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堰:下足“绣花功夫” 织就文明底色

文明十堰 2022-12-27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


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施策,精细“绣花”,在“飞针走线”中,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01

“洁美家园”

提升颜值

文明花开香满园


日前,市游园管理处在城区各游园广场全面开展“大清理、大清扫、大清洗”活动,对游园广场内地面、台阶、墙面、垃圾箱、公厕等进行无死角、无遗留、无盲区清理,使城市“会客厅”变得更加洁净。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区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力度,保持“三个一样”,即节日和平时一样、晚上和白天一样、背街小巷和主次干道一样。


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清理路面垃圾。(资料图)


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包联社区开展“大清理、大清扫、大清洗”活动,整合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力量,开展多轮“足印小区·走遍小巷”活动,深入发动居民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营造更加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党员干部下沉包联社区开展“大清理、大清扫、大清洗”活动。(资料图)


扎实开展“爱卫月”“爱国卫生运动”和“一把扫帚扫到底”活动。采取人机结合清洗、高空喷雾抑尘、提高机械化清扫率、不间断巡查等措施,确保城区主次干道无垃圾、无积尘。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坚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不断提高



02

“绣花”管理

精耕细作

文明花开香满园


8月上旬,市创文办、市城管执法委发布“门前三包”工作7月份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张湾区红卫街道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这是我市推行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一个缩影。


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考核体系。印发《十堰市城区“门前三包”考评办法》,建立网格员日巡、社区周查、街道月核、市区季督的四级日常巡查制度,采取“红黑榜”公开曝光等举措,推动“路长制”“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地见效。今年上半年,市城管部门与产权单位签订三包协议2.1万余份,补发更换三包公示牌3000多个,督促各区整改各类问题5000余件。


城管执法人员向乱丢垃圾的店员发放处罚单。(资料图)


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成立“突出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严格依照《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有关规定,对城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小广告乱张贴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常态化治理。借助城区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取证,联合新闻媒体对违法当事人开展“敲门行动”。


十堰智慧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李世醒/摄)


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5月15日,十堰智慧城市大脑正式上线运行,模块化集成了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调度等三个应用系统,市直10余个部门进驻智慧城市大脑。建立公共设施短板问题数据库、城市管理日常巡查数据库、文明观察团(市民投诉)数据库,所有工作通过智慧化信息数据系统进行动态监管,真正将“闭环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03

“路口革命”

畅通车城

文明花开香满园


市公安交管局在城区柳林岗、郧中岗开展“平安头盔”免费赠送活动。


8月26日,市公安交管局在城区柳林岗、郧中岗开展“平安头盔”免费赠送活动。骑乘人员因未佩戴头盔被查获的,在参加学习后,交警向其免费发放头盔。


近年来,市公安交管部门围绕打造“科技路口、美丽路口、智慧路口、暖心路口、文明路口”,持续开展文明交通“路口革命”。


坚持管人管车同步,重点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通过采取“敲门行动”、“三选一”处罚等措施,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明显增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十堰开展畅行车城综合治理行动。


开展畅行车城综合治理行动,打通微循环、修通断头路,主次干道逐步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人车分离。采取交通路口增设待行区、精减斑马线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加大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中心护栏等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重点区域合理建设停车场、施划停车泊位,新增停车泊位2000余个,破解“停车难”问题。


上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鹰眼”举报平台,研发违停语音自动劝离系统,执法方式由过去的“即拍即罚”向“先劝后罚”转变,人性化的交通执法有效降低了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人民群众出行更加畅通、便捷、安全。



来源:十堰日报

文/闵波

编辑/桐桐  责编/阿甘  终审/文宣

中秋节遇上教师节,让思念与感恩撞个满怀

十堰市消委发布最新提示!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hbsywmwyx@163.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