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二岁的男孩,为什么要控告自己的父母?
文|闲云
昨天,去看了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何以为家》。
该片由黎巴嫩、法国、美国三国联合制作,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黎巴嫩的12岁男孩赞恩,起诉控告亲生父母的故事。
他为什么要控告自己的父母呢?原因是:父母对他没有尽到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作为叙利亚难民,赞恩和父母以及众多的兄弟姐妹,生活在黎巴嫩的贫民窟里。虽然只有12岁,但他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家,他被迫整天为杂货店送货。而父母为了房租,竟然把赞恩只有11岁的妹妹萨哈卖给了觊觎已久的房东,也就是杂货店主。萨哈的被迫出嫁,让赞恩心灰意冷,愤而离家。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赞恩遇到了一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哈瑞,她是一位未婚妈妈,和儿子住在一间用塑料布和碎石头搭成的简易棚里。因为没有身份证,哈瑞只能以黑户的身份,偷偷给别人打工,当时,她正在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件。
善良的哈瑞,收留了无家可归的赞恩,但作为交换,她要赞恩帮她照料儿子。只是好景不长,哈瑞后来因黑户身份暴露而被捕入狱,而赞恩只能独自带着男婴挣扎求生。没过多久,他们又被房东赶了出来,赞恩只好把男婴放在铁盆里,拖着他到处流浪……在穷途陌路之时,赞恩想到了偷渡出国,但偷渡也要有身份证件,因此,他决定回家去取。
回到家里,他才得知,妹妹萨哈因为被迫怀孕,大量出血已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悲愤间,赞恩拿起了一把刀直奔杂货店,他要为妹妹报仇!
赞恩被关进了监狱。接着,他在律师的支持下,向法官状告他的父母,因为他们在无力养育子女的状况下,依然不停地生育,而生下来后,又不能给子女提供丝毫的保护和安全感。他最后希望,法官能阻止他的母亲继续生育……
《何以为家》是黎巴嫩女导演纳迪·拉巴基的最新力作。影片以12岁男孩赞恩所遭受的种种磨难来展开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丰富的戏剧元素,构思很棒。虽然,故事的结尾有点煽情,甚至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当赞恩站在法庭上控诉自己的父母时,我感觉,还是有种直击心灵的力量。
据说,小男主人公赞恩的扮演者,本身就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他此番本色出演,可以说表现得非常出色和出彩。我以为,正是本色演员们的杰出表演点亮了这部电影!
从表面上看,《何以为家》反映的是战争阴云下,黎巴嫩人民糟糕窘迫的生活状况,特别是那些难民儿童的不幸境遇。11岁的小女孩就被迫结婚或被卖,还有更多的儿童有着被强暴、被虐待的经历。而这种黑暗现状,如可怕的细菌,还在不断衍生、漫延……就像那个曾跟赞恩相依为命的男婴,十年后,他又将是另一个赞恩,在苦难深重的人世间,四面楚歌,生死难卜?影片带给观众的不仅是震撼,还有冲击!
而事实上,该片主要是想抨击一种错误的生育观。生而不养,何以为家?生而不育,何以为父母?如果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只是为了遗弃、虐待、辱骂,那么,为什么要让我们来到这个人世?如果父母没有办法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那么,就请不要选择做父母!
人为什么生育?不是因为传统观念,也不是因为世俗眼光,更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母鸡下蛋,既然选择了为人父母,就要对子女负担起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极端一点地说,凡是不能好好照顾子女的父母,都不应该随随便便生育!
不过,讲到照顾子女,话又说回来了。照顾太少,像赞恩父母那样,对子女是不负责任,是伤害,而照顾太多,像一些中国父母那样,无微不至,事无巨细,并把自己的意志和行为统统强加给子女,也不是好事,残忍杀害母亲并逃逸的北大才子吴谢宇,就是例子。
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的爸爸曾对女儿抱歉地说到:“德善啊,爸爸来到这个世上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当得不好也请你多担待啊。”的确,为人父母,真的需要努力学习和不断改进呵。
什么才是对子女最好的爱,最好的教育?阳光和煦的指引,润物无声的关怀,还有适可而止的放手。
有些遗憾的是,电影《何以为家》最终被美国的制片人狭隘地打造成了一个体的卖惨故事,而故意忽略了一切苦难的根源。是谁造成了那么多的叙利亚难民?是谁带给了他们那么多的苦痛?美国,才是所有苦痛的发源地,战争的发起人,灾难的制造者!
什么是他们一贯的难民政策?隔离、封锁、遣返……而现在,他们竟然还要从自己的视角,妖魔化那些无家可归的叙利亚难民,真的叫人失望且不屑。
我想,赞恩呵,其实你选错了控告的对象!
读最新影评,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小编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