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丁捷:让“追问”发生在腐败之前
丁捷做客《名家访谈》栏目
“纪检工作者这个身份使我更多地关注反腐这块工作,那么我很自然地出于内心的自发诉求,希望能够把工作过程当中,内心引起的一些震动、变化和感悟,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日前,著名作家、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纪委书记丁捷做客清风扬帆网《名家访谈》栏目。访谈中,他几次谈到对待反腐文学创作需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同时对纪检干部提出“硬”、“诚”、“雅”的三字箴言。“扬清涤浊,保持初心。”访谈后,丁捷为党员干部留下这样的寄语。
”《追问》
是对涉案官员人生历程的追溯和研究
作为早期的青春文学作家,《追问》其实是丁捷的第一部反腐文学作品。“我已经出版过18本书,还有的获过国际奖项,但没想到《追问》能获得这么大面积的关注。”中央重拳反腐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拥有作家身份的丁捷来说,用笔端向读者传达反腐现实,其实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
反腐文学并不是只靠天马行空就能创作出来,丁捷坦言:“这个题材具有严肃性,尤其是纪实作品,更要慎之又慎,切忌刻意耸人听闻、制造八卦效应。”细读《追问》,便可体察丁捷的这份创作态度:书中案例的生动描述,是丁捷在消化大量素材、做过大量访谈、不断研究后呈现出来的。“我并不想陈述一个官员所犯的错误,而是为了研究、为了追溯这个官员整个人生历程,以及心灵演化的过程。”跟其他反腐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追问》的切入点是挖掘各类涉案官员内心世界的发展,并还原其精神裂变的路径,“追溯”和“研究”一个官员从正气凛然到贪腐成性的震撼过程,或许更能叩问读者的心灵。
纪检干部
自身要“硬”,品质要“诚”,格调要“雅”
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除了作家的身份,丁捷还是省属某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纪检工作者身份的特殊性,让丁捷有更多的机会对很多案件亲力亲为,从而使得他对反腐工作有着更大的触动和感悟。
丁捷谈到:“纪检工作是纯粹人对人的工作,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份工作不难掌握,但是内心承受能力一定要强。再大的情,也不能大过党纪国法。”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会亲眼看到一个官员的人生急转直下,这种“人生跳崖式”的现实案件给纪检工作者所带来的震撼、纠结的心情,并不好受,但在广大群众的利益面前,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也只有砥砺前行。
志贪意灭,志远高飞。“纪检干部一定要遵守中央一再强调的要求,首先自身要‘硬’,像金属那样,只有保持纯度不含杂质才能很‘硬’;年轻入党时立下报效社会的豪言壮志和理想情怀,要坚定地去履行,要‘诚’;而党员干部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格调和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让你远离和不屑搅到庸俗中去,所以这就需要‘雅’。”谈到对纪检干部保持初心的做法时,丁捷恳切得给出了“硬”、“诚”、“雅”的三字箴言。官以清廉而贵,打铁需要自身硬,对于纪检工作者来说,能够让这些警句时常在耳畔回响,如今看来尤为可贵,需用一生来诠释。
“两个责任”使党委纪委形成强大合力
“一些人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力错误地附会为个人魅力、个人能力。”丁捷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的错误认知。“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所以他们需要多一道法律程序,让党纪国法无缝交融在一起,对广大的党员干部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有效制约。”关于党纪和国法的关系,丁捷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种必要的结合,是必须互相依存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丁捷非常认同:“‘两个责任’的提出,科学、明确的将党委和纪委的工作划分各自的重心并统筹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青少年更需如此
除了作家和纪检工作者,丁捷还有一个身份是大学老师,在谈到对阅读的建议时,丁捷更有很多话要说。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进行阅读、挑选读物也有了多种选择,“但无论怎样,每天总要有几个小时拿起纸质书。”实体书的出版有着层层的把关和严格的程序,相比网络文学,实体书更为严肃,丁捷经常对学生们这样“苦口婆心”,“另外就是经典作品大多都是通过实体书呈现出来,而网络阅读经常会走马观花,不能把心沉浸下来,很难形成深入的情感世界。”
网络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年轻人足不出户,躲在一方屏幕里。“自然的博大,是超越一切的,你必须从网络小窗口里面经常腾出时间,走到真正大世界里面去。”人不能缺少阅读,更不能囿于网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深度体验生活。这是丁捷对于每一个正在成长道路上的人最真诚的建议,他自己更是如此践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专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