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东坡,究竟谁好吃?
日前,在网络上得知,《舌尖上的中国Ⅲ》已录制完成,即将在央视播出。
据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透露,《舌尖Ⅲ》把中国美食置身在了全世界的框架下,通过与国外食物的比对,探寻中国美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与演变,并努力挖掘中国美食诞生的历史,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层基因。
相信《舌尖上的中国Ⅲ》一经播出,又将大火一把。因为国人对于“吃”,实在是太感兴趣了。
“民以食为天”、“吃饭皇帝大”、“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这些都是了国人常挂在嘴边的话,这说明了在中国,对吃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它的一切,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吃”的文化。
佛家说六道轮回,把众生分为天、人、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道。如果我们相信这样的话,那么,中国人是否都是从“饿鬼”投胎而来的呢?这是戏谑。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更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吃文化”。在我国,人生在世的“衣食住行”四件事中,吃一直是最最重要的。
平头百姓讲究吃,大家都心知肚明。据说,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大家也讲究吃,如李白、苏东坡、李渔、袁枚、曹雪芹,等等,不胜枚举。苏东坡还发明了著名的杭州美食“东坡肉”。李渔和袁枚,都留下了制作美食的精美菜谱,把吃写得精彩纷呈,且诗情画意。
还有一些人在成名之前,历经坎坷,如白居易少年时生活困苦,一边发愤读书,一边以粥糊口,那时的他,当然不能考究吃的质量了。但是后来,白居易登上诗坛,意气风发,生活也大为改观。他担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的青山绿水间,曾写下了不少吟咏佳肴美食的诗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其中的一首。
苏东坡呢,则是公认的美食家,他在那首著名的《惠州一绝》中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还有范仲淹,他在《江上渔者》中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凭借这首诗,鲈鱼这个产自长江的美味,从此就名扬四海了。
谈到吃,自然就要谈到饮酒。在这方面,几乎中国所有的文人骚客都是行家。陶渊明、曹操、李白、杜甫都是天生海量。
陶渊明吃酒赛如神仙,“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则饥极而饱食,在酒精中送命。“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李白更是一生与酒结缘,以酒为诗、为乐。“鸬鹚酌,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看,与酒肉相伴的人生,虽快意,也辛酸。
当然,也有不少大作家因生活潦倒,一生为吃发愁的。蒲松龄、吴承恩、吴敬梓他们到晚年的时候,都异常窘困,几近三餐不继的地步。但物质生活的贫乏,却成就了他们文学创伤的辉煌,这大概就是所谓“饥馑知愤发,饱食而无为”吧。
由此可见,吃得太差,叫人伤心;吃得太好,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国人一向推崇“民以食为天”,的确,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
人生在世,首先得吃饱,至于吃好吃丑,就另当别论了。因为物质需求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人为了吃而急于做官,有的人为了吃而急于发财,也有的人为了吃,成了社会的蛀虫,历史的罪人,你看,有不少贪官污吏正是从沉迷于酒色开始的。
如今,有些政府官员也喜欢吃,但在反腐、“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可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吃得不清不爽,不明不白,最后吃出大纰漏来哦!
读原创美文,请点击最上方蓝字“法之剑”或扫以下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