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蜗居》,发现小贝其实是渣男
关于《蜗居》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所以就不赘述了。
有些读者不了解的,可以看下面的简介:女主角海藻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工作,和男友小贝一样,是个普通白领。海藻有个姐姐海萍,已婚有一孩子,孩子寄养在父母家,和丈夫苏淳也在上海工作,租住在一个亭子间。海萍的孩子慢慢大了,海萍要买房要落户要给孩子在上海上学,绞尽脑汁筹钱购房,为了省钱,连方便面都不舍得吃,就吃白水煮面。海藻心疼姐姐,答应借六万块钱给海萍。但海藻也没钱,向小贝借,小贝也不肯。海藻向工作时认识的市长秘书宋思明借钱,之后经历海萍失业、苏淳借高利贷险遭牢狱之灾,宋思明都帮海藻解决。海藻最后成为宋思明的情妇,在宋思明违法犯罪案发之后,海藻被宋思明妻子殴打失去生育能力一个人黯然出国。
在这部小说中,其实小贝真的算是渣男。这个“渣”,不是传统意义上拈花惹草四处留情出轨的渣,而是“子非良人”的渣。
从表面上看,小贝是受害者,因为海藻背叛了他,和有权有势的宋思明在一起,小贝是在爱情里面受伤害的一方。小贝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大家就会明白,其实小贝是真的算不上佳婿良人,甚至在某些角度,可说得上是“渣”。
小贝和海藻是一对小情侣,两人上班的地方是同一栋大厦,认识相恋,俩人一起租房子,上班下班,压压马路吃吃路边麻辣烫,工余时间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小贝和海藻两人都乐在其中,都感觉非常幸福,但是这种牵牵手的风花雪月其实是不会长久的。
小贝没有想过他和海藻的未来是什么?或者说他没有为两人的未来切实地付诸于行动,比如提升学历、比如考各种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如果海藻一直和小贝在一起,再过几年,海藻就是另一个海萍,为了一套立足城市的房子省吃俭用,孩子不敢接出来带在身边,一周都吃白水挂面。
小贝的“渣”还体现在他的自私,在海藻的姐姐海萍以摊牌式方式向海藻借款(这种做法真的很自私)筹款购房时,海藻向小贝求助,海藻明确表明是海藻自己借他的钱,以后会还的,小贝都不肯。小说里面是这么写得——“看着小贝陌生的脸,想着姐姐说过的话,海藻失望的跑出了家门,却被小贝拦了回来,想想看自己在这个城市跟姐姐一样是无处可去,海藻无奈走了回去”。——海萍自私,但小贝无疑也是自私的。海苹自私,但是若干年后,来问这个问题的将会是海藻本人,小贝又将如何自处?——女孩总比男孩成熟得早,“借钱事件”,使海藻已隐约看到自己“无处可去”的未来,而小贝还觉得这“仅仅“是海藻的姐姐海萍的问题。
有人说,海藻可以和小贝一起奋斗,一起打拼,这才是真爱。是,海藻依靠宋思明,取得她想要的一切,这确实是不道德,我们也不提倡。但是从小贝方面而言,不能就此掩盖他不是海藻合适配偶人选的事实。社会规则就像游戏过关,在规定的时间不过关,那就出局,现实就是这么残忍。小贝当然有一天他也会成熟,但是,这个成熟的时间周期太长,海藻可能已经年老色衰,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下堂妻。
所以,不要抱怨未来的丈母娘心狠眼毒,要求未来的女婿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娶自己的女儿,没办法,现实情况如此。甚至,可能其中大部分的丈母娘在年轻时就曾经吃过“有情饮水饱”的亏,她们自然不会容许“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
不管是海藻也好,小贝也好,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人始终是需要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房子,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的,这个独立空间,当然越大越好,最好是市中心四百多平的大房子——不管是来自配偶一方较优越的经济条件还是自己独立能力获取。所以,不要指责大城市剩女眼光高,不是她们眼光高,是她们中的大部分,成长太快,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思想层面,相仿年纪的很多男性跟不上她们的步伐,被过滤掉了。所以,小贝和海藻,就算没有宋思明的出现,海藻也注定只是小贝的过客。海藻会觉醒,知道日子不能这么过下去,没遇到宋思明,也会遇到张思明、王思明,或是自身的强大成长,从小贝身边离开。小贝的现状,注定他们没有可能幸福地携手走完一辈子。
《蜗居》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主旋律作品,海藻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那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话题了),但是她真的没必要羡慕小贝的新女友——如果小贝不尽快成长,那他和新女友的爱情也不会长久,也只是一时的。
所以,作为笔者,其实是很不赞同大学生谈恋爱的。作为男孩子,哪怕是富二代官二代,谈恋爱花的钱也是父母的吧,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更不应该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来花前月下了;作为女孩子,谈有底线的恋爱就更是必要(道理大家都懂,不必说得太明),如果可以,最好是不要谈恋爱。谈,也要有底线的谈,非常有底线的谈,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和男票去外面租房、开房之类,那绝对是傻透了。王尔德还是谁说的,恋爱总是让我们分散在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在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黄金时期,充实自己绝对是没错的。
可能会有读者不服气,认为笔者言论太过片面。当然,事无绝对,也有极少数校园情侣修成正果,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但是,前提是,双方都必须是有明确目标、思想积极成熟、知道自己定位在那里的情侣。而且,这种成功案例是微之又微,没有说服力。——此外,在这其中,不排除有相当部分是双方毕业工作、走向社会之后才以情侣关系走到一起的,此时的心智和在校时的心智那是天壤之别。
不信,请看看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那些幸福的家庭,有多少夫妻是校园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