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身份证1970-1989的南京人注意了,再忙也要看一下!

2017-10-28 南京楼市

曾经我们盼望着能快点长大

而长大后却无比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

只是回过头来才发现

从前的那些日子却再也回不去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192dllva1&width=500&height=375&auto=0

那时候的我们,最常去的就是小人书店,长长的市井巷弄里,像这样的小人书店随处可见,下课以后偷偷跑进去看会小人书就很满足,一本1毛钱,没人在意环境。

那时候的我们,逛夜市都去三牌楼,讨价还价的声音,小贩的叫卖声,花几块钱就能玩到吃到真的南京特色,不像现在的夜宵那么千篇一律,不是铁板鱿鱼,就是花甲、炸鸡....

那时的我们,去新街口不会这么拥,新街口还没那么多高楼,马路上只有长长的公交车,大部分人上班逛街,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

那时候的我们,夏天走在街头,白衬衫、黑布裤、小挎包的人们随处可见,清一色的穿着,无论在哪里,都透着淳朴的气息。

那时的我们,总喜欢去长江大桥溜达,那里车流稀疏,没有现在的车水马龙,人们最喜欢的就是站在桥头堡,跟大桥和长江来一张傻傻的合影,然后挂在家里。

那时候的我们,春游、秋游的地点不多,城南的去莫愁湖,城北的都去玄武湖,去玄武湖必要坐一下鸭子船,很多小年轻第一次约会也是在鸭子船上,现在鸭子船变成了大游船,但再也找不回那时的记忆了。

那时候的我们,总会抬头仰望金陵饭店,鹤立鸡群地矗立在新街口,是全中国最高的大楼,一直是南京的骄傲。但这家江苏第一家的五星级宾馆的高层旋转餐厅和高速电梯也只是一个传说,每次路过也只是遥望而已。

那时候的我们,可以骑车甚至坐大巴去明孝陵没有现在的石板路,孩子们最喜欢趴在石像上拍照 ,来这里玩一次都能开心好几天。

那时候的我们,去 丝织厂、电视机厂、洗衣机厂,到处能见到像这样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现在去翻翻你妈妈的照片,保准有不少留着麻花辫的照片。

那时候的我们,坐的最多的,就是小辫子的公交车,如果遇到拐弯处,还会擦出火花。有时候小辫子会掉下来,老司机就下车把小辫子重新搭上再开车。现在这种电车再也见不到了。


那时候的我们,最喜欢跟妈妈去“自由市场”。没有电子秤,买菜都用杆秤,从来不会缺斤短两。

那时候的我们,穿的最多的毛衣、布鞋帽子和手套,都是妈妈一针针织出来的。


那时候的我们,家里有一台冰箱和彩电,是让人羡慕的事情,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三大件”更是结婚必备。那时候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黑白电视换成彩电就已经很幸福了。现在什么都有了,但却没有更开心。

那时候的我们,一到夏天,就去街边买西瓜,又大又甜,只要几毛钱一斤冰箱可远远没有普及,晚饭后纳凉,就把在井水里放了一天的西瓜送到嘴边,用网兜和绳子吊到井里的西瓜,那“冰镇”效果,咬上一口爽死了。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支付宝,没有网银,没有银行卡,存折还是这样一个小本本,取钱时还需要在柜台让工作人员给自己取出来。但那时候真真实实的钞票,拿在手里就觉得踏实。现在各种卡越来越多,单那种踏实感越来越少了。

那时候的我们,不知道什么网红美食,买饮料也不需要排长队,学校门口小摊贩卖的冰棒比什么都好吃,站在旁边小心翼翼的吃完,冰棒纸还要收藏起来,现在排几个小时的那些进口冷饮,怎么也比不上那个味道儿。

那时候的我们,生活很节俭,东西坏了,修一修继续用。修伞的师傅、铜匠、修鞋的师傅……现在这些老行当真是越来越少了。

那时候的我们,去夫子庙里既不见夫子也没有庙,大成殿旧址还是永安商场,得月楼还是菜市场,后来拆了永安商场,搬走了菜市场,再造了乌衣巷,才有了现在熙熙攘攘的夫子庙,却少了以前的味道。

那时候的我们,坐公交车,用的是这种纸质月票,定价5元。那时每个月月底两天,大家要去大华电影院旁边的公交公司贴下个月的贴花,队伍会排得很长。

那时候的我们,坐出租车还是拉达轿车。现在看起来有点土,但是当时却是风靡全国。车身上的TAXI的标志,颇为时髦。只不过普通市民出门,根本不舍得打出租,大部分还是坐公交。

那时候的我们,坐火车不是绿皮火车就是那种硬座火车,从西安到南京只需要20块钱。

那时候的我们,小巷子住着我们的家人和邻居,早晨的炊烟弥漫在街上,洗漱声说话声做饭声,叮叮咚咚混合在一起,柴米油盐的滋味,直到现在都没有散去。

那时候的我们,下午放学时,总到处寻找着爸爸的身影。坐在自行车上,搂着爸爸的腰,觉得又威风又安稳。

那时候的我们,买东西都还需要票,布票、肥皂票等等,只有票和钱一起用才能买到这些东西。不过后来很快就取消了。

那时候的我们,自行车是大家忠实的朋友,车马也少,交通几乎不堵塞

那时候的我们,中央门四通八达的高架桥是我们的骄傲,1986年2月,南京汽车制造厂第二代跃进牌NJ 131型3吨载货汽车换型告捷,轰动了整个南京城,来凑热闹的市民人山人海。

那时候的我们,最憧憬的就是去胜利电影院看电影,这里是全中国设备最先进的电影院之一,多少人在这里看过电影啊,多少人又在黑暗的影院里偷偷牵过手。那时候,任何一个位置都是面对银幕的正中间,那种效果就是今天新建的“五星级”豪华影城也达不到。可惜2004年被拆了,只在德基二期留了个空荡荡的门头。

那时候的我们,拍照都去照相馆拍,新街口老邮局边上的友谊照相馆是心中十分有格调的地方,木质的黑白胶卷老式相机,身临其境的环境布局,当镁光灯起画面定格的瞬间,一张全家福或是婚纱照就大功告成了。

那时候还的我们,都住在又窄又弯的巷子里,这是汉中路管家桥菜场的大门,进去就是大寨新村,和城南的诸多巷子一样,窄的地方两人对行只能侧身通过,宽的地方也是3-4人的宽度,不熟悉地形的话走进去很难再绕出来,不过街坊邻里却是一家亲。

那时候的我们,交通没现在那么方便,去武汉、重庆、上海、南通什么的,都在中山码头的四号码头坐船去,从候船大厅走过去,就能看到大大的数字“4”。长长的江边路都是拖着大包小包的旅人,只是后来人们都习惯了乘坐飞机和高铁,曾经繁华的老码头,再也很少能听到嘹亮的汽笛声

那时候我们,上学是这样的,三五个一群,嬉闹着奔跑着不知不觉就走到学校了。

那时候的我们,书包是这样的,没有繁重的书本和作业,轻飘飘的。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激烈的竞争也没有补习班,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就是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新学期最期待的就是发书,发了书最先看的就是语文书,然后回家让爸妈用漂亮的挂历把书本包起来。

那时候的我们,课本中插图是这样的,最喜欢给书中的插画涂上颜色了。

那时候的我们,文具盒是这样的,里面还有乘法口诀,考试忘了就偷偷地瞄上一眼。


那时候的我们,不是每天都回家吃饭。身边总是常备这一个饭盒,不回家吃饭,就用这个蒸饭。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现在这样挑剔,午餐找个地,就开吃了。

那时候的我们,课间活动很丰富,跳绳、弹溜溜、老鹰捉小鸡,一下课就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我们,写作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不是聚在一起你教我我教你,就是随便写写糊弄过关。

那时候的我们,作业不多,做完了还会帮着做点农活,放羊、烧炕、除杂草、插秧……

那时候的我们,守着电视机等待着心仪的动画片是最要紧的事,我们常常为为动画片里的情节喜怒哀乐,激动的连饭也顾不上吃。

那时候的我们,还有自己的歌本,上面写满了歌词,贴满了各种贴画,闲来没事,就想着法子弄得更好看。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MP3,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有好听的歌就抢着去买磁带,谁能买到能炫耀一整天。

那时候的我们,玩具不多,但我们懂得自娱自乐,踩过水车、偷过鸟蛋、捣过蜜蜂窝

捉过蜗牛等小动物……每天都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我们,还经常去河边玩,“水上漂”、游泳等都是自学成才,比谁游得快,谁的石子漂的更远,是最快乐的事。

那时候的我们,日子过得简单却快乐着。

只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南京,这样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正如席慕蓉所说,“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让我们一起将那些最美的时光,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永远地留在心底。

来源:南京那些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