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节快到了,你最该吃些啥?

法之剑 2022-1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叶语天下 Author 叶语天下

中国恐怕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了。

 

因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吃在中国。而且,国人见面最常用的一句寒暄便是:“吃过了吗?”虽然只是客套话,却也足见“吃”在中国人意识里的重要性。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惨淡不堪,唯有中国的餐饮业大放异彩,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时至今日,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中国的饮食,真正是“食”遍天下了。

 

中国人的吃,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我们每个重要的节日都与食物有关。除夕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立春的春饼,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棕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腊八节的腊八粥……春节就更不用说了,每家每户都是“满汉全席”,仿佛美食已然成了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似乎也说明了饮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节日里,美食永远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而且,中国人的吃,向来占据着“阳春白雪”的地位。陆游曾有诗云:“梅青巧配吴盐白,笋美偏宜蜀豉香。素月对银汉,红螺斟玉醪。染丹梨半颊,斫雪蟹双螯。黄甲如盘大,红丁似蜜甜”。可见,古人在“吃文化”上的造诣绝不亚于今人。

 

而且,中国人的吃,向来是符合圣贤之道的,圣贤书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民以食为天”?

 

可以说,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饮食之道便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食经一向都是与哲学相提并论的。伊尹便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人世间就似做菜的厨房,而统治哲学则好比令人垂涎的食谱。老子更有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孔子则在齐闻韶,有“三月不知肉味”之说,说明了食之道在中国的“一以贯之”。

 

引经据典说了这么多,其实只为自己的“好吃”做铺垫。作为国人之一分子,我对老祖宗的哲学向来心领神会,绝对明白中国人“食为天”哲学的实在。

 

过年去厦门去旅游,听当地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饭皇帝大。起初不是太懂,后来听当地人介绍,“吃饭皇帝大”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这件事的重要性胜过皇帝,因为从前农村里干农活需要体力,体力的来源来自补充食物,因此,把吃饭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即使是皇帝的圣旨到了,也要等吃过饭了再接。

 

原来,其中的涵义与我们“食为天”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吃饭皇帝大,好像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幻,什么圣诞节的火树银花,复活节的彩蛋兔子,万圣节的南瓜灯笼,都比不上一只新鲜出锅的盐水鹅,那么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日前,听朋友说,美食街上有一家做“鸭血粉丝”的小店,做法正宗,味道地道。于是,在一个周末的的晚上,我们相约一起去光顾。去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是:人满为患。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有了空位。吃的时候,也不轻松,因为身旁不断有人站着等待,而且,他们就在我们跟前,那么眼巴巴地注视着,期待着……只等我们早点吃完,好让出位子。于是,我俩只得三口两口,急匆匆地吃完走人。仔细想来,品尝的过程,全无乐趣。

 

还有,去年的农忙季节,我去附近的农村体验生活。“三夏”大忙,农民们紧张忙碌的状况,是都市人无法想像的,为了分秒必争地抢干农活,特别是吃饭,他们都是在田间地头完成的。每当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家里挑来,大家就会相互吆喝一句:“来呀,吃饱了再干!”然后,大家就或坐或蹲在田头,大口大口地吞饭,那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样子,让人动容,叫人怜惜。农民们吃饭的过程,更是全无享受可言。

 

这就是所谓的“民以食为天”?吃饭只为了干活,干活就为了吃饭。果戈理的《死魂灵》中,有一对地主夫妇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关注的就只有吃饭,他们总是刚刚吃过午饭就在盘算晚饭吃什么,而吃完晚饭躺在床上,他们讨论的又是明天的早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吃饭是他们活着的唯一理由。可见,“食为天”的哲学又何其可悲?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越来越快的节奏,让我们经历的是快餐时代,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三餐以外卖对付了。

 

我的一位朋友说,做饭吃饭对她而言,就像战斗。她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准备早饭,然后去菜场买菜。回来后,立马就要准备婆婆和儿子的中饭。然后,匆匆忙忙赶去单位上班。晚上,下班一回家,就又赶紧投入到晚餐的战斗中,连做带吃,最后,收拾碗筷,打扫厨房,已是九、十点钟,精疲力竭的她,也该休息了。

 

其实,我也不比她好多少,每天也一样要为三餐烦神。还有,中午我们在单位吃那只有30分钟的工作餐,经常让肠胃不太好的我,在囫囵吞食后,消化不良。

 

钱钟书先生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就是音乐和烹调。吃,应该是最和谐的事。所以说,他的这句话,充满着现世的哲学意味。

 

端午节,我打算跟家人一起去附近的“农家乐”潇洒了一回。置青山绿水中,在细嚼慢咽里,于推杯换盏间,真正体会一把“吃”的和谐。

 

“民以食为天”,“吃饭皇帝大”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简单且精辟的,和谐又美妙的,关于吃的哲学。它时时提醒着我们:偶尔,在一箸一饭中,体味人生的单纯之欢,从容之乐,最好!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