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秋,一部不容错过的好电影

2017-08-13 闲云 法之剑

《步履不停》是继《海街日记》后,我观看的第二部由是枝裕和执导的电影。

 

相比《海街日记》,我以为,《步履不停》在时间维度上更宽广,表达细节也更充分。

 

该片同样是一部有关家庭伦理的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次子回到老家与年老的双亲团聚的故事。

 


这个家庭的家长横山恭平是个医生,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牵挂着诊所的事务。十五年前,继承他衣钵的长子纯平为了救助落海的孩子而英年早逝,今天是他的忌日。因此,二儿子良多带着新婚妻子由香里和继子小敦回到了横滨的老家。

 

良多没有选择继承父业,执意去东京做了一名绘画修复师,但目前正在失业。所以,这次难得的家庭聚会一开始并不融洽,显得尴尬又微妙。父亲由于良多不愿意继承自己的小诊所而对他耿耿于怀,母亲也对他新娶的寡妇和目前的生活充满了疑问与担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良多在多年以后,仍然从悲欢不形于色的父母身上感受到了他们痛失爱子的深刻悲伤与直面死亡的痛苦挣扎……


影片以清新纯净的视角,温暖质朴的画面,细腻委婉的情感,展现日常琐碎的生活,并从中挖掘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蕴藉的精神世界。


都说,从是枝裕和的电影里能看到小津安二郎的影子。的确,他秉承了传统日本电影内在的隐忍和矜持,跟小津安二郎一样,在看来平实、朴素而温馨的故事中,潜藏着对人生的感叹和对死亡的感伤。

 

在日本文化中,生死观是核心部分的内容。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是枝裕和是很难得的一位导演,他能用沉静如水的镜头去诠释温润如水的生活以及残阳似血的死亡。

 

似乎,是枝裕和的每一部戏都在讨论生与死,而且都是以死来描述生的状态——死,让生变得温暖而平静。

 


《步履不停》亦然,电影从一开始就迅速地把死的话题带入场景,让每一个人都在围绕着死这个话题来展现自己生的状态。

 

而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无论艰辛还是困顿,家与爱才是最终的主题。

 

生在生活中动容,爱在亲情里升华。生之无奈,令人悲伤唏嘘;家之聚散,叫人心酸感慨;爱之醇厚,又让人温暖若朝阳。时光匆匆,步履不停,亲情宝贵,真爱永恒。


无疑,是枝裕和是一个珍视亲情,又能直视生死的人,他要对父母以及世界怀有怎样的爱心和眷恋,才能拍出如此真挚感人的电影呵。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时光匆匆,步履不停,年华易老,双亲不待。做儿女的我们,只有在经历沧桑与遗憾后,才会懂得:亲情才应是最深的眷恋。

 

希腊电影教父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曾这样评价电影:“电影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它给人做伴,让我们的生活稍微好一点,那就是好电影、好诗的作用。它不能改变世界,人才能改变世界。”

 


无疑,《步履不停》是一部好电影,它让人懂得了亲情与生命同样可贵、美好,不可替代。

 

“三年后,爸爸死了。我没有和他看过一场足球赛。妈妈一直和爸爸吵架,直到他死去。但是她很快就随着他去了。我从没有开车载过她。”影片结尾处,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良多通过画外音表达了自己那份“总是慢一拍”的遗憾,就像他在回东京的巴士上,才想起了妈妈询问他的那个相扑手的名字。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往往,我们只知道沉湎于自己的小家,执着于自己的生活、理想与工作,经年累月地奔波忙碌,而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报答父母的那份养育之恩,忘了生命不堪一击的脆弱。

 

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说,尽孝要趁早。这个道理,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当父母健在的时候,可以补救;当父母离开的时候,却已无法弥补。

 

如果父母忽然间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的将是永远的遗憾和永无偿还的愧疚。

而事实上,在生活中,常常都是父母翘首以盼,而儿女却步履不停……有人说,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我已经长大,您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您仍然健康。其实,尽孝在眼前,陪伴在跟前,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时光不停留,人生亦如步履。无论是快一步还是慢一拍,都是现实本真的生活。于是,是快是慢,是曲是直,人都要坚定、从容、无悔地走下去,充满希望地走下去……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多次出现了紫薇花的特写,那摇曳在夏日微风中的花朵,亲切、俏丽而温馨。查了下百度,紫薇花的花语是深沉的爱和祝福好运。

 

生命会消逝,但生活在继续,带着亲人的爱与祝福,我们要且行且珍惜。

 

匆匆,别太匆匆!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让我们停一停奔忙的步履,看一看紫薇花开吧。



 

读热点影评,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