。

图像叙事将以上概念发挥到了极致:一张图像的元素是固定的,在有文字信息和没有文字信息的两种情况下,后者被歧义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歧义”,通常有着多重叙事的可能,存在于象形联想、记忆联想、时事联想和以及文化背景、趣味性等等的引申解读中;而前者,图像和文本形成的互文性,是文本的讲述将事件范围确定在某个框架内,图像解读,也就是叙事,便在该框架中自由发生。

是的,自由发生。

在图像叙事中,观看者对图像的解读,占据了整个叙事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于是,这个叙事通常形成于观看者的脑海中,也就是说,基于观看者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并形成片段叙事、完整叙事、甚至是“闭合性”完整叙事。

别急,我不会把这篇文章整成咬文嚼字的东西,马上回到你喜欢的,举个栗子:

下面这张图,是连州摄影节的大型展览《无乐不作》的其中一面展墙的一部分——很小一部分,小到,一张大白墙上一眼看不到作品在哪儿。下图的每个画框仅有大半只鞋子那么大,画面和实物比例大约是一比一。

画面里说的是越南保健产业里的美甲师。美甲师的脸和客人正在美甲的脚。

如果你想看清楚这个展览的展示,就不得不蹲下来盯着这个展墙和地面的夹角。其实这也并不能看清楚什么。喏,我就是这样,借助手机拍摄,再拿到眼前放大。

通过作者的主题阐释、策展人的作品展示,和你蹲下来看清楚这些脚趾头大小的脚趾和脚趾甲上的面孔,一个完整的图像叙事就在你(观众)这里产生了。

可能你会问,如果没有展示呢和现场的观看呢?

好的,没有展示,去掉文字,我们单看这幅照片。

这个系列的照片就是由这些和边框同色的脚趾,以及美甲师的脸组成。单看照片的话,你不难发现,作者以特写的手法呈现了五个脚趾头和一张脸。至于这样的表达里,谁的脚,谁的脸,以及发生在什么地点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画面里看到干净的脚趾、色彩饱满的指甲和亚洲人的面孔,以及,彩色边框的特写。这几种元素构成了整个画面,而这些元素所能产生的联想,必然是做美甲的人。

只要联系到“美甲”两个字,大多数人都能清晰地解读画面,也就是完成这张图像的叙事。

可能你还会说,这些是观念类的艺术摄影,肯定有其清晰的表达;如果是其他的,看上去无意义的照片呢?

比如这个:

这是一张“不算好看”的照片,这里面有怎样的叙事?

不知道你从上图中会看到什么,在我看来,这里说的是“救赎”或者“死亡”——只有“十字架”的窗格那里亮了一道光。其他的,大部分树和房子,淹没在大面积的黑色之中。

看到这里,有人会嘲笑:没有依据的解读就是牵强附会。更有人丢来抬杠之辞:我没有看到这些,凭什么你这么说?

……

好吧,这篇文章的正题终于来了!

进入正题:除了开篇说到的那个,你自己(观看者)也是一幅作品的叙事主体之一,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对于一幅(一张或一组)作品,你能看多深,决定了你的作品能走多远。”观看的眼界,就是你的摄影师视界。

上图是今年奥斯卡•巴纳克奖(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入围作品的之一《slash & burn》(刀耕火种)的其中一张。这组作品在徕卡官网上是这样的:

摄影师Terje Abusdal,1978年出生于挪威的Evje,现居挪威首都奥斯陆。Abusdal主要拍摄现实和虚构之间的独立摄影项目。2014年,参加多个摄影大师班和高级视觉培训机构学习专业摄影;2015年,挪威摄影期刊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摄影书《半径500米》,这是挪威记录类摄影半年刊。他的摄影项目主要集中在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问题。 (这段文字来源于巴纳克奖官网:www.leica-oskar-barnack-award.com)

用这组照片做例,是想借助当下较“新”的形式,说一说摄影的叙事。

我们都知道,文字和图像的互文性,能生成非常多样化的表达。组照更是如此。这组入围照片的题目是《Slash & Burn》,可以翻译成刀耕火种,也可以直译为“砍伐和焚烧”。拍摄背景如下:

拍摄地点位于挪威Hedmark县一个叫做Finnskogen的地方。Finnskogen直译过来就是“森林芬兰人”。该地区的命名来源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的芬兰移民,他们在在17世纪初定居该区域位于挪威与瑞典边界的一条绵延不绝、宽约32公里的森林带,以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为生。

刀耕火种,意为燃烧一块原始森林变为丰富营养的土地,以从事农业生产直至土壤衰竭。多为古代农耕手段。 

以下文字来源于作者的作品自述:www.terjeabusdal.com 

刀耕 和 火种

森林芬兰人是刀耕火种的农民。这种古老的农业满足了当时的农业需求,但是,土壤因此而迅速枯竭,需要不停开垦新的森林满足耕作的需求。事实上,芬兰本土的自然资源稀缺,是第一批移民涌向邻国(挪威、瑞典)的重要原因。逐渐丧失的土地和战争迫使芬兰人向西南移民,足记遍布Scandinavia地区(包括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的森林带,寻找最好和最高密度的云杉林。

四个世纪前的森林芬兰文化已经不复存在,越来越多人想要寻找和维系这种古老民族的传统。如今,森林芬兰人是正式被公认的,在挪威和瑞典的少数民族。没有官方的统计数字。而确认这个民族的标准是:无论你的民族标注在哪里,只要你觉得自己属于这个森林芬兰人。

森林芬兰人对自然的理解来源于萨满教派,仪式、法术和符号被用作日常生活中,用以治愈和保护,或者防范邪恶。

这个摄影项目借鉴了民俗信仰,同时,调查其对于今天的森林芬兰人的意义。以及,17世纪的生活方式成为历史,他们的语言也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少数传统,仪式,符文歌曲和萨满族的风俗和回忆。

看完作品自述,这组图像的叙事目的几乎是一目了然。民族起源、宗教信仰、生活生产、人物肖像、刀耕火种的今天……环境和破坏。诸如此类。

“正如摄影师所说,‘我选择一些过去的元素:火、烟和萨满教,并将它们串联在故事中。’因此,文本和想象混淆交织在一起,并生成强大的暗示性。”文章写完,看到这段官网上的作品介绍。于是添加在这里,让我们往下看一看,这个虚构的神秘主义起源的故事,有着怎样的暗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项目的完整展示。以下视频和图片来源:www.terjeabusdal.com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20k529xe&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完画册,你会发现,这本书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照片并没有进入这个投稿的专题里。比如:

这些有着显而易见的宗教渊源和民族特色的符号的图片,都没有作为这个专题的一部分出现在巴纳克奖评委的视线。甚至于我很喜欢的这张照片,也没有进入:

那么,在作者显性叙事的文本之外,埋进这对他来说比较关键的12张组图里的主线是什么?

——让我们往下细看——

 1、组图第一张,某人拿着类似于萨满教仪式的器物。

 2、第二张,便出现了“巫术”的生成物:火。恰好,火,还是刀耕火种的必须品。

以上两张图片,基本上就是作者对自己那段“史料”阐述的一个图像例证。从宗教渊源,到这个刀耕火种的民族。 

3、既然说到民族,那么第三张,伐木工人的肖像,是个很好的接龙。而他的眼神,也是看向前一张图片,即将燃烧的林木。

 4/5、有了火耕,有了伐木,接下来的图像叙事就一目了然。

 6/7、为什么之前我会写道,这是一种较“新”的叙事形式?从这里,你应该看得出来,虽然图文逻辑明确,故事清晰,但TA并非线性叙事,甚至不是文本里交代的显性叙事。这是一个打着“寻根溯源”的幌子,控诉生态破坏的隐形叙事。

比如以上两张,森林前的空地上,焚烧的林木;森林前的空地上,穿戴皮毛的人。这是双重定向的毁灭——对森林,对动物。

8/9、而下图这一排雪地上之上一道火墙的冰火两重天,和一只仿佛带着一身烧伤的鹿,则是再次指向烧伐产业的恶果。 

在这种概念清晰的图像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上三对儿照片,或者拆开来看的每一张,是某种意义的元素。烧、烟雾、火光、猎杀、困兽。这些符号像一声声越来越重的音符,诉说着同一个概念:受伤的环境。

10、沿着上图鹿的视线,往下的这张照片,出现了房屋(人迹)和十字架的符号,也就是开始我们说过的,“救赎”或者“死亡”。作者在并非结尾的位置给出这样一个符号,猜猜看,是救赎还是死亡?

 11/12、一个工人站在似乎正在燃烧的房子里;最后是一副黑白的,焚毁和倒塌的房屋。

话已至此,不难看出,作者在组图的暗线叙事中,希望这些由历史渊源产生的罪恶,以及“人类的痕迹”,随着神明的启示,和火的焚烧,回归历史。好吧,神灵启示是我瞎说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组图里有两张黑白,分别是6和12。均为燃烧过的景象。 

看到这里,你理解这组图片的明线叙事和暗线叙事了么?

 让我们再捋一遍。组图的主题是“刀耕火种”,文本主诉是“森林芬兰人”的起源和萨满教的传说。刀耕火种的一个重要线索是“烧伐林木”,得到优质的耕田。而以上这些图像,无一例外,都和刀耕、火种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宗教仪式、伐木工人、树枝、火、居民、火、简易房屋、生活在这里的人等等的元素,就像散点组合的拼贴作品,和文本叙述中的民族神秘感并置,塑造出一个寻根民族起源的图像故事。至此,这组作品的文本到图像,就有了历史渊源的田调类考证。

用文献和历史做底,加之宗教信仰的符号,证明森林芬兰人的“毁林”说。这种虚构(重建)类的艺术作品就有了的文化根基。

而暗线,也就是12张组图叙事中主诉的环境问题——实为起底“刀耕火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这段叙事是艺术介入社会的最好途径——将作品推向“社会性”的视角,即,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表达。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我没有看出来的。毕竟隔着几大洲或者几大洋那么遥远的距离,对特殊符号的解读疏漏也是有的。不如你来补充一下。

当然如果你说这些照片并没什么意义,就是一堆矫情摆拍的碎碎念,我并不反对啊!作者的确挺矫情的,把几百年前的伐树造田拍成这样。你还会说这就是“反叙事”、“反艺术”的“新摄影”,而我以上那些都是过度解读。没错的,我频频点头啊!你的总结非常到位,全身上下散发着学术气息!


扯淡完毕,回到之前那句话:“对于一幅作品,你能看多深,决定了你的作品能走多远。

以上这两张都是十字架。一样是毁灭和救赎的含义。单就画面来说,显然右边这张更具美感或者震撼力。那么从组图的叙事来说呢?

显然,把十字架置于房屋,这里要说的是,救赎或者死亡之路,在于人。

出于喜欢,我追究了一下这张燃烧的十字架为什么不替换掉其他的某张燃烧的图片。原因大约有二:一来,叙事平滑度的考虑;二来,一组数量如此之少的作品,如果你想一个重要“符号”能起到点睛之笔,那就尽量不要重复使用。

所谓看得多深?并不。我也只能看到这里。首先,能看到这个十字架;其次,找出这个十字架存在的意义,是控诉、赎罪还是感情的升华;最后,你还得发现,在这组有着巫术和各种地域性符号的作品里,十字架有着特殊的暗示。

没错,是这张“十字架”让我注意到这组作品的。无论拍摄背景还是画面的好看度,这组照片都不是这次巴纳克奖入围作品中最好看的。但是,这组作品的叙事结构有着较高的阅读性,和较深的社会意义,而且作者个网上的作品完成度极高,这些都是值得分析和借鉴,应该也是评委认真考量的原因之一。


【结个尾巴】

从开头那半双做了美容的脚,到这组入选巴纳克奖的刀耕火种,这篇文章里,我说的都是“图像叙事”。一个完整的叙事,是基于作者、作品和观看人的。我们只有耐心地发现和挖掘出别人家的叙事逻辑和目的,才能对“图像如何叙事”的概念和技巧逐渐清晰起来。也只有清晰理解了图像叙事的各种可能,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作品,做出更为适合的图文建构。

如果说“故事,是生活的比喻”,那么“你的作品,就是你对自己的故事的修辞”。

看多深,决定了你走多远。说白了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对语言的学习和把握,决定了你能讲出怎样的故事。


个人原因,大约俩月没来打更。我以为后台会有大把的人取关。还好。谢谢你们。

【发个福利】

上周,有位杭州的童鞋翻拍了深濑昌久的《鸦》,整本。挺好看的。待会儿把那些图片合并成PPT,明天(7月7日)晚上在微信群,用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分析这本画册的图像叙事和编辑。喜欢的话,一起聊。

是图像叙事哦,不是作品背景分析、技术分析,或者作者分析,毕竟,作者分析什么的,随处都能百度到大把。如果你懒得百度,可以看看这里

建个群,欢迎你。如果加不进,就从公号菜单里加我的微信。发个暗号呗:聊聊鸦。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帮我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讲真,数字是一个决定性的打更力。停更这么久,看着书走着神,文档里还有蛮多半半拉拉的框架,比如什么是拼贴艺术,什么是复调叙事……你想看么?留个言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