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的《我的前半生》
近些天,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在热播。
剧版《我的前半生》讲述的是一个人到中年的美丽女人罗子君,因在家做全职太太,放弃了自我成长,而被一个平凡女人夺走了丈夫。离婚后,她走出消沉,选择坚强,变得更美丽,更成功后,终于遇见一个值得托付余生的男人。
说实在话,剧版《我的前半生》对原著的改动幅度实在大了,几乎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电视剧几乎只保留了原著的空壳,除了几个重要角色的名字没变外,内容已是天差地别,以致众多的“亦舒粉”认为,该剧有借原作名气炒作之嫌疑。
首先,电视剧女主人公子君与其小说形象的背道而驰。
亦舒笔下的子君是一个单纯、忠厚,有教养的女人,而电视剧里的子君则是一个不体贴,不温柔,打小三的作女,是一个全职太太的反面教材,甚至还被安排了抢闺蜜男友这样的狗血桥段。
其次,电视剧与原著在整体风格上的背离。
亦舒原著的风格是冷静、理智和悲观的,充斥着对男性敏锐与辛辣的评判。
而电视剧呢?却充溢着上海市井里的琐碎与温情,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处理陈俊生外遇这件事上,给了太多暧昧的铺垫和理由,减弱了对这个朝三暮四的男人,在本质上的否定与批判。
这一点,也是让“亦舒粉”失望的地方。
因为冷静又尖锐的批判性,才是亦舒作品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
亦舒,香港的言情小说作家,著名作家倪匡是她的兄长。
曾有人称她是香港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存在,说她跟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她的言情小说,跟同时代的琼瑶、岑凯伦、玄小佛她们的作品不同,没有如梦如幻的浪漫,没有柔情似水的缠绵,更没有不切实际的矫情和虚无缥缈的幻想。
她的文字,活泼幽默,同时尖锐泼辣;她笔下的言情故事,总是理性又现实,还带着一丝抹之不去的苍凉。
有人说,亦舒身上具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能使平凡无奇的文字变成令人眼前一亮的警句。
的确,她的心思慎密,却不优柔;她的表达平实,却很深刻。甚至,有许多女性拿她讲过的话,作为人生的“葵花宝典”,指引着自己情感与生活的方向。
记得她说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女人,要有很多很多的爱,没有爱,要有很多很多的钱,以上两者都没有,有着健康,也是好的。”
多么理性又睿智的见解呵。
因此,亦舒笔下的女性,多半是知世故、懂进退的精明女人。她们早就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的风花雪月,只以自爱、自立、自强为本。
她的代表作《玫瑰的故事》、《喜宝》里刻画的女性,都是这样的人,自立、执着而不肯放弃。
当然,《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也是。
子君在跟陈俊生离婚后,将自己一切归零,并在闺蜜唐晶及其男友贺涵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我。后来,她意外地结识了优雅稳重的翟有道,经过一番波折后,最终,子君拥有了幸福的归宿,理想地结束了她的前半生。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剧版《我的前半生》和原著在主题表达上是一致的。
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呢?那就是女人终生寻觅的不是爱情,不是快乐,而是一种安全感。
而女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呢?
安全感只能产生于女人自身。也就是说,不管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生在怎样的环境,重要的是,要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
也正如亦舒说的:一个女人,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都少不了这一盒胭脂——胭脂是一种象征,过去的女人,现在的女人,这种女人,那种女人,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美。
让自己活得更美,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我一直认为,亦舒是一个悲观的女权主义者,因为她刻画的女性,虽自爱自立,但最终都会把幸福寄托于婚姻。
而当今时代的女性,更应该乐观开明一点,我们的幸福从来不靠他人成全,与其担心未来,与其依附他人,不如经营好自己。
拥有了离开谁都能过得好的能力,对女人,尤其是对子君这样的全职太太来讲,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读最新影视评论,请点击关注上方蓝字“法之剑”
经授权,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