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说《延禧攻略》火到了国外!不仅画面美哭,竟还藏着这么多非遗!

文明十堰 2018-09-20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要说今年夏天

最火的清宫剧是什么

那肯定是《延禧攻略》啦

连国外的小伙伴每天都在等更新


小伙伴们,谁能找到好的英文字幕呢?



我非常想看《延禧攻略》

为什么没人做字幕啊?



除紧凑的剧情

剧中的场景、妆容等

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其实

《延禧攻略》在呈现出一个

素雅精致的历史图景的同时

也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作团队特意访问了江浙一带从事传统手工艺的民间艺人,并进入相关博物馆观摩学习。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在满足剧情需要的同时,也极大满足了观众对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好奇。



“我希望有一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

让观众能真的感受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和美学,

更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


剧中服装设计。


精致朴素的色调和风格与以往宫廷剧不甚相同,舍掉“阿宝色”的紫禁城显得低调奢贵,较为真实得还原了乾隆年间的民俗风貌和吃穿用度。


整体的服道化还融入了刺绣、缂丝、绒花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把昆曲等国粹加入到剧情里,可谓是极具匠心。



娴妃住所剧照。


剧中皇帝和后宫妃嫔们的居所皆有不同之处。


养心殿与储秀宫剧照。


清代宫廷的陈设十分精致,并且注意到了皇帝用膳的餐具是成套的。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清幽,才子佳人的情节使其一度成为文人雅士颇为偏爱的曲艺形式。



乾隆年间宫廷中流行昆曲而非京剧,剧中通过在储秀宫重现的昆曲戏台,让观众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感受到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魅力。



高贵妃在剧中演绎了昆曲《怜香伴》,也是十分贴合史实,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比昆曲的雅意,剧中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更是各位娘娘小主离不开的必需品,那就是刺绣



在清朝,真正能体现出阶级感的,并不是服装颜色,而是细节,比如点缀装饰和刺绣手法等。



从传统的京绣、宫廷绣,到缂丝、手推绣、打籽绣、盤金绣。在经验丰富的老绣工的手下,一段可观可感、可以触摸的历史,便跃然于眼前。



京绣又称为宫绣,因其供于宫廷,所以具有严格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规范。绣的方法上讲究慢工出细活;图案精细秀丽、形象逼真,内容上要求“图必有意,纹必吉祥”。





除了服装外,剧中其他的配饰,也高度还原了历史。


宋春丽饰演的太后手中所握扇子与清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对比。


谭卓饰演高贵妃手中所握扇子与清代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对比。


不要小看这些仿制的团扇,他们都是由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宫廷缂丝手艺制作而成的。



苏州缂丝织造技曾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就连绣房里那些织布机,缂丝机,刺绣的架子,都与历史同步。古色古香,精致真实,仿佛瞬间就能回到那个年代。




《延禧攻略》里,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她们佩戴的耳环,都是当时最流行的大颗珍珠,每串两颗的样式。



据记载

乾隆四十年选秀女时曾说过:

“旗妇一耳戴三钳,

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

朕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戴一坠子,

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

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



所谓的“一耳戴三钳”,是指满族妇女要在每只耳朵上扎三个孔,带上三只耳环。这种习俗每个满族妇女都要遵守,直到清朝中后期也不曾更改。




其实过往在看清宫剧的时候,还珠格格和娘娘们头上顶着的大花旗头观众们都有点勉强接受的意思。



这样的旗头,其实是慈禧之后才出现的款式。乾隆时期的女性们,大部分都梳着“小两把头”



“小两把头”需要用本人头发梳成,所以无法佩戴较重的金银首饰,只能在上面佩戴绒花。《延禧攻略》里,秦岚扮演的皇后便十分贴近史实。



一直崇尚节俭的她通常“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其他角色亦是一样,都是两把头加绒花的标准扮相。


绒花谐音“荣华”,寓意着吉祥富贵,是南京传统的手工艺品,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


剧中所有的绒花头饰,都是由绒花工艺大师、“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参照故宫博物院馆藏实物手工所制。在还原历史的的基础上,把大清的素美和淡雅娓娓道来。


别看这绒花不大,制作手法却十分特殊。要先用蚕丝染色成绒,再用钢丝勾条。直到现在都无法使用机器生产,只能纯靠手工制作2006年被江苏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绒花,点翠也是康乾盛世中,最常见的头饰之一。为了还原翠鸟的美丽,也为了环保,《延禧攻略》剧组买了人工毛,一点点染色,一根根粘贴,便形成了如此精致的点翠头饰。



在剧中,喜欢佩戴点翠头饰的妃子,往往地位比较高,性格比较凌厉,搭配的服饰也更为华贵。



这样的匠人匠心,不仅道出了历史,还惊艳了时光。看剧的同时,也是在欣赏一部非遗画卷。



如今《延禧攻略》和朴实的匠人们,用一场戏的时间,将那些没有光环,没有高薪,一生都在勤勤恳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匠人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让这些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就快被遗忘的珍珠,再次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我们的泱泱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文化,在这网络化的快节奏时代里,它需要以电视剧或是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下去,传承下去。


(来源:竹加生活馆)


近期热门文章

▶【创文我参与】用点滴微光凝聚起文明力量

▶这个七夕,撩人的十堰版土味情话来袭,不是很土但是很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