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选择刘少奇,后不后悔?
文|茉莉
周五晚,《共产党人刘少奇》播完了最后一集。
最终,该剧结束在了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上,结束在了刘少奇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新中国的美好眺望中,从而机智地回避了刘少奇饱含坎坷又充满争议的后半生。
不过,撇开刘少奇在建国后的那些争议不谈,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刘少奇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诚然,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建立了卓著的功勋,理应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我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当年,才色俱佳的大家闺秀王光美,才会毅然决然地追随他吧?
王光美,1921年9月出生于北京。其父王槐青,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在段祺瑞政府担任农商部工商司长,并出席过巴黎和会。其母董洁如,出身在天津富商家庭,曾就读于北洋女子师范大学。
在家中,王光美排行第七,前六位都是哥哥,后四位都是妹妹。十一位王家兄妹,有半数以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投身了革命。
据说,作为家中长女,王光美最受父母的宠爱。但这个被宠爱的公主,并没有被宠坏,反而格外的良善和上进。
中小学时,她的数理科特别强,被誉为“数学三王”之一,当时在荷兰的图书馆里有王光美的学习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
后来,她从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毕业。接着,又获得了辅仁大学理科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物理界的人公认,如果王光美当年选择去美国读博士的话,她极有可能是杨振宁或李政道的学姐。
然而,王光美却作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1946年春节期间,正打算到美国留学读博士的王光美,被中共地下党组织邀请,到北平军调部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何谓军调部?就是为实施停战协定,调停国共两党军事冲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及美国三方共同成立的一个协调机构。
可惜不久后,蒋介石悍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导致内战爆发,军调处只能解散。
此时的王光美,该何去何从?
1946年11月1日,王光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匆匆告别父母,登上了一架飞往延安的小型军用飞机。也正是这个义无反顾的选择,改变了她以后的人生轨迹。
她第一次见到刘少奇是在延安杨家岭的欢迎舞会上。周恩来向刘少奇正式介绍了王光美,随后,王光美便邀请刘少奇跳了一支舞,同时,她还请刘少奇多多指导和帮助她这些刚到解放区的青年。
渐渐地,在日常的工作交往中,刘少奇被王光美的聪慧和上进所吸引,而王光美也为刘少奇的睿智和勤勉而折服。
只是,因为刘少奇是我党重要的领导人,还因为23岁的年龄差,两个人一直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后来,王光美的四哥王光杰到西柏坡汇报工作,专程来见王光美。王光杰打算邀请王光美到华北广播电台,一起攻关天线方面的技术障碍。而此时,王光美才终于下定了决心,说自己爱上了刘少奇,并即将嫁给他。
王光美这一次勇敢又坚定的抉择,不仅跨越了年龄和身份的差距,也完成了她从一个资产阶级小姐到共产党人的蜕变。
接下来,1948年8月,刘少奇和王光美便在河北西柏坡举行了婚礼。
婚后,王光美选择了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在生活上,她是刘少奇的好伴侣;在工作中,她是刘少奇的好助手;在9个孩子心目中,她更是公正慈爱的好妈妈。很多年里,她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和大度,将刘少奇一家打造成了中南海众人皆知的幸福家庭。
不幸的是,王光美和刘少奇一起在文革中遭受了“四人帮” 批斗和迫害,并于1967年7月起在秦城监狱入狱长达十二年。直至1978年底,才获释。
而此时,丈夫刘少奇已不幸离世近10年。当年,在他们生死诀别的最后时刻,她始终紧紧地拉住丈夫的手。
出狱后,对于在“文革”中遭受的伤痛与冤屈,她没有选择怨恨,而是以博大的胸怀选择了宽容。在她家的客厅正墙上,一直都悬挂着那幅1962年毛泽东登门看望刘家时的合影。
在人生的暮年,王光美则是把精力投入到了社会公益事业中。1995年,她亲自担任组委会主任,致力于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正式启动。在她的努力下,该工程救助了无数的贫困母亲,也让无数的家庭获得了温暖和幸福。
2006年10月13日凌晨,85岁的她,在北京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脏衰竭,而结束了她大起大落,又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
现在,我就想,王光美,一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数学公主,理学翘楚,当年放弃了留美读博,而选择了延安,选择了刘少奇,有没有后悔过?
据说,如果她当年按计划去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或芝加哥大学读博,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甚至,还会跟杨振宁或李政道一样,获得诺贝尔奖。
而从众人仰慕的第一夫人,变成了文革中一号悲剧女主角,身陷囹圄十二年,她真的就没有一丝后悔?
我以为,嫁给了具有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刘少奇,实现了当初的信仰和毕生的追求,她无怨无悔!
读原创美文,请点击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小编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