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营粮油巨头,鲁花孙孟全:《论语》才是真正的管理圣经 | Confucius

2014-09-11 孙孟全 扑克投资家


导读:鲁花在民营粮油巨头中较为低调。尽管其体量巨大、市场地位举足轻重,但目前尚未有媒体对其经营状况进行深度调研和剖析。本文为鲁花集团总裁孙孟全内部演讲,坊间较少流传,从中或许可以一窥这家民营粮油巨头的经营思路。

——————————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这个“有和无”的关系。


“有”和“无”这一对看似简单的东西,这里面却有很深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看得见的东西看的比较重、比较真,把看不见的东西看得比较轻。也就是说把这个“无”看轻了。事实上,这个“无”是很重要的,“无”中生“有”嘛。


现在很多无形的东西和有形的东西相比,无形的东西更重要。我以前也讲过,“鲁花的成功不仅仅表现在它的有形资产上,更表现在它的无形资产上。也就是说鲁花的无形资产在支撑着鲁花的有形资产。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鲁花的无形资产和个人的无形资产,要珍惜鲁花的无形资产和个人的无形资产,包括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声誉以及我们的社会资源的无形资产,包括我们“艰苦奋斗、永创一流”的这种精神的无形资产。”我当初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发现,这个有形的东西无非就是指着你有多少财富,多少套房子等,这都是能看得见,能数得着的;但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思想、行事风格、以及通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价值观等文化理念却不容易被人重视。


一、


现在看来,这些无形的东西胜过有形的东西,而且这些无形的东西都在支配着有形的东西,这里面就体现了“无”中生“有”的道理。再加这个阴阳之间的关系,这方面我也有些体会。阴和阳是一种表现,但是阴的东西它是不动的、不变的,它是一种传承、历史的传承,是不变的。但平时大家很愿意讲变的东西,忽视了不变的东西。对事物的观察也是这样,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不会看到一些长远的东西;只能看到有形的东西,不能看到无形的东西。通过这些方面,我觉得一个人怎么样在社会当中生活、生存、发展,怎么样从无到有,这之间的这种变化,如何很好地把握这个度,我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再回想起鲁花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看起来鲁花这几年是没有走弯路,我以前的一些讲话都能体现出这些方面。这些年,通过慢慢地深入研究、深入地去学习,我感觉到,以前就是在自觉不自觉得按照这些规律去做。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以前选择的路和做法是对的,只不过那时是自觉不自觉的一种表现,而现在是变成有目标的、自觉的一种表现。因此,我越来越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相比,太浮躁了。比方说看书,你问他看过了没有,“我看过了,看过了”。而过去的人不是看书,是背书。因为就这么几本书,他必须要背过来。一旦达到背过来这种程度,他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的理解,就很深刻了。当然,以前也有以前的局限,过去的一些知识分子,他缺少一些实践。他学得比较扎实,但他们在实践中悟的就比较少。


所以,我认为这个“道和术”,其中这个术是学来的,这个道是悟出来的,学是学不来的。我打个比如,这个“道和术”就相当于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比方知识就相当于家庭富有、有很多的粮食,但是,你要想把它变成智慧,你就要先吃掉它,消化它,而后才能把它变成你自身的能量。也就是说,你只有把学来的知识完全消化了,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你才可能将这些知识变成智慧。可是现在的人,往往知识面很广,但是智慧不多。就是说能把知识变成智慧的人不多。这也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我觉得当前的企业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将知识变成智慧的机会,作为企业家,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天天碰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的事情,他就会在实践当中反反复复的悟,通过各种各样的感悟,他对道的认识就能成为一种能量,一种智慧,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倡导公司的干部员工学习传统文化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我背过来、记住了、也懂得它是什么意思了,关键问题是还要在实践当中去应用、去实践,从中悟出自己人生的智慧来,这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比如,王教授来讲《论语》的课,大家听了后,都觉得对,但大家都不去用,不去做,那就没有用。但是你在做当中体会到这里面的意义了,这就叫悟到了,这就叫把知识转变成智慧了。


比如说这个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我最近看这个老子的《道德经》,讲了很多关于“道”方面的。比如这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我感觉这句话的道理太深了。“道”这个东西是朝相反方向走的。当人认识到这个理以后,你就知道干什么事情,它不是按照人的意志为转移,你说往前它就往前,你说往前实际它是往后的。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因为“反者道之动”,道之动,这道朝哪儿动?它是朝相反的方向动的。所以人为什么要谦虚?为什么不敢为天下先?因为你敢为天下先,它就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你就是走向灭亡。你不敢为天下先,最后你就为天下先。也就是说,有的人想着发财,实际上你最后就会变成穷光蛋;如果你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以一个穷光蛋的身份去努力,最后你就发财了。因为道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你时时处处得知道这个“道”是动的,它朝哪儿动,它朝相反的方向动。所以,当你思考时你越想着“为人民服务”,就越是为自己服务,因为它是朝相反方向。你为人民服务,为别人服务,它朝相反方向就是为自己服务。“弱者道之用”就是道要去用“弱”,不要去用“强”,因为道是朝相反方向的,你用“弱”你会慢慢变“强”的。比方说鲁花有一个理念叫“管理就是服务”。我就是告诉大家,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管人也好,管事也好,都要从“服务”入手,不能从“管”入手。你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这个服务就是一种谦卑的工作作风,通过为别人服务,达到管理的目的,这也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治”,不“治”中的“治”,不“管”中在“管”。


我越看这些传统文化,越觉得对一个人来讲,对一个企业来讲,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庄子剪网捕鸟的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销售是为企业直接实现利润、创造价值的部门,但它只是企业经营管理整个过程中、这张大的网里面其中的一个表现部分,是这张大网中看得见的、抓到鸟的这个网孔,但是真正抓到这只鸟的,是有很多你看不见的东西来促成的。所以企业的成功,不光是看得见的那些东西,其中还有看不见的部分。只有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部分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才是企业成功的全部。


二、


因此,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但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东西(方面)组成的,这个感悟对我人生的启发是非常大的。我以前就讲过,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甚至长与短、高与低、天与地、太阳和月亮、白天和黑夜等等,这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体现在人身上的现象有“对与错”,有对的有错的,它是两个东西,它是相对的,而且它是可变的。人都有两面性,你得承认人的两面性。


当一个人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有了适合你某一方面生存的土壤,你两面性中的某一面就会被激发出来。比方,在某一个时代,他可能会成为那个时代的劳动模范;到了另一个时代,他可能又会成为罪犯,也就是说外部环境的影响,会激发出他潜在的罪犯的一些特性,他就成罪犯了。所以人有两面性,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方面是好的,一个方面是坏的。不能看见了这个人好的一面,就断定他将来一定是好人;也不能看见了这个人坏的一面,就断定他将来一定是坏人。


过去老人常说一句话:“不定哪块云彩能下雨”,所以,话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孩子都成家了,不能因一时那个孩子挺孝顺,就断定他是个孝顺孩子,另外的就不孝顺。不要这么断定,不要把话说的太绝。有时往往在这件事儿上这个孩子孝顺,在那件事儿上那个孩子比较孝顺。如果你就认为这个小孩子不孝顺,就一下子把他“一竿子打到底”,你很可能要犯大的错误;如果你就认为这个大孩子孝顺,可能到你老了,他还真不一定能养你的老。所以,你把这种思维用在家庭上,用在公司处理人事上,就会知道,看待每一个人都不是绝对的。你能绝对吗?比方王教授在学校教学,你觉得这个学生一辈子不会有出息,但说不定再过几十年还就这个学生最有出息。


所以,我就想到有句话叫“对事不对人”。以前,对这句话就不太理解,怎么能对事不对人?但现在考虑起来,这句话是千真万确。你对事不要对人,这件事他做错了,你批评他,这叫对事。但对人就不是了,对人要宽恕。你为了教育他,让他记住,你对他有些处分,甚至你打他两下子,但你从内心来讲,不是否定这个人,只是针对这件事。这件事处理完了,与你这个人怎么样没有关系。就是正确地对待事和人的问题。有些当领导的往往就愿意把事和人联系起来了,他就不是对事不对人了。你只要做错事了,你这个人在我眼里就一辈子翻不了身。


所以,现在我就倡导公司的领导,评判任何一个人,不能把人和事联在一起来考虑。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你只要做错一件事,就得赶快离开他,否则你这个日子就没法过。这种当领导的都是不能容人之人,没有仁爱之心,对问题的看法就会偏,在处理人和事上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认为,在企业里,你只要懂了任何事物它有两面性,你就会把握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去正确处理一些事情。


三、


现在许多精英一直都在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一提起传统文化,就扭扭捏捏不敢理直气壮地去推行呢?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讨论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大家最后说京剧、戏曲等是中国的古典文化,让国家拿出点钱将它们保护下来。最终搞起这些东西来了!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难道说就是京剧吗?就是过去保留下来的一些名胜古迹?当然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更主要的应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自然、人类社会各种规律的探索与总结,是中国人的智慧的文化,应该把这些东西理直气壮地推广和传承下去。


这种智慧它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但是现在我们却很少讲这些智慧。我看这几年民间的一些国学组织,他们到这个地方搞个三天五天讲座,上那个地方搞个三五天讲座,包括青岛明珠学校,但他们这些讲课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佛教徒。实际上,国家应该迅速地意识到中国现在缺的是什么,中国的危机是什么。中国的危机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太慢了,而是中国人的教育。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那不是地球要把人类毁灭,而是人类要自己毁灭自己。现在出来一个领导就只研究经济怎么样快速发展,当然发展经济这是肯定的,但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在他执政的晚期提出了“两手都要硬”,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的迹象把这“另一手”赶快地硬起来。


其实,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发扬,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民服务”是从哪来的?它就是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传承来的。过去的文化也都是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条主线,走到现在的,传统文化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孔子的“仁爱”文化、孙中山的“博爱”文化,也背离不了为人民服务。过去的这些传统文化,孔子的这些文化,都是约束自己敬畏别人、敬畏大自然。


比如《弟子规》,就是教给孩子们从小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敬畏长辈,怎样对待自己的兄长。你只要对待好了自己的父母、兄长,你就可以养成一种习惯,对待好别人的父母,到最后“泛爱众”。对待好自己的兄弟姐妹,出去以后你就会对待社会上的同事。《弟子规》就是讲人应该从小接受这些教育。而现在的这些孩子,他没有这种文化的传承,没有人教给他。现在很多的高干子弟,为什么经常做一些目无法纪、悖理的事儿?并不是他们的父母支持自己的孩子胡作非为,而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缺乏这样的教育。


现在,有的孩子回家打自己父母,因跟自己的父母要钱不得甚至凶杀的。这些现象都是缺乏敬畏之心。大家如果学了这一课,学了《弟子规》以后,就会明白:孝敬父母原来是这么回事。学了《论语》以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孝敬父母,不是我以前想像的那种“孝”。我这个年龄的人对传统文化多少还有一些接触,也只不过是老人把他从老一辈那学到的告诉了我,告诉我做人要怎么做,做事儿要怎么做。但是现在一辈不如一辈了,慢慢这些教育都淡化了。最近,我看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现在这个名次又往后退了。按理说,随着中国的发展,包括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对外的影响,应该是往上升才对。可这是为什么?现在外国人对我们评价是,中国人除了有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


现在,上面不知道这些情况吗?你天天说管理国家、治理国家,


今天这出这么个事,明天出那么个事。不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只是一出了事,就只解决这件事,而不知道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胡锦涛主席好像一开始他是想搞这个东西,但是可能有阻力,一直搞不下去。我认为,今后的这十年,经济上是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现在中国人最关心的是什么?最关心的应是人们的道德素质以及在社会上的这些表现。如果中国人再不注意这方面的话,可能因为人们道德品质的败坏,最后要引发国家动乱。


当然,这些事情是国家的事情,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是高层他们这些人的事情,咱们作为普通的一个老百姓,只是看到这些以后,感觉到自己的一种责任。但是我现在老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做一些对社会、对这个国家,有意义的一点事情,尽己之责。尽己之责是什么?就是根据自己的感悟,第一我们要自己去推行,要去做;第二是可以让别人照着咱的这种感悟去做。如果能够将这些感悟形成文字性的东西,对别人是一个启发。


这个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它是有一定的发展线路图的。它这个发展的线路图背后究竟是什么?我感觉这个线路图,不是只有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所以,我们把看不见的东西要挖出来。这样,大家才会明白,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比看得见的都重要,就会引起对中国文化的探讨和兴趣,就会引起社会上的这种共鸣。


四、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一个不应该成功的人而成功了?我是为什么成功了?我就从传统文化上找源头,慢慢用传统文化来验证。原来,我以前自觉不自觉做的这些事情,是符合道的。


比方我提出的“为自己和为别人”的关系。你懂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干一切事情都不会背离。实际我这个思想的产生,很大的程度是受我家庭的教育。我家庭的教育是什么?我说一个故事你们听听。现在老人不在了,就成为故事了。但这个故事对我这一生影响最大。解放前,胶东是革命根据地。1947年,国民党进行了一次大反攻,听说国民党又打回来了,人们就开始跑。我父亲那时候是个民兵积极分子,他就和另一个人押着后来的还乡团的头子跑,走着走着,国民党的部队就上来了,他们就在一个屋里避一避。这个还乡团的头子听到枪、炮声,他觉得可能机会来了,就爬到窗口上开始四处张望,我父亲跟这个还乡团头子是一个村的,在村里排辈叫他二哥。我父亲就走过去对他说:“二哥,现在兵荒马乱的,枪炮也多,最好不要出去,吃亏就不好了。”我父亲就劝他下来,他就下来了。另一个人就过来对他说:“我和你讲,你要是再不老实,我就用手榴弹崩了你。”后期国民党过来了,他就成了还乡团头子。他当权后,就把所有的这些贫农,包括共产党的积极分子等,全部都押在一个屋里。


他就坐在门外,旁边站着一些还乡团的小头目,那边就是他们挖的大深坑,拉出一个人来,就他一句话就埋了。当初与我父亲一起押着他的那个人被拉出来了,一出来,这个还乡团头目就说:“埋了他”。哎呀,把我父亲吓坏了,他心里想:“当初是我们两个人押着他的,把他埋了,也会把我埋了。”一会儿,把我父亲拉出来了,旁边小头目就说埋了他,这个还乡团头子说:“哎,他这个人还是个好人,叫他过去吧。”这以后,我父亲就说,“人干任何事情,都不要把话说得太狠,他就是再怎么的,那都是他自己个人的事情,不要去说些狂话。”当时跟我父亲一起的那个人就是因为说了狂话,才导致他后来的不幸。而同样对待一件事,我父亲用的却是关心的态度,最终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


所以他的这个故事,对我这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管你对待什么样的人,都要把“事和人”分开来看,对待人要用一种仁义,哪怕对待一个坏人也要这样。他坏,你不要也跟着他坏。所以,直到现在,我的态度是,离开公司的也是朋友,甚至走了以后在外面不顺心,你想再回来,你还可以再回来。因为你一度之间,可能受到外面的什么影响,不想在这里做了。不想在这做了,我就送你走,人各有志。你出去就好好发展,如果发展不顺心的话你再回来。


所以,对待任何人要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我感觉这个故事对我还是影响挺大的。我们帮助人时,不能去做选择,什么样的人我愿帮助,什么样的人我不愿帮助。他就是个四类分子,是个地主的后代,他需要帮忙,咱也得帮啊,这是人的本性,你要体现出你的人性来。有时候你爱人也好,你包容人也好,它并不是指你要爱你所爱之人,包容你所认为应该包容的人,它往往是指所有的人,包括伤害过你的人,不爱你的人。不能说这个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就一定要做出对不起他的事。人为什么心胸要敞大?往往就是针对这些方面来讲的。


所以,在我的潜意识里,将鲁花的发展,始终定位在“为人民服


务”这个基点上。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主导下,来寻找适合于我做的。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你不要苛求我看到什么赚钱就去干什么,我是考虑到是否是老百姓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当考虑到是老百姓的需求以后,我才来做这件事情。所以,这个企业,它的本质就是要满足农民和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当有了这种心态和价值观以后,我就努力地寻找哪些是老百姓急需的,而且还比较持久的项目。


五、


我刚开始创业时,提出的这个“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也是鲁花爱心思想的一种体现。现在有了这种思想定位以后,你干任何事情都会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考虑问题。比如说提高生命质量,你是想让农民增收致富,想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你抱着这种心态,去选择你所要干的事情,你干的事情就容易成功。因为你的心态是为了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当你把这几个问题都解决的时候,反过来你也得到了利,这就叫“义取”。


当然,如果你把利放在前面,那最后就不行了;如果你把义放在前面,利也在其中了。过去那些年,我在没有任何指导思想的情况下,只是抱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去做。二十多年以前,我就提出在姜疃的那个老厂的办公楼上,写上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有很多的员工来到一看就觉得,现在是市场经济,应该经商赚钱,这个企业怎么能“为人民服务”呢?直到现在“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还在那儿。当时就是抱着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去为消费者着想。


比如说那几年地瓜干丰收了,老百姓都在那议论纷纷,地瓜干怎么办?粮食部门收些地瓜干也垛在那,没地方放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自然地考虑,我怎么能想办法帮老百姓把这些地瓜干卖出去。有了这种想法,就赶快派人出去联络,最后找到了青岛的一个酒精厂,这一下反而有利了。那个时候国营企业也不下来采购,他也不知道哪个地方有地瓜干,我们一说我们那个地方有地瓜干,他们很高兴,我就直接给他们代理收购,再给他们送过去。就是朴素的一种感情,老百姓把这个东西给了我,我送给酒精厂,酒精厂也满意,老百姓也满意。


我那时算了算,到最后,一斤地瓜干只赚二分钱。但是抗不住地瓜干的量大了。所以直到现在,这种薄利多销的概念仍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干什么事你不要定的价格太高,价格太高干什么?当然,慢慢地你的产品做好了,大家认同了,物有所值了,你即使适当的提提价都没有关系,因为老百姓认为你的东西物有所值了。你不要一开始就耍心眼,我先定的高一点,等慢慢再落一点,让消费者感觉挺便宜,我是坚决不这么做的。


前段时间,王教授讲到“恕”,我以前认为“恕”就是原谅别人。实际不是,“恕”它就是“如心”,就是“你想想自己,你再想想别人”。所以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恕”也是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自己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自己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是“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你怎么样去处理这些关系呢?我们的“球体核心论”都给出了答案。


第一,你必须得有崇高的目标;第二,你必须会处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正三角和倒三角之间的关系;第三,你怎么样整合社会资源的问题。这个社会资源是共有的资源,不是哪一个人独有的,能力大的人画个大圆,能力小的人画个小圆,就怕你这个圆画不起来,那就是残缺不全了人生。所以,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矛和盾之间的关系,阴和阳之间的关系。以前听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的成败,就在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这种关系上。所以,当你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伟大性,并在自己实践当中验证这种正确性后,你就会觉得,我这一生确实是没有白活,我悟到这个东西了,我也去这么做了,而后回过头来看看,我没有遗憾。所以,就是要告诫后人,一定要按照这个路去做,不要一天到晚光想着自己,也要想着别人。


最近这段时间,我看了老子的“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你再进一步去理解,人为什么要谦虚?为什么不要去狂妄?为什么老子提出来“不敢为天下先”?人只要始终谦虚谨慎,你就不会走入歧途。你要是傲慢了,最后必定是失败的结局。 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生孩子,你说生出来男女之间的这个比例是谁安排的?为什么生出来的男女,不管怎样都是一半一半?假如说在某一个时代出现不是一半一半,可能后面就要出事,可能要出战争,老天就要想办法。女的太多了,要把女的损一下,男的太多了,就要把男的损一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老子当时提出来“不敢为天下先”,你只要是“不为天下先”,老天就不会生出一个超过你的人;如果你认为我就是“第一”,肯定就会有一个比你要高的人。因为世界上事物就是这样,它永远是平衡的,它不会让你是第一的。


所以,永远不要产生“第一”的这种心态,否则稍微把你损一下,你就不是第一了。你只要始终不是第一,天就不会损你。所以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你只要不为天下先,始终谦虚谨慎,有这种思想指导,老天就不会损你。


六、


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有一条主线的,这条主线是什么?就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的教育中,所遵循的做人的原则。将这些做人的原则,运用在企业的实践中,就会总结提炼出一些理念。在中国的企业中,为什么有些应该成功的人没成功,而不该成功的人却成功了?究竟误区在哪?我就考虑成功和失败,不是完全靠个人的能力来决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但是成功不能仅仅靠有能力就可以的,关键是要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拿毛泽东和邓小平来做比较,毛泽东为什么能成为战神,成为开国的领袖?就是因为他把握了战争的规律,使中国得到了解放。但他一直没有找到经济发展的规律,他真想让老百姓富裕,但未能实现愿望。邓小平跟毛泽东不是一个层次,但是邓小平在经济上找到了规律,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发现的这条路,能够走向成功。所以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也都要寻找这条路。


鲁花的路在哪儿?做企业怎么走向成功?我就阐述了一个观点,就是“爱心和创新”。“爱心”基本跟孔子讲的“仁者爱人”是一致的,爱是干什么?是为了达到凝聚。如果企业是一盘散沙,如何发展?看过去资本家的形象,都是点头哈腰的,一开始我们都看不惯,觉得商人怎么能是这个形象。但是这就应该是做商人必备的形象,如果是个军人,点头哈腰的肯定不行。我就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作为商人,必须要谦卑,要尊重别人。因为你做的商品,需要消费者来认同;想要有原料,就需要农民认同你;你想搞好企业,就需要大家来认同你。如果你不谦卑的话,大家就会离你而去,你这个企业就没有成功的基础和希望。我还悟出了另一个道理,就是创新。对于创新,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我第一次收购花生米的时候。


那时花生米出口欧洲,我的代号为13号。那个时候加工花生都是国营企业的事,但是我们通过努力,争取了每年三五百吨的份额。国营企业都没把出口花生的质量当回事,但是我们却认真的对待,做到精益求精。我们收购花生米的时候都是要最好的,再把不好的全部捡出来,全部用最好的花生米出口。国营企业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们要多赚钱。而我们是为了让别人来认同,认同我们的产品,让我们的产品能够打入国际市场,我一开始就是这么朴素的思想心里,但是就是这种朴素的思想心里教育了我。结果产品出口到欧洲以后,欧洲就点名要13号。其他的企业都是有配额的,数量都是有限制的,但是我们没有配额的限制,有多少他们要多少。作为一个小作坊,既没有机械化,也没有经济实力,就是凭借产品质量好,赢得外商的好评。当年,我就加工了七千吨,就赚了几百万。我当时就感觉质量是太重要了。


七、


我认为任何产品都不要跟着别人跑,要打出自己的差异化来。如果人家怎么做,你就跟着怎么做,那永远也做不大。当我发现所有的工厂收购花生米时,都是千篇一律,只要达到质量标准就行了。我就要和他们不一样,就要打造自己的标准,要求就要比别人的严,质量比别人的好,实际这本身就是在打造差异化。再比如后来生产花生油,别人做的油都不香,我们就天天琢磨,要是我的油香,那我们就有竞争的资本了。


老板在琢磨能不能让油香一点,下面的员工也就自觉的琢磨起来了,最后就研制出了香的油。产品不是你说好就好,是要别人说好才是真好,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脑子里慢慢就开始为别人着想了。为别人着想不是天生就会为别人着想,是在生活、工作中慢慢摸索出来的。经商办企业,如果不为消费者着想的话,就是死路一条。在当时,这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很可能因为消费者一句话,你的工厂就要倒闭,也可能因为消费者的一句话,你的工厂就发展起来了。所以我逐步悟出一个道理,做企业就要打造自己的差异化。


差异化从哪来?就是要创新。我以前讲爱心和创新就像是一个车上的两个轮子,现在我觉得就应该是两只手,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这两样东西都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忽视任何一样,都是不行的。爱心是向心凝聚力,通过爱心达到凝聚,创新是发展提升力,要想发展提升就要创新。在毛泽东时代、人民公社的时代,大家天天学毛主席著作,学为人民服务,学雷锋精神,就是抓精神方面的东西,抓爱心。实际上“为人民服务”就是爱心文化。这几年,我觉得中国在爱心文化方面,在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和品德方面,有些缺失。


根据大的趋势看,鲁花的定位就是爱心和创新。任何一个鲁花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爱心。爱心是人的品德,是做人的准则。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往往忽视这方面,一讲爱,就觉得是单纯指某一个方面,其实这个爱是一种大爱,是广泛的。提出爱以后,大家在制作产品的过程当中,就会尽量的把产品做的更好,不欺骗消费者。当大家自觉不自觉的从爱的角度出发,干好一切工作,人的关系就融洽了,产品质量就提高了。都是因为由爱而生。爱是很宽泛的东西,不是单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他会体现在产品、服务等方方面面。所以还得考虑你爱国家了没有?各级政府关心帮助了你,你爱政府了没有?自然而然的你就会受到约束。单纯的爱自己、家人,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你养成一种爱的习惯以后,你会爱你身边的任何人任何事,爱社会、爱国家,这才是一种大爱。


中国在什么时期最落后?是在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发展起来了?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什么?就是创新。一个创新就让欧洲几百年都富起来了,而中国那些年一直没有提创新的概念。邓小平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创新的理念,才使中国经济迅猛的发展起来了,中国人富起来了。中国这几百年发展缓慢,就是吃了没有创新理念的亏。所以现在企业搞得比较好的,都是提倡创新的企业。不管是海尔还是其他一些有名望的企业,哪一个离开了创新?


所有失败的企业,一个是可能因为你没有爱心,导致人心散了;第二个可能你没有创新,大家死气沉沉,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在创新的问题上我就提出,要有三个意识。第一,人始终要有超前意识。什么事你要想在前面,别等落后了再想,那就晚了。很多人没有超前意识,不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比如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人往往就容易忘乎所以,而没有考虑到,成功的背后可能会有更大的机遇或失败,所以你就要有超前的意识。比方,虽然我得了大奖,但是我也要考虑,怎么样让这个大奖持久的保持下去,还有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或者还需要进步。所以超前意识,就是教给大家要有一种超前的预测能力。否则,就好像人看东西一样,白天看的非常清楚,到了晚上就看不清楚了;大部分人对成功看的很清楚,对失败看的比较模糊。


八、


鲁花发展到现在,大家都觉得鲁花人很交运,什么事情很顺利,从来没有失败过。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在预料之中,因为提前预料到了,做了预案。所以当真正出现问题的时间,就会不惊不躁,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第二个就是危机意识。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涉及两种可能,一个是成功,一个是失败,提前想到失败了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企业家为什么最后成为了罪人,我感觉就是因为他们只能预料到成功,不能预料到失败。成功的时候忘乎所以,这是很可悲的。还有一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为什么进去了?因为他们只想到一时的痛快,没想到将来出事该怎么办,这就是危机意识。再就是机遇意识。人一生当中有很多的机遇,有的人遇到机遇马上就能抓到,但有的人机遇来了,却没有准备好。


所以自己要练好基本功,不要觉得平时没事,不用去努力。现在努力了,将来一旦碰到机会,你就会抓到。比如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大家好像觉得无所谓,学与不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将来如果要选拔企业文化的管理人员,可能就因为某个人学好了传统文化,就能得到提拔。机遇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平时你努力的结果。所以干任何事情,都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从年轻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挑剔过工作,只要是安排我去干,我就非常愉快的,非常认真的去做。哪怕让我干个小组长,我也要把小组长干的非常漂亮。不会觉得自己这么大的能力,就干一个小组长,而不努力去做。


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成什么。当你干什么成什么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了不得。这个事情虽然他没干过,但是我就是敢用他。如果这个人干什么败什么,那这个人就不能用。因为从他发展的历程看,他成功的少,失败的时候多,这样的人是不行的。人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也许你今天干的这个事情,暂时没有突出的业绩,但你也要坚持干下去。比如王教授现在研究传统文化,很可能在现阶段,觉不出你的伟大。因为现在国家也不太提倡,但是一旦国家提倡了,像王教授讲传统文化讲的这么好,研究这么深的,很快就会有用武之地。


我感觉人一定要把事情力求做好、做精,这是捕捉机会的最好方式。机会随时都有,就像是期货,每天有涨涨落落,机会是很多的。只要是抓住了机会,那就行了。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我年轻的时候愿意学习,喜欢看书,天天离不开书本。文化大革命期间,都有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辅导员,他们知道我喜欢看书,就让我当辅导员,天天让我领着学习,我读,大家听。我感觉读书是能启发人的,在读的过程中能锻炼人的演讲能力。朗读跟默读是不一样的,经常的朗读,到一定程度就会提高你的演讲能力,在带领别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如果前半生非常顺利,我认为这个人一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最后有可能过得比较艰难困苦。比方毛主席我认为他是个天才,像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在战争年代会发挥得这么好,与毛主席在那个年代所受的苦是分不开的,他的整个人生一直被他“要拯救中国”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也是在实践中,通过上井冈山、长征,悟出了道理,他人生的转折点就在这个期间。他为什么有这个感悟?因为那个时间是最艰苦的,人到了生命的极限,就能悟出道理来。


所以人的一生,要学会自找苦吃,人是在吃苦中成才的。人的一生如果不吃苦的话,成才是很难的。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吃苦?就教给大家要自找苦吃。我在公司讲,不要觉得今天把你免了职,是个坏事。可能今天免了你,你就会自省,会总结出很多的经验。通过几下几上,你就磨练成人才了。如果你一直是一帆风顺,一点挫折也不受,最后是很难成才的。我这一生就是自找苦吃。那年我去东北,我的舅舅是部队上的团政委,我让他帮忙找抬木头的活,他说我能让你去,但是抬木头这个苦你能吃吗,你要是压坏了,我怎么跟你妈交代?我说,舅舅,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吃苦,我不怕吃苦。后来就安排我去抬木头。当时抬木头的除了我之外还有八个人。在我去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就商量好了,明天这个小子来,一定要把他压跑,因为他是走后门来的。那时候他们对走后门是很痛恨的,会千方百计的对付你。当时他们就把我安排在最累的一个位置,最后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尊重人。我当时一看老师傅是绝对的权威,如果你不改变老师傅的观念,你在这地方就呆不下去。


吃完饭要去工地了,我赶快跟师傅说,“曲师傅,我替你扛着工具。”干完活回来,大家都累得走不动了,我还是替师傅扛工具,还唱呵呵的走。他们一看,这个小子累到这样还唱呵呵的。其实自己累得连床都上不去了,两手使劲摁着床边,才能慢慢躺下。我当时能喝酒,一看他们也都能喝酒,到了晚上,我让老大爷炒上几个菜,天天请他们喝酒。我那时一般能喝一斤或者两斤白酒,把他们喝的酩酊大醉。这样,慢慢的与他们成为了朋友。


那个月我发了155元的工资,我自己留下5元,剩下的全请他们喝酒了,这样就把关系理顺了。曲师傅也教给我很多的东西。他有次就跟我说他的经历,他当初为了争一把手跟另一个人比赛抬木头。最后两个人都累的不行了,就休息会去趟卫生间,结果老师发现自己脖子上磨了一个大血泡,当时泪刷的下来了。但是出来后,他跟另一个人说我们再接着干。结果另一个人服了,尊他为老大。人在草鸡了的时候,一定要坚信,对方也是到了一定的极限了,就是看看最后你能不能再坚持一下。你不说草鸡,没人知道你草鸡了。人要有咬牙坚持的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



(注:本专题为“粮油巨头”系列第2季(回复关键词“17”获取第1季),梳理中国粮油产业链最值得关注的公司以及行业现状。由于微信能承载的信息量有限,精华内容未能原貌呈现,如需更多信息,请加我们的微信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索取全套PDF。此外,由于粮油领域深度信息极为匮乏,我们也非常欢迎资深业内人士和我们取得联系,推荐您认为重要、有干货的研究报告和资料。


粮油巨头|第2季目录

1、粮商列传:起底中国五大粮油巨头,舌尖上的油脂世界 | Grain

2、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 Sinograin

3、温和,霸道:中国的摩根宁高宁,手握中粮虎视ABCD | Cofco

4、益海嘉里粮油帝国:一家外资巨无霸,正在包围13亿中国人的餐桌 | Wilmar

5、民营粮油巨头,鲁花孙孟全:《论语》才是真正的管理圣经 | Confucius

6、速度,生猛:中国粮油业隐形大佬,让人吃惊的中纺粮油 | Chinatex

(回复“22”获取本期专题全部文章)




扑克投资家ID:puoketrader
  • 【专题系列】每周至少两期深度专题——大宗商品、期货、期权、外汇、交易实务、对冲基金、市场动态……

  • 【跳出投资看投资】分享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专门史、社会文化等领域最具价值的资讯。


回复以下 关键词 获取扑克投资家专题系列

油脂巨头 | 资产配置 | 量化投资 | 欧洲 | 农业巨头 | 金融女郎 | 航运 | 投资时钟 | 石油大亨 | 商品风暴 | 巨头年报 | 商品定价 | 矿业寡头 | 四大粮商 | HFT | Trading house | 棉花 | ETF期权 | 铁合金 | 非农 | 原油期货(或回复“22~1”任意数字获取相应专题)
分别回复“目录16~1”任意数字有惊喜哦


关于我们

行走于大宗商品与金融的交汇口。我们正在筹备一个汇聚大宗商品产业链、金融衍生品投资、期货资管等各路精英的资源平台。


荐文投稿、商务合作,或需求建议请添加微信号:tzdecod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