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习大大的话,多读书,读好书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呢?
我想,或许是因为不知道读书的价值吧。
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说:“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在他看来,读书不仅可以增长学识,提高修养,还能增长才干。
热爱阅读的意识流先驱普鲁斯特说:“阅读是最高贵的消遣,而且首先是最使人高贵的,因为仅只阅读和知识便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心智。我们只能在内心,在我们精神生活的深处发展我们感性和智力的能力。但正是在同其他心灵的接触,即阅读活动中,我们心灵的修养才得以形成。无论如何,博览群书仍然同过去一样,是心智超群的特征,不知道某本书或某条文学知识,哪怕对于天才也将始终是智力平庸的标志。”
在他看来,读书不仅是高贵的享受,心智的锤炼,更是证明自己的途径。
是呵,我们在跟文字的交流中,获得对生活的鲜活体验和对人生的深刻了解;在与圣贤大师们的对话中,了解了历史的真相,领悟了珍贵的思想,掌握了实用的知识,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这些就是读书的价值所在吧。
读书,让我们更加聪慧,更加美好,也更加强大;读书,让我们挣脱平庸的桎梏,告别琐碎的生活,径直走向光明的道路。
所以,习近平主席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显然,他的这句话是对读书价值的精准解读。
因此,我们要向习主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说实话,世界上的书实在太多了,读也读不完,因此,我们就要有所选择。
有些书,道理太浅显,太流俗:有些书,观点待商榷,有谬误,读了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把人引入歧途,读了比不读还糟。
时间宝贵,我们要读就读好书。而读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读经典。唯有经典,才能让人精神振奋,思想升华,获益无穷。
就中国文学而言,从古典的《诗经》、《楚辞》到《老子》、《庄子》、《道德经》,从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再到近现代的,鲁迅、沈从文、巴金、朱自清,冰心等人的作品,都是公认的经典,值得一读再读。
外国文学方面呢,像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大师的经典作品,则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经典,是前人给我们的最好设定,也是时间替我们作出的最佳选择。
叔本华说:“要仔细地把时间用来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的著作,阅读那些站在人类之巅的人们的著作以及享受着不朽声誉的人们的作品。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开卷有益。人们总是阅读新的作品,而不阅读流芳百世的杰作,作家们把笔触局限在他们那个时代一些流行观念的狭小范围里,我们的时代在这个泥坑里陷得越来越深了。”
的确,只有多读经得起时间考验与推敲的好书,才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正如习主席所认为的,多读书,读好书,人才会成长,人格才会提升,人生才有价值。
7月18日,诚品书店的创办人吴清友先生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终年67岁。
想来,吴先生就是位一直激励着国人多读书,读好书的不懈践行者。
在讲到创办诚品的初衷时,吴先生曾说:
“我相信善,生命的真正所得是付出,就如大地的滋养是珍贵的、果实的奉献是甜美的;我也相信爱,生命的本质是爱,爱是人类生命之中积极主动的正向力量;我相信美,心诚最美,每个生命与存在的事物皆拥有它们独特的美丽;我更相信,人间因有大爱,天下才有大美,如哲人所言,如果我们都能疼惜脚下的风土,这个世界就没有文化贫瘠与心灵荒芜之处。”
多年来,诚品把无数凝聚着真善美的好书奉献给了读者,也把真善美的追求,根植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让读者深知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读好书,做好人。
吴清友先生39岁时创办诚品,一度连续亏损15年,但他始终置个人利益于度外,坚持以一颗奉献和博爱的心,为读者点灯、引路,实在难能可贵。
这些年来,他一直坚守着“人,是诚品的终极关怀”的经营理念,引导读者读好书,做好人,此番良苦用心,更让人肃然起敬。
如今,虽然先生走了,但他的心愿已经达成,他的人生价值已经实现。
诚品现已从台湾走向香港及大陆,成为华人世界著名的文创品牌,更成为了众多读者的心灵港湾与精神家园。
感谢先生!致敬先生!祝您一路好走!
今年春节,去苏州旅行时,我因没能去逛逛诚品书店,一直引为遗憾。
如果有机会再去苏州的话,我一定第一站就去诚品,去瞻仰先生,感受那书香墨韵中爱与美的流动,更体悟他那“读好书,做好人”的谆谆教诲!
读原创,弘扬正能量,请关注上方蓝字“法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