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呼兰河的落日吗?
昨天,1月22日,是作家萧红的逝世纪念日。谨以此文纪念萧红。
一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一只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我看《呼兰河传》,看到这里,便停了下来发呆。
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究竟想说些什么?好像什么也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这样恬淡温和的语调,仿佛关于呼兰河的一切,已如过眼云烟,回首间,风清云淡。但一句“这一些不能想象了”,怎么又带着一丝感伤?为什么这些就不能想象了?因为时光荏苒,她无法回头,只能负重前行……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的香港,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也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贫病交加,陷入了极度困惑和迷茫中,于是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企图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唤回一缕精神上的慰藉。
二
呼兰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流经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号称“满洲粮仓”。
1911年,萧红就出生在呼兰河边的一个地主家庭。她的父亲张廷举,是一位专横冷酷的封建官吏。她是家中的长女。9岁时,母亲病故。同年,父亲续娶,继母对萧红姐弟较冷漠,父亲则更为无情。
年幼时,萧红一直和祖父生活,无忧无虑,快乐自由。祖父给了她值得一生珍藏的亲情与温暖,以及珍贵的文学启蒙,而《呼兰河传》正是她对那段生活的记录。
上小学期间,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汪廷兰之子汪恩甲。小学毕业后,因父亲逼婚,她没能继续上中学,只好辍学在家。但经过她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让她去哈尔滨读中学。
中学时,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开始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经典,尤受鲁迅、茅盾等作品的影响。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这个世界上她最亲的人,是她心中温暖的牵挂。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了留恋。1930年秋,初中毕业的她,不顾家庭反对,去了北平的女师附中读书。
1931年初,萧红因放寒假返回呼兰河,遭父亲软禁。同年2月底,萧红再次去了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了北平。但后来,汪恩甲却迫于家庭压力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异常落寞的萧红,随家人搬到阿城县居住,与外界隔绝。
1931年秋,萧红再度逃离家庭,来到哈尔滨。一个月后,走投无路的她,与汪恩甲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汪恩甲却因没钱交给旅费,弃她而去。
困于旅馆的萧红,处境艰难,只能给报社投稿,并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后来,裴馨园多次派萧军给萧红送书刊,两人日久生情,互相爱慕。
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由于萧红拖欠旅资,旅馆不准她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把她救了出来。不久,她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送人后夭折。出院后,她与萧军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萧红、萧军(“小小红军”)有了自己的家。
三
1934年,萧红与萧军一起到了上海,有幸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了长篇小说《生死场》,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了后记。《生死场》对呼唤民族意识,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同时,小说传达出的那种炽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使萧红一举成名。
在此期间,鲁迅和许广平不仅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萧红感受到了亲人般温暖,也初次体会到了父爱的温馨。但好景不长,萧红和萧军由于个性冲突,俩人感情出现了裂痕。萧红情绪低落,身体衰弱,并直接影响了写作。
1936年夏,为求解脱,缓解矛盾,她忍痛只身离开上海,东渡日本养病。在日本,萧红度了一段过着寂寞、苦闷的日子。
1936年秋,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悲痛不已,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寄托对导师的深切怀念。1937年初,她回到上海,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一起去万国公墓拜谒了“心中的父亲”鲁迅先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萧红、萧军迫于无奈,与上海的一些文化人撤往武汉。在那里,结识了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1938年初,萧红、萧军、艾青、端木蕻良等人应邀,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不久,萧红和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了西安。萧军后经延安也来到西安。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
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回到武汉并结婚。日军逼近武汉时,端木蕻良去了重庆。萧红独自辗转各地,生下一子,孩子再次夭亡。
1940年初,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在贫病交迫中,萧红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的春天,萧红查出患有严重的肺结核。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没有得到良好治疗的萧红病情加重,后又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无法饮食,奄奄一息。
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1月22日,在战火纷飞中,心力交瘁的“一代才女”萧红,寂寞地离开了人间,享年31岁。
萧红的人生,短暂如流星过眼。虽历经苦难,饱受风雨,最终也没有找到一片温暖、安定的庇荫。也许,呼兰河才是她心中永恒的家园!
四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是刻板单调的,又是清冷寂寞的,但却是萧红人生的起点,心灵的归依。
最终,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小团圆媳妇,死了;有意识地反抗封建传统争取自由生活的萧红,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在斗争的,残酷的大时代里消亡了。
但《呼兰河传》却以其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恬淡轻盈的文笔,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巅峰作品之一。
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写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生动的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虽然,萧红的《呼兰河传》因偏离了左翼文学的政治化轨道,走上了个人性、自我的道路,而招致了不少的批评和非议。但诚如茅盾所说,与她在“情调”、“思想”上的缺失相对应的,是她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这是一种源于作者短促生命和凄美个性的悲剧性的成功,说明了真正的艺术作品在于:生命的投入与付出。有强烈的感情贯注的作品,方能显现出鲜艳夺目的光彩。
五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
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
上个月,我的一位朋友去了呼兰河。后来,给我发来了许多照片。
呼兰河的大片荒原上,全是白的刺目的雪……他跟我说,参观萧红故居的时候,正值黄昏,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他看到了一轮赤红热烈,耀眼夺目的落日。
“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缤纷的呼兰河落日,美得极不真实,让他惊惧于绚烂中的荒凉。
1931年秋,萧红从老家逃跑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但她在文字里却发疯似地重复: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隆冬季节,她故居的院子倒真是荒凉了。院子里,除了雪,只有一尊2米高的汉白玉砌成的雕像。她低沉了头,嘴角微微向下,坚韧而倔强。
其实,她一生都没有走出这片荒凉与寂寞,只是,她从没有承认。
六
有人给她写传记,里面有这样的话:
这个人的手臂里有内伤,伤到了骨骼,那骨骼就是给扁鹊看,也已经变色。但是她倒背着双手。她到门外面去,她说天凉,说风大,说橡树的红色叶子落了满地。她若无其事。她只是不说那双手……
呼兰河的落日,有一种勇敢、顽强,决不妥协的品质,如今极少能见到了。
读原创美文,请点击最上方蓝字“法之剑”或扫以下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