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公投只是讨价还价——英国国力已无法承受脱欧后的冲击

2016-01-15 扑克投资家
扑克投资家:大宗产业及金融智库平台

添加微信号mindcherisher, 商务合作致电:18616335129。我们拥有专业的线上平台:www.puoke.com,所有微信公众号所发文章均储备在平台,网站对大宗产业进行极具系统、深度的梳理,欢迎访问。(也可以点击正文最底下的原文链接)


今日推送目录

1. 扑克百家报名 | 王沛:2016年橡胶去哪儿?用期现结合思路度过寒冬

2. 英国公投只是讨价还价——英国国力已无法承受脱欧后的冲击

3. 英国脱欧非真心,应对欧洲加速一体化的“离岸平衡手”而已

4.英国为何要脱欧?这篇文章把二战后英欧史分析得十分透彻

5.欧洲一体化之殇:英国向欧盟提了4项“不可能提议”,脱欧不可避免?

6.【继续招人】够胆跟我杀出个黎明,给句话,见你的心意


扑克导读


从根本上讲,英国的硬实力已不能支撑其传统的外交目标,虽然它面对欧洲一体化时仍不愿让渡其国家主权,但在现实问题面前又常常不得不做一些妥协。因此,英国与欧盟之间才会常出现类似由卡梅伦“脱欧公投”演讲引起的讨价还价。


本文作者系外交学院温卫杰


卡梅伦“脱欧公投”演讲的内外背景分析


布朗下台与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不无关系,卡梅伦发表“脱欧公投”演讲也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英国的影响有着重要联系。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肇始于 2007 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推出救市计划,试图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来缓解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然而由于欧盟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恰恰与此相关,南欧的一些欧盟成员国在救市的过程中债务不断增加,超出其还贷能力,造成主权信用危机,这便是由全球金融危机引爆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英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①英国的产业结构发展成熟,贸易、金融、服务业在其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是其支柱产业,而且英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和欧盟。②因此,英国经济在这次金融地震及由其引发的债务危机中显得尤为脆弱。


金融危机以来,英国银行大面值缩水,负债严重。市值上,从2008年10月13日到2009年1月19日之间:巴克莱银行从174亿英镑跌到74亿英镑;汇丰银行从956亿英镑跌到608亿英镑;劳埃德信托储蓄银行从180亿英镑跌到106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从119亿英镑跌到46亿英镑。英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拥有总计4万亿英镑的资产,这个数字约相当于英国GDP的2.5倍。英镑贬值严重。2008 年以来英镑兑美元汇率累计下挫 27%,为 1971 年取消金本位制以来最大年度跌幅。欧元兑英镑汇率年内涨幅超过 32%,英镑兑欧元汇率接近平价,成为欧元诞生以来英镑表现最差的一年。


英国企业变得生存困难。比如英国大型超市玛莎在 2008 年 12 月 27 日前 13 个星期内的圣诞节销售额比 2007 年同期减少了 7.1%,后来又宣布关闭其在英国的 25 家食品专卖店。英国专销巧克力的连锁公司 THORNTONS(桑顿)圣诞期间销量减少了 2.3%。因企业利润降低,贸易萧条,多数企业采取了裁员或减薪措施。


随着经济形势恶化,英国失业率不断攀升,而这会影响个人消费开支,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8 年 11 月底,英国失业人数已连续 10 个月上升,失业总人数攀升到 186 万,失业率达 6%,为 1999 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随着经济持续下滑,英国各行各业裁员幅度不断扩大。


根据英国统计局数据,在 2000-2009 年期间:英国 GDP 于 2007 年首次突破 14000亿英镑,创历史新高,同时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英国人均 GDP 在 2000 年只有 25082美元,而 2007 年达到 45962 美元。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遭重创,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 GDP 自 2008 年第二季度至 2009 年第三季度连续 6 个季度大幅下挫,表明英国正经历 50 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全球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在最易受欧元区危机影响的非欧元区国家中,英国居首,这是因为英国与这个货币联盟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十分紧密。英镑对欧元升值使英国出口至欧盟国家的商品价格上升,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前景。“英国的财政困境及其与欧元区紧密的经济联系令其对欧债危机加深时的应对能力‘极度有限’。一旦欧元区大的经济体倒下,英国贸易额将下降 7%。同时由于英国的银行涉足欧元区银行和主权债券,它们所遭受的损失将相当于英国 GDP 的 7%。”


危机来临时,英国虽努力应对,但其经济结构中金融、贸易占比最大,加上它与欧盟紧密的经济联系,均让其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其政策产生的积极效果也受到限制。时至今日,英国经济仍尚未完全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其经济虽在复苏,但仍有很多不利因素。由于通胀严重、失业率高,英国居民的消费信心明显不足,企业对英国的投资信心不足。金融危机后,欧洲各国经济普遍衰退,企业投资下滑。而欧债危机之后,欧陆国家进口需求锐减,再加上英镑兑欧元升值,英国的出口已经并将继续受到巨大影响。最后,从英国国内来看,其政府的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力度有限。①


从政治方面看,由于经济治理已成为欧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压倒一切的议题,之前英法德“三驾马车”主导欧洲一体化的格局,正让位于德法合作模式,并进一步向德国偏移,英国在欧洲将不再拥有核心地位。①②


第二节 欧盟应对危机的举措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2007 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欧盟产生了巨大影响。金融危机重创欧盟经济,不仅使欧盟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项指标全面下滑,欧洲金融市场也再度陷入动荡,,欧元信心遭遇沉重打击,欧元地位受到冲击。金融危机还加剧了欧盟内部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加速了欧盟核心与外围分野,加剧了新老欧洲之间的分化。③


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国家推出救市计划,欧盟国家也有联合行动④。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欧洲经济对美国过度依赖、欧盟国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缺乏深度合作、欧盟国家保护主义色彩严重、欧盟本身具有体制机制缺陷(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二元性,欧洲央行权力有限、调度乏力等),这些都使得救助的效果有限,反而在救市过程中一些国家透支了财政,使潜在的矛盾爆发⑤⑥(如欧盟内部的南北问题、东西矛盾、欧盟体制机制缺陷、高福利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等问题),引发新的危机,这便是欧债危机。


为应对欧债危机,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⑦


首先,设立金融稳定救助机制,向重债国提供紧急救援贷款。2010 年 5 月,欧盟联合 IMF 设立 7500 亿欧元的欧洲救助机制,该机制为期 3 年,包括由欧元区国家提供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欧盟委员会拨付的贷款、IMF 承诺的救助贷款,这就是金融稳定基金(EFSF)。2011 年 1 月,欧盟在 EFSF 基础上创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M)。这是一个紧急筹资计划,为确保欧洲金融稳定,它允许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以欧盟财政预算作担保来融资,并将资金用来救助陷入困难的成员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欧债危机长期化的趋势显现,这与 EFSF 缺乏法律基础的现实构成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完善欧元区救助机制,2011 年 3 月,欧盟建立欧洲稳定机制(ESM),取代 EFSM 而成为常设机制。这一系列机制使陷入危机的国家从中获得救助款项,暂时避免了重债国主权债务违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其次,强化财政纪律,推进经济治理改革。2011 年 3 月,欧盟创设并启动了“欧洲学期”制度,此后每年的同一时段,欧盟成员国需要在学期内制定出各自的预算方案和改革计划,并提交欧盟委员会审议和评判,欧盟委员会据此向成员国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成员国依此制订下一年度预算方案。2012 年 3 月,除英国和捷克外的欧盟 25 个成员国签署了欧盟“财政契约”,其核心内容是签署国赤字或债务超标时制裁机制将自动启动。财政契约不仅重申了《稳定与增长公约》,同时还设立了新的指标限制,由之前的双“警戒线”变成三条警戒线;同时,它还赋予欧盟委员会对成员国的多项财政以建议权和监督权,赋予欧洲法院对不按上述规定调整中期财政目标的成员国进行处罚的权力。“财政契约”强化了欧盟对成员国的财政监管,是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补充和完善,是欧盟加强财政治理的重大举措。


第三,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赋予欧洲央行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最高监管人角色。金融危机使欧盟认识到,为了维护欧盟金融稳定,欧元区单一货币体系就必须有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与之配套,而不能再任由金融监管分散化。2010 年 11 月,欧盟决定成立“一会三局”(即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和欧洲银行业监管局、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监管局、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组成的欧洲金融监管体系),对欧洲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管。2012 年 12 月,欧盟又批准欧盟财长达成的《银行业监管协议》,决定成立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SSM)。”①


欧盟在应对欧债危机中的一系列举措,强化了欧盟经济和财政的一体化①,然而却对英国的传统利益造成不小的威胁和损害②。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可以帮助欧元区国家克服流动性资金短缺,并强化对成员国的财政监督与约束,但使英国对欧盟“付出增多”,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卡梅伦抱怨这是在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济那些“问题国家”。“欧洲学期”制度和“财政契约”使得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盟法院的权限大大增加,这些权限使欧盟在财政事项上具有了一定的超国家权力,使欧盟初步具有了统一的财政监督职能,这在英国人看来是他们的财政自主权被剥夺,而财政权是最主要的经济主权之一,这意味着他们的重大利益受到损害。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的建立以及欧洲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实际发挥使欧盟金融和货币一体化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完善,而这同样与英国的利益相悖,它会使英镑的地位受到影响,甚至使英镑失去对欧元的优势,动摇伦敦金融城的地位。


对于以贸易、金融等为支柱产业的英国而言,欧盟的这些措施很明显损害到其重大利益,因此卡梅伦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毫不妥协③④,他反对欧盟预算增加并拒绝在返还款问题上妥协⑤,反对欧盟设立金融交易税,否决《里斯本条约》修正案⑥,拒绝参与为IMF 注资救助欧元区国家。但即使这样,英国仍然无法避免欧盟的这些措施给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英国内疑欧派力量上升


2008 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本已使英国经济遭到重大冲击,而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更是损害了英国的传统利益,这两大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对英国国内的党派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整体而言,在此背景下,英国国内疑欧声音越来越大,很多人将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受到的冲击归罪于欧盟的政策。具体而言,英国国内的政治形势有以下几方面变化。


英国独立党在此背景下声势不断壮大。2012年11月,“激进的脱欧党派英国独立党在递补选举中获取了仅次于工党的席位。而随着独立党逐渐势大,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的消极影响下,脱欧的声音在英国已然占据一定市场。”①②紧接着,2013年5月3日,“英格兰和威尔士35个地方议会的选举结果揭晓,保守党和自民党受挫,共失去了459个席位,而支持英国脱欧的独立党则异军突起,占据了147个地方议会席位。”③2013年5月29日的民调显示,如果立即换届选举,独立党将获得22%的选民投票,保守党仅领先两个百分点。独立党领袖法拉奇还争取到一些金融城大佬的支持,他们称欧盟的监管政策给伦敦金融城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在期货行业、对冲基金和保险业方面。

在野的工党获得更多的民意支持,给保守党不小的压力。时至 2012 年 12 月,根据ICM-Guardian 的民调,各大政党获得的支持率分别为:保守党 32%,工党 40%,自由民主党 13%。与 2010 年大选结果相比,工党支持率大幅上升,而执政的保守党和自民党都出现了下降。④


与保守党联合执政的自由民主党在欧盟问题上也与保守党意见相左。早在2013年初,副首相克莱格就在公开场合的言论上特意和卡梅伦的欧盟政策保持距离,称英国脱欧独立发展的想法根本不现实。⑤2013年10月,克莱格进一步与卡梅伦针锋相对,表示英国退盟是自寻死路,他坚定反对疑欧主义,并警告英国不应考虑退盟。但他同时认为,欧盟需要改革。


保守党内分歧扩大,且疑欧声音越来越大。保守党作为一个右翼政党,本身的疑欧主义势力就很强大,在 2010 年当选的 306 名下院议员中,亲欧派只有 7 名,占 2.3%;中间派 64 名,占 20.9%;其余 235 名均为疑欧派,占 76.8%之多,其中温和疑欧派 154名,占 50.3%,强硬疑欧派 81 名,占 26.5%。而在保守党 77 名担任政府部级官职的下院议员中,疑欧派议员为 69 名,其比例高达 89.6% ( 其余 2 名为亲欧派,6 名为中间派) ,卡梅伦本人就是疑欧派议员之一。2012 年底,81 名下院保守党议员投票赞成对英国的欧盟成员地位进行全民公投。①内部疑欧声音迫使卡梅伦不得不对保守党的对欧立场重新表态。


支持脱欧的民众也占多数。2012 年 11 月,民调显示 66%英国受访者同意英国退出欧盟;2012 年 12 月 15 日,“近半数的英国人希望脱离欧盟,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希望继续保持欧盟成员国地位。”②


在前边的章节笔者已提到疑欧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英国的疑欧主义以其长期珍视的对欧“优越性”为依据,由于英欧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位置、民族情感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英国认为其异于欧陆的独特性正是让其崛起和保持强大的因素,这便是英国人优越感的由来。进入二十世纪,英国逐渐衰落,其优势不断减弱,但英国人的优越感却依然强烈。二战后至今,在英国向前发展的半个多世纪里,每遇挫折或危机时,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罪于欧共体(欧盟),认为是欧共体(欧盟)限制了英国人自由行动的权利,损害了英国的主权和利益。


诚然,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受到的消极影响与欧盟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同样面对危机,其他欧陆国家多以联合姿态积极应对,而英国则归罪于欧盟,究其原因,国内政治因素尤其疑欧主义对英国欧洲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


实际上,上述三个方面的背景是层层递进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英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同样受危机影响的欧盟为应对危机而采取了旨在加强一体化的一系列措施,这又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使英国遭受双重损失。英国原本就根深蒂固的疑欧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扩散,声势四起,英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到各党派的情况,上文已提到,英国独立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壮大的,工党和自由民主党内的疑欧声音也有增无减;保守党内更是分歧严重,党内不少重量级人物持疑欧态度。对于卡梅伦和保守党来说,这些便是对他直接的威胁。


卡梅伦“脱欧公投”演讲的意图分析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前背景的梳理,可以进一步窥见卡梅伦演讲的真实意图。他是真的希望英国脱欧还是另有他图?以下从英国脱欧的利弊分析入手,探究卡梅伦演讲的真实意图。


第一节 英国脱欧之利弊分析


战后,英国“三环外交”中的前两环不断萎缩,与此同时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和英国的被迫参与,使得英国的战略重心越来越向欧洲转移。当然,英国想要从欧洲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就必须有所投入和付出,有失有得,关键在于如何权衡。欧洲一体化对英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利益有着重大影响,脱欧是否是明智之举?


从经济方面看,英国与欧盟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欧盟如今是一个拥有 28 个成员国、5 亿人口的大市场,欧盟内部货物、服务、资本、劳务均可自由流通,有利于英国发挥经济竞争优势。此外,贸易、农业、渔业和区域发展四大共同政策,使欧盟区域内实现了经济优化发展和社会平衡,有利于英国吸引来自欧盟内外的投资和贸易。退盟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英国经济产生冲击。①②③


首先是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英国从欧洲单一共同市场中获益巨大,英国如今 10个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盟国家有 8 个(除去美国、中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英国就有超过 50%的出口进入欧盟,超过 50%的进口来自欧盟,三分之一的服务出口到欧盟,2010 年英国对欧进出口贸易总额占英国外贸总额的比重甚至达到了 62.3%。英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 40%,而欧盟在英国的外贸中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退盟将对英国的贸易带来重大影响。④


其次是投资领域。欧盟既是英国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也是英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截至 2011 年底,欧盟国家企业在英国直接投资存量达 3652.7 亿英镑,占英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的47.7%;同时,英国在欧盟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314.8亿欧元,占英国全部海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48.4%。英国 40%的外企来此落户的主要原因是为取得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管道”①;英国退盟后将失去关税减免优惠,其外来直接投资(包括欧盟国家及美、日、中等国)将面临外流风险。②例如英国退出统一市场后,其汽车出口将面临欧盟的关税壁垒,同时欧盟出口至英国的汽车零部件也会被征税,这样美、日等国无论是向英国还是向欧陆投资都会因面临英吉利海峡对岸国家的关税壁垒而导致其利润空间压缩。长期来看,英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减小,不利于其经济发展。③同样道理,英国对欧投资也失去优惠条件。


再有,就是英国享有优势的金融领域。伦敦金融中心是英国经济的主要拉动者,也为该国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代表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咨询机构——The City UK 于2013年7月公布一份报告显示,英国占欧盟外汇交易的74%,占全球欧元交易的40%;管理85%的欧盟对冲基金资产,42%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占欧盟半数的养老金资产和国际保险费。而且,英国金融服务贸易顺差有37%来自欧盟其他国家,金融服务业约40%税收来自在英国的跨国业务运作。2011年英国对欧盟的金融服务贸易顺差达176亿英镑,欧盟国家的银行在英国拥有的资产达1.4万亿英镑,为全国总额的17%。”④伦敦金融城对外国金融资本有着很大吸引力。按照统一大市场规则,欧盟成员国间资本可自由流动,许多在伦敦设立子公司的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正是看中了欧盟这个大市场。The City UK 调查发现,2006年—2012年间147家在伦敦开立分公司的金融机构中,有五分之二是想以英国作为开拓欧洲市场的“支点”,进而进入欧盟这个巨大的市场。“英国退盟后无法阻止欧洲央行将欧元计价证券的结算所搬到欧元区,那将迫使许多金融活动撤出伦敦,移师欧元区,欧陆诸国也将开始扶植法兰克福、布鲁塞尔和巴黎的“多中心”加以稀释。”①银行都从伦敦金融城移到欧盟,英国将失去巨大税收和就业岗位。②虽然这些业务在英国退盟后不可能彻底消失,但必将受到重大打击,③同时退盟后限制伦敦金融城运作的那些规定却不可能随之摒除。


第四是就业领域。有3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与英欧贸易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有人士认为,英国退盟后,中小企业将不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管束,英国的就业机会会增多,但实际上,英国的经济领域将继续受到欧盟规则的制约,即使是与对外贸易并无直接关联的那些部门。疑欧派认为退盟不退商是最明智的,因为只呆在欧洲经济区内会给英国带来100万个就业机会,但实际上,英国退盟后,许多跨国公司就会向欧盟内的低成本国家转移,这样英国就会失去比100万更多的就业机会。④截至2011年底,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在英常住人口达到了230万,在其他欧盟国家居住工作的英国人达到了170万。退盟后的强制遣返不仅会对这些人口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伦敦地区的产业发展造成冲击。


最后是欧盟财政政策对英国的影响。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可获得不小的关税减免优惠以及农业补贴。2011年,欧盟进口关税平均为5.3%,农产品关税为13.9%。英国退盟后,其对欧出口贸易会受到欧盟关税的冲击,食品工业和纺织业将受到严重影响,乳制品出口面临的关税壁垒将高达55%—200%。与此同时,英国将不会再获得欧盟的财政补贴。


当然,英国退出欧盟短期内也会获得一些经济方面的好处。⑤作为欧盟一员的英国,每年要向欧盟提供80亿英镑的财政预算,执行共同农业政策(欧盟45%的支出用在其共同农业发展政策上)使英国的食品和农产品价格走高,英国金融城还要上缴金融交易税,并遵守繁冗的欧洲金融法规,若是退出欧盟,英国便可不再理会这些。但据专家称,欧盟财政预算占所有成员国 GDP 的1%,英国每年为欧盟提供的预算资金均摊在每个英国人身上不足15英镑,而且,这些钱还有一部分返还给英国,如英国的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可以通过向中东欧的欧盟国家凝聚基金投资获取大量利润。按英国政府部门的数据估计,由于统一大市场的存在,英国每个家庭每年可“挣”1500至3500英镑。这一项就相当于英国向欧盟提供的预算资金的5至15倍。因此,总体而言,英国退盟得到的这点好处与英国在欧盟内得到的实际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①


从政治方面看,英国一旦退盟,即丧失了“一票否决”等欧盟机制内话语权,其在欧洲经济大战略上的话语权将失去分量,这意味着它无法再对欧洲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也无法从内部对其他欧洲国家力量的崛起形成牵制。这样一来,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就会受到削弱。②


值得一提的是,退盟也会对英美关系产生影响。美英关系固然密切,但美欧关系也同样重要。对美国而言,英国留在欧盟内,欧盟就受英国牵制,英国就有欧盟做依托,这样美国就有文章可做,英国脱欧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③美国战略东移后,英美特殊关系就被弱化,若英国退盟,其在美欧之间的“桥梁”作用将进一步被削弱。


总之,英国退盟后,其政治、经济方面的自主权将得到一定保护,但相比而言,其经济和政治损失要大得多。④


当然,英国脱欧对欧盟也有重大影响⑤,欧盟实力将被大大削弱,欧盟的国际声誉将严重受损,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将受到影响,欧盟内部现有力量平衡将不复存在。但是只要法德轴心在,成员国的向心力在,欧洲一体化还会继续深化。⑥⑦


综上所述,英国退盟对英国和欧盟双方都会造成重大损失,是双方都不希望发生的。不过,退盟给英国带来的损失将比给欧盟带来的损失大得多,是英国不能承受的。⑧因此,脱欧对英国而言并非明智的选择。


第二节 卡梅伦演讲意图分析


如前文所述,英国脱欧既不符合其实际利益,也不符合其外交传统,从卡梅伦的演讲中读者也能看出,他并不希望英国脱离欧盟。既如此,其演讲中所说的不反对英国民众公投决定英欧关系又是何用意呢?这就要结合英国当前的内外背景来分析。首先,从表面看,最直接的意图是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背景下,欧盟发展出现问题,英国不希望被拖累,要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金融危机前,德法英并称欧盟的“三驾马车”,法德掌握欧盟经济决策的主导权,英法则共同掌控欧盟的政治和防务。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经济问题压倒一切,“三驾马车”的提法逐渐消失,法德轴心也明显偏向德国。①随着欧元区成员国的进一步整合,英国将在"双速发展"的欧洲被边缘化。既然没有掌控权,在欧盟推进一体化的新阶段,英国就得重申自己说“不”的权力。因此,英国在一系列问题上与欧盟针锋相对,它拒绝加入欧元区,拒签财政契约,反对征收统一的金融交易税,在欧盟预算案峰会中搅局。在出手援助危机重灾国时,英国政府表现得小心谨慎,并不愿为欧债危机承担过多的援助责任。卡梅伦还希望从欧盟收回在环保、社会政策、刑法等方面的权力。


其次,卡梅伦的演讲也有可能着眼于一个更宏大的问题,这便是:当此欧洲与世界都在发生大变革、大调整之际,英国如何定义自己的未来?如何重新确定自己在欧洲、在西方、在全球的位置?英国早已失去当年称霸全球的地位,金融危机后在欧盟内也被一定程度上边缘化,调整对外政策、重新定义自己在欧洲和世界的位置已势在必行,卡梅伦的演讲只是一个引子。②


最后,卡梅伦的演讲很明显是为了维护党内团结,提升保守党的支持率,树立个人良好形象,巩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从历史上看,欧洲问题对英国党派政治有着极大影响。1974年上台的威尔逊政府就曾提出就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条件与欧共体进行“重新谈判”,并就谈判结果举行全民公决。①谈判的内容是之前遗留的老问题,双方经过数度艰难谈判,取得了令威尔逊政府较为满意的结果。1975年,全民公决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英国留在欧共体内的决定。这便是通过在欧洲问题上与欧共体讨价还价来巩固本党执政地位的典型例证。1990年,同样是在欧洲问题上,撒切尔夫人对欧的强硬立场使党内分歧严重,成为其下台的主要原因。而今在欧债危机背景下,英国国内党派政治发生新变化,反欧的独立党声势渐大,保守党内则有明显分歧。卡梅伦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才提出重新考虑英欧关系。


对比分析历史和现状可知,上述三点中最后一点才是卡梅伦最真实和最根本的意图。实际上,上述第二层意图只是引申出来的一个宏观的大问题,是短期内解决不了的。卡梅伦的想法是,通过提出重新定义英欧关系、与欧盟讨价还价来缓和党内矛盾,巩固执政地位,树立自己捍卫国家利益的形象,这样便会提升保守党的民众支持率,为2015年赢得议会选举奠定基础。②对卡梅伦和保守党而言,最重要的是赢得大选。卡梅伦强调三思后行,一是谈判和公投会直接影响国内党派政治和保守党的支持率,二是对欧洲采取什么政策需要拿捏尺度。卡梅伦显然没有明确划定谈判具体范围,他不希望提出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把自己框死。而把公投时间定在2017年,就是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缓冲时间,若形势有变,卡梅伦也可顺势做出调整。


当然,卡梅伦所谓的谈判和公投并不仅仅是一个表态,他或许确实希望从未来的“英欧谈判”中得到更多实惠,这样他便能使更多的英国选民在2017年以前公决投票时选择“留下”。他并不希望英国脱欧,只是指望欧盟允许英国保有选择权,对其中不利于英国的条款拥有豁免权,而不是全盘接受一体化方案。

对卡梅伦而言,维护党内团结,巩固执政地位,赢得未来大选是第一位的;维护国家主权,为英国争得利益是第二位的。只是因为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英国争得利益,在未来的谈判中能取得什么结果,都直接影响其执政地位,因此也变得非常重要。


影响今后一段时期英欧关系走向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2015年英国议会选举


既然卡梅伦演讲的首要目的是巩固执政地位、赢得大选,那就需要了解一下英国国内政党政治①的最新情况。


2015年5月7日,英国举行了议会选举,包括保守党、工党、自由民主党、英国独立党、苏格兰民族党等在内的许多政党参加了竞选。截至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英国全部选区的统计结果已经出炉,情况如下②:


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获得650个议席中的331个席位,票数过半,获得单独执政机会,一扫媒体此前悲观的预测论调,可谓大胜,而卡梅伦将获得连任。米利班德领导的工党仅获得232席,是1997年布莱尔执政后工党最差的选举结果。克莱格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获得8席,与上次大选获得的57席相比,可谓遭遇滑铁卢,失去了国会第三大党的地位,未来将面临更加被边缘化的处境。法拉奇领导的英国独立党仅获得1个席位,虽然此前民调显示独立党异军突起,民意支持率不断攀升,但由于英国的选举制度并非比例代表制,所以虽然独立党此次大选获得的总体选票不少,但所获席位并不多。米利班德、克莱格和法拉奇也因为自己领导的政党在大选中失利而纷纷引咎辞职。相反,此次大选中另外一位赢家是斯特金领导的苏格兰民族党,该当获得56席,囊括了苏格兰选区59席中的绝大多数,与上次大选获得的6席相比,可谓异军突起,已成为国会第三大党。


就在大选的前夜,几乎各大媒体和专业机构的民调③还声称,两大党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此次大选将是二战后英国最激烈的选举;两大党无论谁胜出都不可能获得单独执政资格,需拉拢其他党派组成联合政府。然而,大选结果却出人意料,为何民调集体失误?①②或可作以下分析:一是选民态度不仅具有摇摆性,且有些选民选择“后期发力”,增加了民调的难度;二是民众更看重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尤其是英国尚未彻底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在此背景下,欧盟问题、苏格兰问题只能退居次位,谁能更好地解决国内经济社会问题,谁就会获得更多的支持率,而保守党在过去几年的作为也算可圈可点,这正是赢得大选的重要筹码;三是民调方法或有不科学之处,选择哪些调查对象、选择多少调查对象、在多大范围内选择调查对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调查结果;四是虽然英国政治生态出现碎片化、国内权力出现分散化,但这种现象难免被夸大,实际上,保守党和工党仍是两大党,仍旧吸引着大多数的选民。


基于此次大选结果和以上分析,可作以下预测:


首先,保守党继续执政,卡梅伦春风得意。因此,卡梅伦也势必努力践行此前的承诺,在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上,采取紧缩政策,缩减福利开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降低赤字;在苏格兰问题上,强调维护英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重要性,尽力安抚苏格兰民众情绪;在欧盟问题上,继续跟欧盟讨价还价。由于卡梅伦此前已承诺新的保守党政府将会尽快与欧盟开启谈判,并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全民公投,因此结合欧盟态度考虑,全民公投或已势在必行。


第二,英国独立党在大选中失利,影响下降,英国疑欧声音或会暂时减弱,再加上英国经济逐渐回暖,保守党又新获胜利,党内或可上下一心③,积极作为。因此,保守党卡梅伦政府在欧洲问题上的压力会减弱④,这或许有利于未来可能举行的英欧谈判和全民公投。


第三,苏格兰民族党的崛起给英国政治局势增添了不确定性。⑤未来苏格兰民族党可能会与工党组成正式或非正式联盟,给保守党政府施加压力,保守党政府不得不警惕苏格兰民族党的一些主张带来的影响。


第四,英国商界在大选前的担忧一扫而空,英镑升值,股市价格和政府债券价格均有所上涨,商界的留欧声音也有所增加。这会给未来可能举行的英欧谈判和全民公投带来好处。事实上,英国商界多数人本来就对英国脱欧持反对态度,2013年9月12日,工业联合会与尤戈夫①联合调查结果显示,英国约八成企业反对英国退出欧盟。对英国企业而言,欧盟的统一大市场意义重大,能够为其提供一个有利于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环境,英国退盟后,其企业在欧洲将无法享受欧盟带来的诸多优惠和便利,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是企业真正担忧的。


最后,英国民众的政治倾向具有不确定性,其态度受形势变化和媒体宣传的影响较大。尽管此前民调常显示赞成退盟的英国人占多数②,但这只是民调,并非投票,与其说是决定,不如说是对欧盟实施的一体化举措的不满情绪的表达,看看英国经济界高度一致的“留在欧盟”的呼吁即可明白这一点。再者,笔者之前已分析过民调显示不可尽信。因此,对于民意虽需密切关注并适时给予积极回应,但也不可夸大其决定性,只要执政党积极作为,努力解决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就能引领民意。


综上所述,虽然未来的英欧谈判能否开启、英国全民公投能否举行还要看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态度,但从英国国内的最新状况来看,英欧谈判和全民公投的可能性很大。退一步讲,大选之后,保守党新获胜利,组阁后必将积极作为,加上保守党民意支持率的攀升、商界的支持以及经济的逐渐恢复,卡梅伦政府至少在欧洲问题上面临的压力有所减小,保守党政府在英欧问题上会有一定的积极作为的空间。


第二节 英欧谈判和英国全民公投


保守党在2015年5月7日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卡梅伦获得连任,此前他已承诺将努力推动英欧谈判和全民公投,但未来英欧谈判进程能否开启、谈判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还需要考虑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态度。本节试图通过分析几个利益攸关国家对卡梅伦演讲所作回应①的背后动因,进一步探讨未来可能进行的英欧谈判和全民公投。


德国希望英国留在欧盟内,愿意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做出一定让步,当然德国的让步并不是无底线的,不过默克尔之前提到的“妥协”给了卡梅伦谈判的空间。从经济上讲,英国希望从欧盟收回在用工条件、市场规则、农业及移民等方面制定政策的权力。作为交换筹码,英国可能在金融制度、经济合作、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方面给予德国支持。从政治军事上讲,德国一直没有高调地去争什么政治地位,而是通过努力发展经济来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在对美态度上,既不像英国那样讨好美国,也不像法国那样极力反对美国势力的干涉,这样英法之间在对美态度上的对立反而使德国从中获利,所以德国需要英国留在欧盟内。②英美要求德国增加在北约的军费支出,尤其是美国战略东移时;同时一些欧洲国家把德国看作欧洲经济和军事的领头羊,这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两方面都要求德国花更多的钱,而英国留在欧盟内可以减轻德国负担。


虽然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英国与德国就欧盟向英国追加预算摊派、英国限制欧洲移民等问题进行了数度激烈交锋。③但是英欧关系并未到了剑拔弩张和即将分崩离析的地步,实际上英德双方依然在相互讨价还价,在保证英国不脱离欧盟的前提下,试图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英法的恩怨要比法德和英德的矛盾更深,双方在几个世纪内一直争夺欧洲主导权;英国在政治军事上追随美国也不符合法国谋求独立欧洲建设的主张,所以法国对英国脱欧显得不屑一顾。但英欧经贸关系密切,英国退盟将使欧盟经济力量受损,而英国留在欧盟还可以牵制实力和影响日盛的德国。因此法国根本上还是希望英国留在欧盟内。


对美国而言,英国留在欧盟内并成为欧盟核心之一是最好的,有利于维护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英美之间“特殊关系”的维护。尤其是作为欧盟核心的法德表现出更强的对外独立性的时候(法、德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尤其希望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就更需要英国来牵制欧盟。


2015年英国大选结果刚一出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表示,他“期待尽早与卡梅伦见面”。容克办公室发表的一项声明说,欧盟对英国可能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将“以非常有礼、友善和客观的方式予以审核”。①


从德、法、美以及欧盟领导人的官方表态看,英欧谈判是有可能开启的。②但是欧盟会做出多大让步,保守党政府会取得什么成果尚难定论。当前欧盟尚未彻底走出欧债危机困境,财政紧缩使许多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德、法等欧盟国家怕是不会做出太大让步。


当然,如今谈判范围以及保守党操作公投的方式尚未确定,谈判究竟会如何进行、会取得什么成果、公投如何举行还要看卡梅伦政府的态度和运作手段。首先,卡梅伦势必会先评估并确定与欧盟的谈判议题,尽量不把一些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放在议题中。其次,卡梅伦定会在不与欧盟撕破脸皮的前提下尽力讨价还价,并与欧盟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为英国尽可能地争取利益。再次,卡梅伦定会在谈判期间及之后的全民公投过程中努力安抚国内民众和相关利益团体,引导舆论,掌控整个谈判进程,并引导民众在公投中作出理性选择。


综合前几章的分析和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卡梅伦获得连任,维护党内团结和大选获胜的首要目标已基本实现,未来英欧谈判和英国全民公投举行的可能性很大,接下来卡梅伦会努力让英国留在欧盟内。因此,英国在中短期内退出欧盟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英欧谈判开启,英国与欧盟又将进入讨价还价状态,英欧关系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而且现实因素复杂多变,尤其是欧洲问题与英国党派政治在英国相互交织,使得英欧关系走向更多了几分不确定性。未来英欧关系如何变化,还需密切关注。


结论


从根本上讲,英国的硬实力已不能支撑其传统的外交目标,虽然它面对欧洲一体化时仍不愿让渡其国家主权,但在现实问题面前又常常不得不做一些妥协。因此,英国与欧盟之间才会常出现类似由卡梅伦“脱欧公投”演讲引起的讨价还价。


从理性分析看,退盟对英国不利,真正希望英国脱欧的也不占多数。卡梅伦并不愿英国脱欧,只是借欧洲问题维护党内团结、巩固执政地位、树立个人形象,为2015年大选获胜奠基。如今大选胜出,卡梅伦将在具体问题上努力从欧盟为英国争得利益。


从现状看,未来数年的英欧关系可能会一直处于一种讨价还价状态。①欧债危机倒逼欧盟深化一体化,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欧盟会将主要精力将放在旧机制的完善和新机制的建设方面,欧盟内新一轮权力分配博弈将加剧。欧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情形是: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同时政治一体化推进仍迟滞;欧元区将加速整合,非欧元区国家仍将保持多样性,总体上沿着“多速欧洲”轨道继续行驶。而作为非欧元区国家代表的英国,将继续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维护主权和民族特性的同时极力避免被边缘化,延缓欧洲一体化进程。

从长远看,英欧关系只会更紧密。②虽然欧洲一体化现在遇到了困难,但并无分崩离析的危险,相反欧盟或可转危为机,深化一体化。而英国一向奉行实用主义,在局势不断变化的今天,英国不可能对关系自己重大利益的伙伴置之不理。从维护英美关系的角度看,英国也需要积极参与欧洲事务,而不是将自己边缘化。


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英欧关系发展仍将是曲折的,因为历史、政治、经济的因素相互交织。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将慢慢减弱,经济因素将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英国和欧盟将更多地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不断展开较量。③而欧洲问题和英国党派政治的相互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欧关系的走向。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至扑克投资家网站获取更多资讯




号外!

扑克投资家正在拼命招人,如果你愿意跟这么一个“目前”规模仍不大的团队一起创造点儿什么,经历一家注定将要走远路的公司难能可贵的初创期,那么,赶快加入我们吧。


内容方面:我们正在打造一支编辑团队,负责公司网站、微信以及其他渠道的内容;我们需要采集、编辑、编译、撰稿、约稿等方面的内容人才;你可以调用扑克投资家十几万行业大咖,让他们为我们贡献内容。如果你自认活好,也可申请主编的岗位。


运营及策划方面:我们需要新媒体运营和策划推广,负责公司、产品和相关业务在线上和线下的推广和策划;需要你对新媒体非常熟悉,具有想法和创意。你是扑克投资家对外形象的代言人。


技术产品方面:我们需要PHP工程师、前端工程师、iOS及安卓开发工程师,当然我们也需要靠谱的社区运营和产品经理。


广告销售:负责公司资源销售、商务合作、客户需求的深度发掘;完成内容合作、线上线下活动、整合营销及定制资源等项目的招商


期待你的简历:linhui@puoke.com,请注明岗位




版权问题、商务合作、读者投稿

微信号 mindcherisher

电话+86 186-1633-5129

百科:千万文字千万人阅读,一套垂直领域庞大的[百科知识库

搜索:我们将微信号做成搜索引擎,回复[关键词]获取对应内容

部落:添加微信号 mindcherisher 申请入群,共同交流探讨



[扫描关注,我们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