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就方方那种工作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贼叉 Author 贼叉
之前米国某位高干说给中国捐了一亿美元,结果被我方打脸:至今未收到。
其实我们官方没收到一亿美元,不代表米国人没把这钱给某些中国“人”——如果按照生物学的分类系统,我们姑且这么叫吧。
前两段内容和后面正文无关,切勿随意联想。
某从部队退伍出来,似浮萍漂泊,四处乞食,只求三餐一宿,别无他愿。毕竟无一技之长,偏偏又心高气傲,高不成低不就,一气之下,只能卖文为生。
不过卖文这事,真的是谈何容易。想想当年左思一篇《三都赋》,搞到洛阳纸贵,实在是好生羡慕。现在要当个挣钱的作家,真的挺难的。
然而还真有一位同行,堪称业内翘楚:敲击最后一个字符的键盘声还在650平方的大别墅里绕梁,作品就被翻译成了英文和德文,即将同步出版,宛若同传。
这种翻译速度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要知道一部文学作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引起国际上的共鸣是很罕见的,往往都是过了多年甚至要身后才出名。甚至在文学圈内有这样一个玩笑:让自己作品出名最好的办法就是挂了。
不过这位写字的高人在很多人心中确实应该。。。
是什么样的文字如此的隽永呢?
是一部日记。
这是一部专门记录新冠疫情期间,发生在武汉以及没有发生在武汉完全是凭个人想(nie)象(zao)的那些事情的作品。作者方方,原湖北省作协主席。
这部作品的已经在亚马逊上开始预售,在美国很多媒体都有报道,火爆程度实在是令人咋舌:
这是德文版:
不得了啊!不愧是作家的头儿啊!那文学造诣必然是不低。比如方主席曾经有一部小说《软埋》,歪曲土改运动,引得两位高官痛批,最后竟毫发未损,这就是文字的力量,高,实在是高。
我们都知道,当年鲁迅先生就是用一支笔在和敌人战斗,胜过百万雄兵。而今方方也是用一支笔,和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战疫的英雄战斗,竭尽腾挪跌宕之能事,硬生生地把武汉描绘成一个人间的炼狱。
并不否认,方方的日记有一部分是事实,可日记当中的谣言就像有理数一样的稠密。危害最大的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而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韦小宝的谎言最难拆穿,原因也在于此。
可以说,方方的武汉日记激起了有良知、有逻辑的中国人的无比愤慨,不过更令人愤慨的是我们竟然拿方方没什么办法。
在疫情期间,方方可以利用特权,送自己的侄女去机场;可以享受着老同学专门抽出来给她的N95口罩;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键盘了解武汉的殡葬情况,在享受着空旷的别墅同时悲天悯人。
随着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宣布把这些日记集结出版,而且短短数日之内,就出了外文的翻译版,效率之高,实在令人咋舌。
只不过方方是个把所有的事情写进日记的人。热心的网友翻看了她的微博,发现了这么一条:
闹了半天,方老太太您原来是写命题作文啊?
至于谁是出题人,那大家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难怪能做到中文版和外文版几乎同步发行,看来每天的稿子都有专人帮着翻译并且进行排版校对,要知道我写一本书从定稿到付梓那是半年都不止啊,都是码字的怎么做人的差距那么大呢?
讲道理,既能享受体制内福利住着650平的大别墅,又能拿着国外的高额稿酬版税,这样的工作,哪位好心人帮我找一份?
(配图与文字无关)
没准,方方日记还能得个诺贝尔文学奖,那我就更“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