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一带一路建设将对亚欧大陆上地缘政治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一带一路专题】

2015-04-27 扑克投资家
扑克投资家:行走于大宗商品与金融交汇口


点击上方蓝字扑克投资家关注我们!我们的QQ群286948613,负责人微信号:voyage620。注明姓名-公司-职位。我们把微信做成了“搜索引擎”,形成这一垂直领域庞大的『知识库』,回复相应关键词提取各种干货资料集锦。商务合作致电:18616335129


推荐一个有干货的公众号“轻金融(qjinrong)”,银行、资管与财富管理知识库。


本文作者:知乎ID 阿牛阿牛,来自知乎


本文并不想重点介绍一带一路,而是尝试通过这个计划去说明作者对于亚欧大陆上地缘经济的想法:


本文认为,经济的地缘问题其实是一种宏观上的区域分工,每个地区有着自己的经济(市场)联系方向,根据自身的特色,形成的一种大的经济分工。


首先这个计划的提出展示了中国人谋求改变当前世界地缘格局的决心,无论能否真正实现,至少在这个计划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符合中国地缘战略的“棋局”。


从中国一直经过西北、西南、俄罗斯、中亚、中东,然后到欧洲,然后是从东南沿海下海,经过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一直到东非海岸,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半个非洲都被覆盖在这个庞大计划当中。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不为过,当年美国把欧洲、拉美拉过来打造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今天的中国把整个欧亚拉进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华体系。虽然实施的策略、方法不同,但都是扩大自身经济、市场腹地的战略。


输出过剩产能、国内的雄厚资金、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核心。而一带一路覆盖的欧亚大陆诸国则是中国能够在未来开拓的势力范围,也因此是计划实施的最佳空间。美国强大的海军和传统的海洋贸易体系,加上周边国家力量薄弱,促使和保证了美国可以开拓欧洲、日本、韩国、拉美等远离本土的腹地。中国周边拥有世界一半的人口,将来可能还是世界一半的生产总值,中国发达的陆上交通体系和数量众多的远洋船队,是使得中国以自身为核心,逐步向东南亚、中亚、俄罗斯扩张势力范围的强大动力。条件不同,选择的实施方案也不同。


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彻底击碎,这样的体系是一种符合中国地缘战略格局的外交策略,它保证了中国周边的国家都是弱小并且服从自己的,也使得中国可以不去拥有特别强大的军事力量也能保证安全。但是全新的格局使得中国的朝贡体系被打破,周边出现了日本、俄罗斯、英国(印度)、以及后来的美国,这些足以称雄世界的大国,中国这100多年以来一直处于绝对的不安全状态。今天,中国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旧大陆上仅次于欧盟,但是发展潜力远远大于欧盟的巨无霸,苏联解体、日美关系、印度自身发展等原因也使得这些国家很难再威胁目前的中国,而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雄厚的资本也开始涌向周边,我们又一次利用经济力量而非军事力量去使得周边国家无法威胁自身。一带一路计划也像一种新的朝贡体系,把整个亚欧大陆纳入到以中华为核心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体系之中。


一带一路包括两条主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分别向西和向东,把中国的资金、产品输出到世界,并且欢迎世界的资金、技术进入中国,这个计划和以往的改革开放不同,那时候是中国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时候,面向东方意味着向发达的海洋经济体系开放,资金、技术在沿海地区扎根,带动了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的崛起。今天的这个计划则是中国把自己当做一个成熟、开放且规模巨大的经济体系,更多地希望把国内的资金、发达的技术向周边落后的东南亚、南亚、中东、中亚、俄罗斯以及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投入,试图打造中国自己的全球经济格局。这一计划本身提出来就足够振奋人心了。


海洋经济体系是典型的欧美主导的全球经济格局体系,这个体系的主导者从数个世纪前的欧洲各国,在100年前转移到了新大陆的美国,这个体系依托海洋,把全球各个角落的资源吸收到欧美,并把欧美的技术、资金输向世界各地,让整个世界成为欧美的市场和资源来源地。冷战的一大特点,就是苏联建立了自己的经济体系,和海洋体系进行对抗,最后苏联的经济体系失败了,姑且把苏联的经济体系视为陆地体系吧,陆地体系的封闭性和技术的普遍落后使得其在与海洋体系的博弈中被彻底打败。


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很难把自己彻底的融入某一个体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姑且称为中华体系。中华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海陆都能玩,向西,是广袤的欧亚大陆腹地,向东,则是全球最大的太平洋,欧亚大陆拥有全球最丰富的资源,太平洋,被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一批国家包围着。地处这样的环境,中国很难只看一个方向,因此一带一路就这么巧妙地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南下三大洋的宏伟计划。


一带


一带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经济带在国内覆盖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这9个西部省份,分别从新疆、云南向西进入中亚、南亚、中东、俄罗斯然后深入欧洲的经济带,这条经济带基本以当年的丝绸之路为模板进行建设。很明显,这条经济带是中国建设中华体系陆域部分的核心。过去苏联努力建立的陆地体系似乎被中国在尝试恢复。当中国、印度、俄罗斯这样的陆地大国成为今后世界的主要经济体时,陆地体系才有了和海洋体系博弈的基础,苏联当年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罪了中国,又未能把印度纳入自己的经济体系,使得自己孤军奋战而造成的,中国尝试恢复这样的经济体系特别重视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大国,这是一个好的做法,但是能否真正让这两个大国放下芥蒂,共同谋划欧亚大陆的复兴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把欧亚大陆看做一个大棋盘,每个国家或者地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通过地图的形式就一目了然了


棋局上诸棋子:


非直接参与者:


中国东北,东北并不是一带一路计划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却是一个间接的受益者,因为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的环节就是中俄的贸易,而中俄贸易规模最大、最成熟就是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之间的贸易。一带一路虽然未能覆盖中国东北地区,但是却能享受到这一计划的间接带动。


东北大约有1亿人,作为共和国长子,建国之后东北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目前依然是这样的,大庆、齐齐哈尔、长春、哈尔滨、吉林、沈阳、大连这些城市拥有一些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企业。东北的工业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支持全国发展的基石。


东北在这些年来一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发展挑战。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在南方诸省工业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企业倒闭潮以及催生的下岗威胁了东北的社会稳定,而东北的工业化带来的低生育率也使得东北老龄化问题严重,经济的萧条又导致了人才外流,这些问题成为东北发展的最大障碍。辽宁省因为沿海,相对较好,而黑龙江、吉林这样的问题则尤其严重。总而言之,东北的发展面临着缺人才、缺资金的窘境。


不过东北拥有着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资源丰富、中国和俄罗斯贸易的桥头堡,也是进一步开发俄罗斯资源的基地,很多开发俄罗斯耕地、森林、矿产资源的企业都是东北企业,通过中俄贸易非常有利于促进人力、资金等要素在东北经济体系中的流通,盘活东北经济。


东北地区有这样几个节点: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绥芬河、黑河、丹东等贸易口岸。


东北的超前工业化


东北工业发展的早,并且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相当成熟,之后的时间里,东北因为缺乏资金和人才,加上这种成熟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升级成本太高,东北工业的更新和升级远远落后于南方沿海省份,企业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失败造成大量下岗工人,这些人的供养负担也使得政府和社会很难投入资金到产业的升级上,东北产业发展和升级也就停下来了。这也是东北现象的主要表现。


研究发现,东北虽然兴起了一些中等城市,但是在空间上这些城市和周边相比,极化程度提高了,而四大中心城市的极化程度更高,使得经济资源在东北的空间分布更加不均,造成了东北县域经济和农村的衰落。农垦企业的现代化又使得“农业工人”的数量下降,造成人口大量外溢,这些现象表明东北城市、乡村、农垦全面衰落的局面,少数大城市日益繁荣,对于东北的发展绝对不利。


东北问题的根源来自于工业发展的超前化,改革开放初期就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条本身就使得其升级成本非常高,而早期东北发展并没有进行资本的积累,而是通过国家调控的手段把工业产品送到全国,没有资本的积累,对于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进行升级根本无从下手。从东北工业补贴全国来看,东北的工业体系其实是一个全国意义的工业体系,对这个工业体系的升级必然需要国家的财力和人才去进行,但是分税制改革以后,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财权上移,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进行产业升级这样的高成本行为(土地出让金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市场竞争条件下,东北的条件并不好,属于整个中国大市场的边缘地带,投资很难倾向于去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吉林两省。东北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和南方省份竞争,外面的资金进不来,自己的资金又留不住,东北的经济自然会衰败。


而大城市越来越大,这本身拉大了东北的地区差距,大城市人口多,产业基础雄厚,各种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收的也多,本身的发展也越来越有资金支持,进一步在东北形成马太效应。哈尔滨、大庆、长春、吉林、沈阳、大连少数几个城市就能贡献各自省大部的GDP。而大城市的兴盛也侧面体现了东北工业结构的失衡:国企发达,乡镇企业、民企发展相对滞后。


东北的衰落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内部的市场中,东北的地理位置并不好(东北一隅),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压力较大,吸引资金,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太薄弱了。大连可能还好,黑龙江、吉林发展前景非常渺茫,如何利用一带一路计划,发展和俄罗斯、朝鲜半岛、蒙古的贸易,利用俄罗斯的木材、矿产、能源,并通过自身原有的工业基础去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东北工业体系,也是东北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要把东北从原来的端点式的经济地缘区,变成一个通道型的地缘区,使资金、人才、资源能够流动,才能激活东北的未来。东北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俄、中蒙、中朝关系。


朝鲜半岛


日本


俄国西伯利亚


山东、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也算是一带一路的非直接参与者,不过这些地方的经济联系并不面向西部、中东、欧洲,所以没有纳入到一带一路也属于正常。


直接参与者:


中国新疆,新疆是一个和东北差不多的地缘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是连接中国本部和亚欧大陆中心以及欧洲的必经之路,而且它本身也是亚欧大陆的最核心,拥有2000万人口,本身属于一个通道型的地缘区。新疆虽然内部民族矛盾、经济差距的问题比东北严重。但是新疆发展的前景却很大。政策上来看,国家的援疆计划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使得新疆非常适合投资。而新疆的现实情况又会导致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疆。新疆问题的症结在南疆,南疆的发展是新疆最主要的问题,对于南疆的政策扶持也尤为重要。资源上来看,新疆矿产资源、能源储量丰富,也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大门。从人力资源来看,新疆年轻人数量众多,发展面向中亚乃至中东伊斯兰市场的加工工业具有非常好的人口红利,少数民族青年的教育也是打开这一红利的关键。相比于宁夏,新疆是中国面向伊斯兰市场最前沿和基础最雄厚的地区。不过问题在于,如何在开放新疆的同时,处理好极端思想、非法传教、武器、毒品流入也是新疆发展的一大矛盾。


新疆的节点城市主要包括乌鲁木齐、哈密、阿拉山口、喀什,分别是面向中国本部、中亚、南亚(巴基斯坦)的节点城市,以及新疆本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疆和东北一样,近些年来,大城市极化程度在加强,不过考虑到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这种极化现象属于正常。经济差距在拉大某种程度上也难以改变,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贫穷地区、农村地区到城市的流通网络的通畅,年轻人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进入城市,并且融入城市,存在差距不可怕,但是得确保每个人能够有缩小差距的可能性。新疆年轻人异地城镇化成本太高,本地城镇化是关键,能够在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城市找到工作是最重要的,去广州、上海等地必然面对汉族农民工的竞争,再加上语言的差距、技能的差距,难以去找到合适的工作。带新疆年轻人去广东打工某种程度上是政治任务,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措施。不过我们口内人也应该尽量消除对新疆年轻人的歧视和敌视。使得有能力、有技术的新疆年轻人可以来内地安心工作。保障新疆和内地资金、人才的流动畅通。


新疆面积太大,南疆、北疆、东疆各有特点,就连维吾尔族内部都会出现较大的方言差异,再加上兵团的存在,新疆很难一盘棋地去看,不同地区在参与一带一路中也存在着各自的经济联系方向、发展特点,比如南疆是面对巴基斯坦、塔吉克等中亚、南亚,北疆面对哈萨克、俄罗斯、东疆则面对的是中国本部,作为一个通道型的地缘区,各个地方也应该成为面对的市场的资源流通的通道,内部的合理分工合作才能促进整个新疆的发展。


中国西北,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宁周围)、内蒙古,西北地区是中国本部通往新疆、中亚、俄罗斯的通道,其实也算是一个通道型的地缘区。西安、兰州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而这两个城市本身也是交通枢纽,东部去往新疆必经这两个城市。而兰州又是去往西藏的枢纽,堪称西部的“十字路口”。西安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仅是通往西部的节点,也是去往四川的节点。这两个城市的作用也由此可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就是长安,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获取白银、西方的作物、产品以及技术的主要途径,长安的地位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香港、上海,是整个中国的门户。而长安又长期作为首都,造就了其辉煌的历史。


现在的西北地区已经远远不如过去辉煌了,缺水、缺人、缺资金、缺肥沃的耕地,种种不利因素都遏制了西北地区与东部竞争的能力。因而西北地区在资源红利未被打开之前长期需要东部的经济补贴。西北地区在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开发经济逐渐起步,虽然难以和东部地区竞争,但是陕北、内蒙古等地区的资源开采对于这些地方的城市建设、民生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西北的优势除了资源,乃是其扼守中国本部,尤其是华北地区和亚欧大陆核心地区、西藏、四川的交通要道。西北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发展类似于东部的大规模的城市群,而是适合发展城市本身,发展城市本身则需要将更多的资源通过交通网络集聚到各个“点”上,西北的交通线很难像东部那样成网络状,多成放射状。观察西北重要的城市,大多数都是交通节点型的城市:兰州、西宁、西安,这些城市的诞生可能是基于农业区的集贸中心,但是后来的长期发展都是因为交通要道和枢纽的作用。银川较为特殊,是发展于农区而兴起的城市。而银川越来越凸显其作为北京、内蒙古和兰州连接的枢纽的地位。可以说,西北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区位,发展的核心也是打造交通的中心。


西北自然条件太差了,除了大城市及周围,其他地区的确很难有发展的机会,除非遇到资源开采等“意外之财”。西北地区未来基本趋势也是人口、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大城市。玉门的衰落验证了这里的城市一旦失去了矿产资源就衰落。西北地区的未来不光取决于中国内地,也取决于新疆、西藏,一个稳定、繁荣的新疆和西藏对于西北地区来说可以充分发挥其通道的作用。新疆、西藏的资源可以在西北地区加工,相关的开发西藏、新疆的机构可以驻扎在兰州、西安、西宁等城市,扩大这些城市的辐射腹地。而新疆、西藏也是中国面对中亚、俄罗斯、南亚、中东的门户,这两个地区本身人口不多、产业基础薄弱,相关的资源加工、金融、法律服务多少需要内地的支持,西北地区的相关产业基础、机构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换句话说,西北地区是中国和中亚、中东、南亚联系最密切的地区,这些地方本身也是中国未来的经济腹地和资源腹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方的资源,西北地区得天独厚。


中亚


中亚地区目前被分为5个国家,不过广义上的中亚有时候也包括新疆、阿富汗、克什米尔、伊朗东部。我这里就把5个斯坦国和阿富汗作为中亚。


中亚地区在亚欧大陆上扮演了两个角色:十字路口和资源基地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实在特殊:去俄罗斯、东亚、南亚、中东都得经过这片土地。无论是唐僧西天取经还是蒙古人横扫亚欧大陆,都经过了这里。从地缘上看,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单纯”的民族国家,不仅内部民族组成复杂,而且都在文化、经济或者政治上受到了周边各国的强烈影响:哈萨克受到俄罗斯的强烈影响,经济和中国的联系也日益加深;阿富汗文化一直以来受到中东的伊朗和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影响,目前是中东的YSL文化占主导,但是经济上则因为出口矿产和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牢牢绑在一起。土库曼斯坦较为稳定,但是经济上依赖于天然气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内部普遍存在民族对立,而经济和中国、俄罗斯联系紧密,塔吉克每年大量人口去俄罗斯务工。


中亚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区域。是一个典型的“破碎地带”,战乱不断,作为一个十字路口实在是太不安全了。而要想运作一带一路,这个十字路口的稳定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目前为止,我们看不到中亚稳定下来的迹象。阿富汗的动荡一直在持续,美军撤离后这一情况依然继续;中亚除了土库曼和哈萨克,其他国家内部普遍动荡不堪,而且多是恐怖主义的温床,也是XJ极端分子境外训练的大本营,这些地区的动荡对中国的西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开伯尔普赫图赫尔和联邦部落地区,中央政府基本丧失了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成为巴塔组织的大本营,这个组织的战斗力似乎已经和阿塔不相上下。


中亚地区资源丰富,除了著名的石油天然气,铀、金、煤炭都储量丰富,这些资源成为苏联时期支持一个大国发展的重要宝藏,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很明显无法消化那么多的资源,中国顺势而为,进入中亚。中亚被南亚、俄罗斯、中国、中东夹在中间,本身并无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很明显只能由俄罗斯、中国、印度等世界岛边缘的国家拿去使用,这三个国家也正是中亚地区传统的影响势力,因而三国对中亚的争夺也日益激烈,不仅为了资源,也为了市场,加上美国,中亚成为仅次于中东的热点地区。


中亚、中东从地理上来看,都是属于十字路口性质的过渡地区,周边地区的联系需要经过自身,加上资源丰富,政治格局却相对破碎,导致其自身无法有效整合,各种内部势力争夺资源、土地、水、人口等,还会受到周边政治经济力量的强烈影响,内部却又动乱不堪。


本人认为中亚地区的几大节点:阿斯塔纳(俄罗斯方向)、塔什干(人口中心)、阿拉木图(中国方向)、喀布尔(南亚方向)、阿什哈巴德(伊朗方向,联系较为薄弱),其他较小的城市还有坎大哈、撒马尔罕、杜尚别、比什凯克等


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是乌兹别克的塔什干,发展最好的应该是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首先说说阿拉木图,阿拉木图这个城市可能是中亚五国实际上的经济中心,外资银行、奢侈品商店等争相进入,和乌鲁木齐一起在争夺整个“大中亚”的金融和经济中心,不过凭借内地的支持,乌鲁木齐相对来说占据上风,中亚的富人有时候都会去乌鲁木齐购买奢侈品。阿拉木图地处天山北麓,与中亚大草原交界处,并且属于伊犁河流域,自然条件非常不错。加上这附近传统上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因此在1854年,哥萨克骑兵在这里建立了城堡后,成为草原地区比较重要的据点,不过那个年代草原地区本身就没有多少城市,阿拉木图的作用非常明显,之后阿拉木图又成为行政中心,并在哈萨克建国(苏联时期)后成为首都,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中亚地区非常重要的城市。苏联解体后,作为资源基地,哈萨克斯坦使其经济一直和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保证了其资源出口的市场,并依托资源出口进行产业的调整,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水平,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反观其他中亚国家,一解体就撇清和俄罗斯的关系,资源出口一时半会找不到对象,经济迅速下降,中国则因为交通联系、文化隔阂等问题,难以迅速替代俄罗斯的地位,导致中亚国家不得以还是得依靠俄罗斯生存,塔吉克、吉尔吉斯尤甚,每年很多人去俄罗斯打工(外来人口务工在俄罗斯一样会造成社会问题,前两年莫斯科骚乱就是因为中亚移民造成)。虽然在规模上阿拉木图不及塔什干,但是就发展水平来看,阿拉木图超越了塔什干,其经济基础支撑其成为中亚重要的金融、经济中心,现在他和北京一起竞争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说明其经济实力的强大。阿拉木图城市腹地很小,哈萨克斯坦本身人口、经济规模也有限。不过凭借资源、农产品的丰富,以及作为亚欧大陆上中俄枢纽的作用,阿拉木图未来可能成为类似于悉尼在澳洲的地位,不过也因为腹地和国家的规模限制,再加上与阿斯塔纳的竞争,阿拉木图未来应该呈现出经济发达但是规模受限的格局。塔什干是乌兹别克首都,其建城历史远远早于阿拉木图,其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和中亚大草原交界处,在周边地区来看,有一个据点性质的区位,扼守了中亚最大的农业区费尔干纳和外界的联系。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塔什干同样是位于丝绸之路上,是中国出了XJ前往伊朗及中东等的必经之地。塔什干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苏联时期就是中亚经济区的重要工业中心,其拥有中亚最早的地铁,至今已经通车30余年。塔什干的兴盛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塔什干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边缘,而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的人口重心,以很小的面积集中了中亚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中亚大半的人口都集中在费尔干纳盆地及周边的地区,中亚最大的几个城市: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撒马尔罕等都距离这个盆地不远。被山地环绕,雪山融水使得盆地供水充足,因而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农业地区。塔什干位于盆地边缘,扼守了盆地出去的大门,加上拥有较为广阔的腹地,塔什干拥有在中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这一角度来看,塔什干和国内的重庆、成都、郑州、合肥、太原很类似,拥有广袤的农业平原为腹地,同时位于平原边缘,成为沟通外界的一个节点,还能够控制外界进入大平原的入口,保卫安全(太原位于晋中盆地北缘、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重庆是四川盆地的出口、合肥、郑州分别是黄淮海大平原西北缘和东南缘的重要节点)。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和国内的WWE族关系密切,塔什干、喀什都是典型的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大城市。而除了乌孜别克族,中亚其他四个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都是游牧民族,比如哈萨克,其几个大城市都建城时间很短,而且都是在现代工业文明进入后才诞生的。乌兹别克斯坦在苏联时期是重要的棉花生产中心,在解体后棉花对于经济的作用明显下降,解体早期乌兹别克经济下滑明显,政府对于市场的控制也非常严重,低价收走农产品,甚至严格控制与邻国的进出口贸易,包括中国,这一措施加强了对经济的管控,为政府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不过因为乌兹别克斯坦生产能力毕竟有限,因而这一举措抬高了物价,这个国家生活水平一直不高,远不及边上的哈萨克斯坦。不过近年来,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同时扩大贸易范围,非独联体贸易伙伴数量增加,乌兹别克斯坦经济逐步得到发展,预计2015年,该国经济增长能达到7.4%。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其拥有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较为完善的经济结构,比塔吉克、吉尔吉斯和阿富汗要好很多,再加上其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城市,因而也是一个较好的市场,而塔什干也是整个中亚最大的城市,如果改善发展环境(乌兹别克斯坦整个国家能够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国外资本进入、改善国内制度环境,保护外国资本、产业发展和促进劳动力的福利),乌兹别克斯坦应该能够成为中亚最为发达的经济体,塔什干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成为整个中亚的经济中心,因为塔什干的腹地规模、辐射范围均大于阿拉木图,加上其乌兹别克本身是苏联时期中亚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潜力也较大,如果能够处理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依托乌兹别克斯坦的整体实力,塔什干的作用会超过阿拉木图。阿拉木图和乌鲁木齐相比不具备太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如果塔什干能够整合中亚的资源,将成为乌鲁木齐一个大的竞争者。不过当前的中亚环境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任务来看,似乎这一天还很遥远。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土库曼斯坦是小国,其在中亚的地位,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来看,都不如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那样举足轻重。不过在某些功能地位上,这些国家还是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土库曼斯坦,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修建了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这个国家立国之后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但是在局势错综复杂的中亚地区,土库曼斯坦难免面临站队的问题,目前来看,与中国、俄罗斯都不接壤的土库曼并没有选择像吉尔吉斯斯坦那样向美国靠拢,毕竟这里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对中、俄构成太大的威胁。塔吉克斯坦在独立之后发生了内战,吉尔吉斯斯坦在近年也发生了国内的种族冲突(乌兹别克人与吉尔吉斯人),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局势有着相似性:被天山山脉分为南北两部分,而且南北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对抗,其中吉尔吉斯斯坦不光有南北对抗,还有民族之间的对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国家南北对抗都有一方是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州。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在北方的比什凯克,南方的中心是盆地东侧的奥什;塔吉克斯坦首都位于南部的杜尚别,北方的中心是盆地南侧的苦盏。由于费尔干纳盆地人太多,相应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加上盆地是农业区,也自然是乌兹别克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两国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州难免有大量的乌兹别克人,还有不少其他民族,包括俄罗斯族人。复杂的民族构成,加上这些国家实力弱小,中央政府力量薄弱,难以压制住少数民族的分裂势头,因而在两国国内造成不稳定性。而且,当年为了阿富汗战争,俄罗斯同意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机场建设空军基地,美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进入了中亚的腹地,而俄罗斯本身也有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部署在吉尔吉斯,俄美两国势力因此深深影响了吉尔吉斯的政治活动,颜色革命就很明显。吉尔吉斯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和俄罗斯,中国产品涌现该国市场,而该国劳动力涌入俄罗斯打工,中美俄三国的影响都存在在这个小小的国家,造成这个国家的对外张力非常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与中东地区、阿富汗的过渡地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加上国内人口众多的乌兹别克斯坦,已经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这一地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极其适合隐匿极端武装,加上国家力量弱小,基本上无法清缴极端武装。而且中亚这几个国家向东去新疆,向北去俄罗斯,向南去阿富汗、巴基斯坦都很方便,可以说距离战场近、腹地安全的特点。因而俄罗斯、中国建立上合组织的初衷也正是为了稳定中亚这几个南部国家。重组陆权,打造亚欧大陆共同体对抗海权则成了后来的事情。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稳定对于中国向西战略来说有促进意义,但是没有直接意义,中国完全可以绕过这些麻烦国家,从巴基斯坦出海去中东,从哈萨克斯坦出境去欧洲。不过为了整个向西大通道的安全,中亚的稳定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避免了这些国家的动荡或者恐怖主义滋生而造成哈萨克、巴基斯坦等国局势的不稳。


从城市来看,比什凯克、杜尚别以及苦盏、奥什、阿什哈巴德等城市在中亚的城市体系中并不占有太独特的地位,影响力基本仅局限于本国甚至周边行政区。阿什哈巴德可能会因为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而相对繁荣。比什凯克、杜尚别、苦盏、奥什等城市因为塔、吉两个国家局势的不稳定和国内的对抗难以发展成超越国境的重要城市,更多的成为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并成为国家通往莫斯科、北京的门户。而奥什、苦盏这两个城市可能还会因为国内的动乱而备受打击,前些年的奥什骚乱已经对奥什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且这两个城市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最深处,交通位置并不好,而费尔干纳盆地是典型的农业区,没有完善的工矿体系,因而使得城市成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除非费尔干纳盆地可以凭借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进而提升产业水平,否则不光是奥什、苦盏,费尔干纳盆地的其他城市,诸如安集延等,一样会面临发展的压力,加上这里本来复杂的民族关系和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数费尔干纳盆地城市的不稳定性会大大提高。费尔干纳盆地不稳定,对于中亚来说,是一个灾难。


阿富汗


美军撤离阿富汗以后,阿富汗成为一个权力真空的地带,塔利班、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以及美国都有能力或者机会进入或维持阿富汗的影响。塔利班作为阿富汗国内最重要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在今后阿富汗的话语权还会依然存在,和这个组织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恐怖主义组织的那一套,而应该重视这个组织的力量,与之积极对话。


阿富汗国内民族的复杂程度远大于中亚,中亚各国至少存在一个主体民族,而且在国内的控制权较为强大。而阿富汗虽然有普什图人为主体民族,但是普什图人与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的力量对比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的北方联盟很长一段时间是统治阿富汗的主要组织(苏军撤离以后,其组建了阿富汗政府,直到1996年塔利班上台)。因而阿富汗国内是一种较为独特和微妙的力量均衡关系。各个势力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共同争夺全国的话语权乃至统治权。


阿富汗国内的各方势力主要是部落和军阀,这些势力出于教派、民族不同而对抗,凭借国内外的支持互相兼并和讨伐。各个军阀和部落的国内支持者是和其所属的民族相对应的,厘清楚阿富汗国内的民族和其生活的地域就很重要了。


普什图人生活在南部,主要的中心城市有喀布尔和坎大哈,而喀布尔因为是首都,里面住着非常多的民族,这个城市已经很难说是谁主导,谁控制了。只有赫尔曼德河流域的坎大哈完全归属普什图人。普什图人与彪悍尚武的俾路支人比邻而居,后者生活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带,并且在巴基斯坦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省份。乌兹别克人势力范围在北方,其中心城市是巴尔赫河流域的马扎尔沙里夫,这个城市是阿富汗第四大城市。塔吉克人主要的中心城市是西部重镇赫拉特,在东北的瓦罕走廊周边也有塔吉克人,属于山地塔吉克人。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地区主要是蒙古人的后裔哈拉扎人,其信奉什叶派,在阿富汗国内相对独立。


观察阿富汗各个民族分布及其中心城市,可以发现,这些城市基本都是阿富汗的国内通往外界门户,并且地处河流边上。在阿富汗这样的内陆荒漠地区,所需资源需要从外界,尤其是南亚、伊朗、苏俄(旧苏联地区)那里获得,控制对外门户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拿出各个中心城市一一分析:喀布尔是位于喀布尔河沿岸,经过开伯尔山口通往巴基斯坦北方,这里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工农业地区,从阿富汗出了开伯尔山口就是白沙瓦、伊斯兰堡等城市,而且距离拉合尔为中心旁遮普农业地区也不远;坎大哈位于赫尔曼德河岸边,是南部的门户,出了阿富汗,可以直达巴基斯坦西部重镇奎达,进而可以前往卡拉奇出海;赫拉特位于哈里河岸边,是通往伊朗的门户,而赫拉特主体民族塔吉克人与波斯人同文同种,受伊朗影响强烈;北部的马扎尔沙里夫则是通往中亚的门户,与乌兹别克人的母国乌兹别克斯坦相距不过百公里,该国的铁尔梅兹也是苏联打出去前往阿富汗的途经之地,苏军也从这里向阿富汗和梦想的四大洋帝国挥手告别。巴米扬是中部的小城市,由于地处内陆,缺乏门户位置,加上哈拉扎人在阿富汗国内的孤立地位,其发展可想而知,过去巴米扬依靠旅游业也曾辉煌过,但是战乱是这里真正成为一个内陆的小镇。


阿富汗的市场体系和城市体系都很落后,城市因为其门户作用而成为很典型的物资集散中心。阿富汗工业、农业均比较落后,农村和城市对于劳动力的吸纳都很有限,相应的城市较好的条件吸引了很多人口进入,但是城市发展却缺乏产业的支撑,吸收不了太多的劳动力。而物资集散功能突出也造成各个城市商业,尤其是小商品经济繁荣,平均利润低,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使得城市里人口多,失业率高,贫民窟等问题突出,这些贫民在缺乏工作机会的情况下难免去外面参加各种战争行动,打仗的高投入让产业发展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造成恶性循环。


阿富汗地理位置不好,一带一路计划甚至可以不经过这里而直接从哈萨克、巴基斯坦-伊朗一路向西,因而阿富汗要发展首先是整合国内势力,稳定局势,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及靠近中国、印度以及伊朗、土耳其两个中等工业国的优势,出口矿产,利用矿产更新城市产业,促进城市的发展。而阿富汗农村条件太差,农业难有起色,城市也成为阿富汗发展的重点。喀布尔、贾拉拉巴德作为通往南亚最方便的门户和城市,未来在阿富汗的城市体系以及国家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高。


印度尼西亚(上)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家,没有之一,无论是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与其他国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印度尼西亚也扼守了中日韩三国通往中东及西欧的交通要道,油轮来往于波斯湾和东亚必须要经过苏门答腊岛北侧的马六甲海峡或者完全属于印尼的巽他海峡。尽管目前印尼海军实力不足以威胁东北亚三国,但是印尼的潜力和其在东南亚的话语权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中日韩、美国争相拉拢的对象。此外,东北亚去往澳大利亚也经过印尼海域和空域,而澳洲一直是东北亚重要的铁矿石、煤炭来源地。可以说印尼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道关卡,与印尼的关系成为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之一。


除了重要的区位,印尼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和经济体,印尼的经济这两年发展很快,甚至被很多人誉为金砖四国之外最有潜力的发展中经济体,世人对他的赞誉超过了墨西哥、土耳其等传统发展中强国(当然,这个世界上发展中强国就没有几个)。印尼的GDP在全球排名16位(2013年),超过荷兰,虽然和墨西哥有一些差距,但是发展势头要强得多。印度尼西亚有人口2.4亿,全球第四,仅次于中印美,加上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煤、镍、锡、铅、铜、金、银、铬、铝土矿、硫和高岭土等。种种条件都决定了印尼在世界格局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有能力和一些大国在地区事务上展开博弈。


不过印尼依然有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国内复杂的民族关系,虽然主要的分裂组织在政府打击下势力削弱了不少,加上分裂势力最强的亚齐与政府达成了和平协议,近年来民族动乱相对来说要弱化了不少。最东部的巴布亚地区由于和印尼主流文化差异太大,依然在不停的发生零星的冲突,比如升当地民族的旗帜、武装冲突袭击外来人等现象。在加里曼丹等地也有土著人和外来人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这些冲突大多是一种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有关于利益分配、风俗习惯的冲突,对于印尼国家的稳定威胁不大,即使是巴布亚这个试图独立的地区,也难以像过去那样造成大规模的动荡(比如东帝汶独立、巴布亚骚乱等)。华人问题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的,事关印尼国内的财富分配、国外与中美的关系、少数民族问题等。本文无能力说这一话题,后文也不会细致讨论。总的来说,民族、地区问题目前并不是印尼最大的问题,虽然关系很微妙,但是并不会成为未来几年威胁印尼稳定的最大难题。除了民族,另一个问题与印尼经济结构有关,印尼依然是一个原材料、矿产出口大国,并且这些东西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中国、印度不同,印尼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尽管它有钢铁厂、汽车制造厂、电子装配厂,但是体系不完善不连贯。而原材料、矿产丰富,更多的是满足国外市场,国内消费有限,使得印尼经济受外界影响非常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印尼的经济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印尼对外贸易中,15%的份额与中国完成,其次是新加坡和日本,都超过了10%。而中日两国经济在未来都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繁荣,而新加坡更多的是一个转口贸易,其大多数与新加坡的贸易还是需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市场消费能力。印尼在短期内是难以建立一个类似于中国、日本、印度那样的工业的体系去消化自身的原材料,主要是因为当前全球工业生产总体来说是过剩的,大国有足够能力去生产各种产品,难以通过产业转移等带动东南亚这样的地区建立工业体系。而对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来说,技术使得机器换人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方向,包括中国,另一方面,印尼基础设施较差,与越南、泰国相比,并没有太明显优势,因而面临这些邻国的竞争。苏哈托的工业政策也使得印尼的产业更多的集中在上游和下游工业,中游工业产品(燃油等)非常短缺,高度依赖进口。无形中加大了印尼产业升级的成本。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国内需求使得印尼依赖的资源出口也受到了威胁,尤其是曾经拉动经济的油气出口。印尼已经退出欧佩克,并且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而印尼本国落后的石油提炼工业也使得印尼成为亚洲最大的燃油进口国。除了经济结构,贫富差距也是印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也是过去民族骚乱的一个原因之一。印尼的贫富差距体现在两点:阶层差异、地区差异。前者表现在权贵阶层和中下阶层的矛盾,雅加达高楼大厦中夹杂的贫民窟就是这一现象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地区差异,雅加达等大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差距非常大,而爪哇岛与外岛的差距也非常大。外岛的人涌现爪哇岛,当然主要是雅加达等大城市。大城市难以消化这么多缺乏足够维生技能的农民、渔民,也加剧了城市的不稳定,这一现象与中国过去几年的情况非常相似。而印尼除了少数大城市,其他地区和城市发育落后,不可能承接这么多外来人口,因而造成了主要城市失业人口堆积,使得贫富差距现象更为明显。最后一方面的问题是印尼的基础设施问题,包括交通、教育等方面,交通不发达意味着物流的滞后,加工工业的瓶颈所在,教育不发达意味着技术推广和培训的落后。而离岛的落后交通也限制了矿产的出口。而印尼政府的贪污、效率低下、财政紧张也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难题。此外,从地理的劣势来看,印尼又是一个海岛国家,爪哇岛土地有限,而岛屿之间的联系需要用飞机、船舶去开展,存在要么速度慢、要么运力有限的问题,使得印尼纵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也依然难以开发。爪哇岛与外岛的差距需要去解决,推动地方的发展。但是如果放任地方自行开展诸如招商引资等自发的开发活动,又存在着地方分裂的风险,因而印尼中央政府会尽可能多的把持地方的权利。而这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印尼的统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对地方放权。爪哇岛很发达,但是土地紧张,发展外岛的地方经济十分重要。印尼虽然前景光明,但是问题也比较多,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会加大风险。


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印尼主要的岛屿和城市。


爪哇岛


爪哇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口、经济重心,不仅是印尼的,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重心,爪哇岛的东西跨度超过100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宜昌的距离,人口超过了1.4亿,与长江流域一样是一个人口密集地区,国外有学者将爪哇岛与长三角、珠三角一样视为一个重要的城乡交融地带(desakota)。爪哇岛集中了印尼前四大城市的三个:雅加达、万隆、泗水,此外还有日惹、三宝垄等重要城市,也是印尼工业的集中地。但是爪哇岛人口密度太大,土地紧张,雅加达也因为人口过分集中造成基础设施瓶颈,印尼政府甚至想迁都到加里曼丹岛的帕朗卡拉亚。这几年爪哇岛人口比重已有下降,不过短期内爪哇岛的独大地位不会有太大改变。而爪哇岛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好,很多的企业在布局时总会优先考虑爪哇岛,尤其是雅加达,而雅加达是目前唯一有能力辐射印尼全国的城市,因而无论是迁都还是鼓励投资离岛都难以削弱雅加达的地位和目前的资源要素集聚状态。


苏门答腊岛


苏岛是印尼人口第二大岛,有5000万人口,拥有棉兰、巨港等重要城市。棉兰是印尼第三大城市,也是华人比较多的城市。棉兰地处马六甲海峡西北岸,地理位置非常好,近年来与对岸的马来西亚、泰国组成了北增长三角。不过与南部的以新加坡为中心的南三角相比一体化程度较低。目前印尼已将棉兰作为其主要的国际门户。巨港是印尼重要的港口,也是历史上室利佛逝帝国的中心,这个帝国是印尼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除荷属印尼)。


苏门答腊岛的优势在于农业、煤炭等,这里是印尼棕榈油、橡胶、煤炭的重要产地,这些产品也是印尼的拳头商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门答腊岛同时也出产石油,亚齐、廖内省都是石油天然气重镇。苏门答腊岛是爪哇岛以外开发较好的离岛,地理位置也非常好,依托马六甲海峡和靠近印度、中东的优势,有希望成为类似于珠三角那样的出口加工集中区。但是这里受到的挑战也不少:苏门答腊岛交通设施落后,岛内铁路系统不统一,而雨林多也令岛内交通不太方便。条件最好的棉兰与亚齐、泰南等不稳定地区临近,尽管目前局势相对稳定,但是如果未来经济关系、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不排除这些地区再次发生动乱。


【欢迎分别回复货币 | 欧元 | 俄罗斯 | 金融危机 | 宏观经济 | 资产配置 | 欧洲 | 欧元 | 芝加哥 | 投资时钟 | 非农 | 楼市 | 中国经济 | 大宗地理 | 矿产资源 | OPEC | 新加坡 | 瑞士 | 美元 | 货币政策 | 中国历史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宏观系列』干货集锦】


【一带一路专题】 目录

1、干货!一带一路建设将对亚欧大陆上地缘政治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2、“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矿业机遇:为地质工作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3、紧急调研!一带一路投资中政治风险研究之土库曼斯坦

4、神整理!有关丝绸之路上这38个国家的近代史和地缘政治的关系

5、23图带你全面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城乡空间规划

回复“84”获取今日推送全部文章

欢迎体验——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领域最权威的知识库,每天都在增加中……

回复每个大类对应关键词获取

大宗业务: 套期保值| 套利 | 套利心得| 商品定价 | 贸易融资 | 融资方式 | 仓储 | 航运 | 油轮 |商品风暴 | 钢贸 | 石油贸易 | 衍生品 | 公司研究

品种系列:| 饲料 | 玻璃 | 黄金 | 菜粕 | 玉米 | 甲醇 | 塑料 | 钢铁 |锌 | 铝 | 螺纹 | PTA | 橡胶 | 大豆 | 糖 | 煤炭 | 石油 | 铜 | 棕榈油 | 棉花 | ETF期权 | 铁合金 | 原油 | 铁矿石 | 茶油 | 鸡蛋

公司产业:住友 | 伊藤忠 | 丸红 | 三井物产 | 亚洲粮商 | 油脂油料 | ABCD | 油脂巨头 | 中粮 | 益海嘉里 | 巨头年报 | 矿业寡头 | 四大粮商 | 大宗寡头 | 国内粮油 | 必和必拓 | 淡水河谷 | 孟山都 | 中储粮 | 鲁花 | 中纺集团 | 嘉吉 | ADM | 邦吉 | 路易达孚 | 嘉能可 | 贡沃| 粮油争霸 | 埃克森美孚|化工 | 巴斯夫 | 化工巨头 | 化工巨头2 | 化工巨头3

宏观系列:货币 | 欧元 | 俄罗斯 | 金融危机 | 宏观经济 | 资产配置 | 欧洲 | 欧元 | 芝加哥 | 投资时钟 | 非农 | 楼市 | 中国经济 | 大宗地理 | 矿产资源 | OPEC | 新加坡 | 瑞士 | 美元 | 货币政策 | 中国历史 | 一带一路 

金融系列:CTA基金 | 桥水基金 | 金融女郎 | 高频 | 量化 | 对冲基金 | 资管 | 泽熙 | 中国金融史
交易系列:德州扑克 | 交易员 | 交易理论 | 交易系统 | 风险控制 | 技术分析 | 交易心理 | 个人修炼 | 交易书单 | 交易故事 | 均线

人物系列:石油大亨 | 沈文荣 | 王文银 | 宁高宁 | 索罗斯


会员俱乐部:线上交友、线下沙龙、项目对接等多种玩法

一个QQ总群:群号286948613,申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四个专业微信群:矿业群、能化群、农业群、研究/交易群

入群要求:大宗商品产业链从业者、衍生品投资者,每人限入两个群

入群方式:添加个人微信号:tzdecode,并发送您的工作名片,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审核后将安排您入群。由于目前申请人数较多,请您耐心等待,我们会尽快审核通过。

精品微信号推荐


全球央行观察(微信ID:quanqiuyanghang)

解读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官员讲话、投资趋势,透析央行一举一动背后深意。紧跟宏观经济动态,感受全球金融脉搏。


“黄金头条”(微信ID:goldtoutiao)

第一时间报道影响贵金属市场的国内外政经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关注世界经济和金融投资动态,为读者提供每日财经新闻、及时行情解读,各大顶尖投行分析。炒黄金,读黄金头条就够了!真正做到全球资讯一站式集合,足不出户带您纵览贵金属市场一切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