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有为人着想的善良吗?

2016-12-07 叶子 法之剑

 

今天早上,五点半不到,就被楼下一阵“噼里啪啦”的噪声吵醒了。那声音很大,吵得我的心“咚咚”直跳。紧接着,是一阵“开窗关窗又开窗关窗”的声音,令我睡意全无。

 

躺在床上,我便想起了前些日子,楼下二次装修时,不管早晨、中午还是晚上随时都会响起的电锤声;又想起了近来天天横在我家车库门口的那辆大摩托车,因为它,我每天一早上班前都要蓄集好大的力气,艰难挪开它,才能把车子从车库里推出来。

 

于是,很自然地,我的脑海里就蹦出了梁晓声先生说过的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确,做人应该有无需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呵。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小摩擦、小矛盾,这些摩擦与矛盾的产生,其实都因缺少了一种为人着想的善良。

 

为人着想的善良,是一种观照他人的思想,是一种善解人意的品行,是一种良好的修养和做人的美德。

 

它是怕吵醒邻居放轻的脚步,是怕影响同事轻掩的门扉,是怕打扰他人压低的嗓音,是怕麻烦朋友自律的转身。

 


是用餐后轻轻把椅子放回原位,是喝完茶用面巾纸擦去杯沿的口红,是在公共场合时掐灭香烟,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老弱,是麻烦别人时知道说声:对不起,是得到帮助后记得说声:谢谢。

 

是下雨时,给他人一把伞;是黑暗时,给他人一盏灯;是饥渴时,给他人一杯水;是快乐时,送他人一朵花;是他人前进时,退一步,给他留下空间;是他人后退时,进一步,给他强有力的支撑。

 

为人着想的善良,是人的行为规则和做事尺度;为人着想善良,是人美好的品质和闪光的智慧。

 

奥斯卡尔·王尔德说,有许多品德美好的人,如渔民,牧羊人,农夫,做工的人,尽管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才是大地的精华。

 

是呵,为人的高下,善良与否,不在于外表彰显出的所谓文化和所受过的教育,而在于他们在不经意间的所作所为。

 

人的素质,从来与地位、学历以及贫富无关,它只与人的思想与行为有关。有时,通过一些细小的行为,就可以甄别出人品的优劣,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或暗淡。

 

所以,有时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就看他的行为是否有为人着想的善良。为人着想的善良,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素养。

 

怎样算是拥有为人着想的善良呢?

 

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在生活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痛着你的痛,爱着你的爱”,要善于理解别人,关爱别人,遇到问题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其次,要有自律的眼光,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清楚他人所烦所扰,然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按规矩以善心做人,提升道德层次,提高个人修养。

 

还有,要有善于倾听的耳朵,才能真诚地与人沟通,才能彼此理解,彼此包容。用善意的情感去倾听他人,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召他人,并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

 

拥有了为人着想的善良,就会少一份怨言,多一份体谅;少一份苦闷,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忌恨,多一份理解。

 

拥有了为人着想的善良,就会减少很多的误解和矛盾,就会避免许多的尴尬和不快,就会换来社会和家庭的和谐,以及精神和情绪上的宁静,就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友爱与进步。


说到底,为人着想的善良,其实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能力。

      

古人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受到的待遇,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还有句古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人人知道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懂得献出慈悲与关爱,从这个角度讲,为人着想的善良,实际上更是一种人间的大爱。

 

在此,愿人人都拥有一种为人着想的善良!

 

愿世界更友爱,更和谐,更美好!

 

读原创美文,请点击关注上方蓝字“法之剑”

     经授权,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