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的内圣外王之道

法之剑 2022-1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林爱玥 Author 林爱玥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革命时期斗争的谋略,建设时期领导的艺术,让中国从拿破仑口中的“一头沉睡的东方巨狮”彻底醒来。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会是偶然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同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中国人信奉“内圣外王”,大意就是说只有具有圣人般才德的人,才能对外施行王道,而毛主席显然达到了“内圣外王”的境界。

 

毛主席曾反复强调要阳谋,不要阴谋,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了,因为对“圣人”来说,什么阴谋诡计都是多余的。如果一定有人要将毛主席的阳谋理解为阴谋的话,那只能说此类人的心态或立场出了问题,却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再说了,以周公之大圣大贤,尚有管蔡之流言,因此,那些诋毁毛主席的流言无非就是几只碰壁苍蝇的“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罢了。

 

青少年时期的毛主席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有《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类的国学经典,亦有《史记》、《汉书》之类的史学著作;既有拿破仑、叶卡特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华盛顿等人的人物传记,亦有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约翰·穆勒的《穆勒名学》,赫胥黎的《天演论》等经典著作,可谓涉猎广泛,并总结出了“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的“为学之道”。

 

在读“万卷书”外,毛主席还践行着“行万里路”。年轻时期的毛主席时常呼朋唤友与蔡和森、萧子升等小伙伴到社会上游历,了解社会情况,读“无字书”。

 

毛主席青年时期曾先后支持过“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还曾一度对无政府主义颇感兴趣,然而,在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后,毛主席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成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足以让毛主席拥有一眼就能分辨优劣的能力。

 

能力是需要养成的,毛主席并不例外。长期的社会观察使得毛主席能够充分汲取认识中国的“原材料”,完善的知识储备则使得毛主席能够在将“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基础上更加清楚解决中国问题的钥匙到底在哪里。

 

既然要“改造中国和世界”,就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这就是毛主席的答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既然“诸路皆走不通了”,马克思主义自然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道路、唯一选择、唯一答案。

 

无论做什么事,能力都是前提,但是要做大事,能力之外,智慧同样必不可少。关于智慧,萧华将军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可谓不刊之论,兵少、钱少、武器差、给养差,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神”还有什么可解释毛主席的屡战屡胜?而毛主席的“神迹”早就有迹可循。

 

19171117日,湘鄂桂联军与北军王汝贤、范国章部在湘潭交战。在南北军阀混战,北军败走,南军未到长沙之际,北军溃军王汝贤部在第一师范附近徘徊。毛主席通过将学生组织起来,在警察的帮助下,故布疑阵,从心理上彻底击溃敌人。正所谓攻心为上,年仅24岁的毛主席就已经能够充分利用溃军惊弓之鸟的心态,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全副武装的溃军缴械,这该是怎样非凡的智慧?

 

能力、智慧之外,毛主席还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诗圣杜甫在成都期间生活潦倒,靠着朋友的资助盖了个茅屋,奈何茅屋的质量实在不怎么样,茅屋上的茅草被风一吹就散了,说起来,算是悲催到家了,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不是想着自己怎么样,而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言为心声,与游戏人生的诗仙李白相比,杜甫的诗是何等厚重,难怪会被称为诗圣了。

 

毛主席的境界与杜甫相比毫不逊色。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生活非常困难,特别是1918年在北京期间,曾与蔡和森等八人“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甚至睡觉翻身都要先和两旁的人打声招呼才行,可谓尝尽世间辛酸。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久受贫苦困扰,大多会把钱看得很重,可是,毛主席显然并非如此,否则恐怕很难会将章士钊先生捐赠的两万银元巨款全额用在组织革命活动和帮助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之上。对钱财这种身外之物,毛主席还真是从未放在过心上。

 

更不要说,在“生活奇窘”的情况下,毛主席忙的不是如何挣钱养家,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革命事业上。

 

1936年毛主席同斯诺谈话时说:“到一九二二年五月,湖南党——我那时是书记——已经在矿工、铁路工人、市政职员、印刷工人和政府造币厂工人中组织了二十多个工会。那年冬天,展开了蓬蓬勃勃的劳工运动。”而就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写给舅父母和表兄文运昌的信中,毛主席还感慨“生活奇窘,不足为戚友道也”。

 

虽然作为丈夫,愧对妻子,作为父亲,愧对儿子,可是,毛主席却得到了妻子最大程度上的包容和体谅,因为杨开慧理解她至爱的润之早已把他的全部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这就是毛主席,为了国家,他心甘情愿过着近乎“清教徒”般的生活,为了国家,他毅然决然将长子毛岸英送到战火纷飞的朝鲜……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他总是愿意做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能力、智慧、境界之外,毛主席还有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虽然生活困难,在1921年回韶山春节期间,毛主席还是劝自己的弟弟妹妹走向社会,参加革命,并郑重告诫弟弟妹妹“要舍家为国,舍己为民”,并毅然决定散尽家财——“房子可以让给人家住,田地可以给人家种,我们欠人家的钱一次性还清,人家欠我们的一笔勾销”。

 

按理来说,如果不是为了革命,毛主席是可以过上富足生活的,可是为了革命,却散尽了家财,落得个“生活奇窘”,让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受苦,这种情怀,坦白说,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对于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来说,人到中年,忙忙碌碌无非为妻儿生计奔波而已,想起来真是羞愧万分。

 

能力+智慧+境界+情怀,这大概就是毛主席的“内圣外王”之道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但是,无论未来的道路上有多少荆棘,都无法阻碍中国巨龙的腾飞。挫折可能会让中国痛却绝不会让中国输,因为中国有毛主席、中国有无数毛主席的好学生。

毛岸英上朝鲜战场是为了镀金?用“蒋经国模式”戳破谣言!

见证历史——中国共产党喜获金毛认证提名

他是毛主席的亲弟弟,24岁就是军政委,邓小平晚年曾高度评价他

骂老百姓五毛的被抓了,骂老百姓极左的还远吗】

她是毛岸英与毛岸青共同的岳母,享年100岁,两任丈夫皆著名烈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