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尖退出巴黎协议,柴雾霾团队集体消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猫眼看天下 Author catdiscuss
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
《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要求缔约方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然而,在特朗普上台后,多次称气候变化是“骗局”,他认为协定对美国并没有好处,只能让其他国家受益,因此,退群成瘾的特朗普于去年11月4日宣布退出该协定,一年后的昨日正式退群。
十几年来,中国公知们在网络上鼓吹的美国契约精神,在美国一个个退群后,变成了弃约精神。对此,全网几乎没有任何指责美国无耻行径的声音,似乎舆论都默认了美国人这种泼皮无赖是天经地义的做法。这种双标志的新闻舆论,让人们不禁想起当年那部臭名昭著的《苍穹之下》。
当美国人退出巴黎协定、撕下伪善的面具后,当年全力推动苍穹之下的那班人马,几乎一个都不见发声了,当年暗通曲款把这部片子推到全国公众面前的人某网也不吱声了,那个什么委员潘十亿也不开着大排量汽车跑到高架上拍照片了,美国驻华大使也不天天发PM2.5了!
@点子正:高速公路收费口不准停车是规定不说,不尊重依法执法也不论,你捧着二十五万的飞思相机除了拍照还能测空气吗?你开着5.7排量的丰田suv边排废气边监测吗?你测量自己放屁的废气排放量了吗?测个空气还有跟拍团队,你在表演吗?你的证是装逼证吗?
当年这部穹顶之下,带着美国NGO们的重托与期待,带着扑面而来的兴师问罪,带着西方舆论战的硝烟和暗器,通过人某网在一个双休悄然登陆中国网络,掀起了一场比雾霾更为令人震撼的腥风血雨。
那个长着中国人面孔的前央视记者,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代表着美国对华舆论战的精英团队发言人,一脸正经地将中国的环境与中国的制度不动声色的联系起来。一个资深烟民,烟不离手的高龄产妇,自己开的就是高排量的SUV,是投资拍摄而不是自费拍摄,而投资方与美国情报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仅这些,就能看出这部片子来者不善。
中国的环境确实有问题,这一点不用否认,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但世界上治理环境污染效果最好的却是中国。一些仇视中国的势力,意图通过对环境的所谓揭露批判,最后将矛盾的焦点指向执政党,这才是图穷而匕首现。这部片子,把中国形容成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国家,同时也是对世界环境污染的祸源,这与特朗普指责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的手法何其相似!
这个采访,是牛逼科学家对装逼记者的无情碾压
几年前丁院长面对柴静无知无耻提问,是如何抽丫的→_→
柴:为什么中国不按西方要求做?
丁:这不公平,中国人难道不是人?
柴:科学家甚至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你是科学家怎么能代表国家利益?
丁:我为什么不能代表?我争取的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果中国排放用完,就得一年花一万亿去购买,你愿意吗?!?
柴静盛气凌人的谈话方式,让不少人想起了当年某外媒主编经常说的那段话:你不能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你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问题!你甚至要站在外太空的角度俯视地球分析问题!这样文章立意就会非常高。这段视频,有网友总结成一句话:你跟她谈科学,她谈政治,你谈政治,她谈道德,你谈道德,她谈棉花……始终想拐到自己以为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告诉快饿死的人,何不食肉糜?
丁柴对话,说到底是人均排放权,基本人权的问题。不能你们发达国家搞完了基建就高姿态的说我自己给我自己定标准,26个发达国家11亿人拿走一半的排放量,剩下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50多亿人用另一半的排放量,这就是公平?呼吸还排co2呢,发展中国家的人指标用完就该少喘气儿?何况,二氧化碳排放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对于柴静的这部穹顶之下,一直也有不少人相信她是一个热爱中国、热爱地球环境的正义人士。的确,为了增加说服力,柴静打出亲情牌,拿自己的亲生女儿患上肿瘤说起雾霾,但她却没告诉所有人,她的孩子是在美国生的。跑到美国生完孩子,然后转过身来在大大小小的美国NGO的资助下拍了这么一部片子来训斥中国的雾霾,单纯的环保记者,还是别有用心的国际间谍?这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更令人琢磨不透的是,当美国一年前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时候,却再也没有看到这个热爱地球环境的正义人士出面哪怕评论一个字、一句话了,更别说再拍一部《穹顶之下》了。同样,那个到高架上拍雾霾的所谓委员也不知去哪里了?倒是环保组织350亚洲的融资活动扎克巴卡拉贡(Chuck Baclagon)说了一句大实话: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对许多亚洲国家的不公正,这些国家在过去150年里对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燃烧受益最少。
环境的保护,事关全球、全人类,需要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一起努力减少排放和污染,而绝不是某些政治势力在幕后推波助澜、再以一张华人面庞者站出来,对中国射出温柔一箭。客观来说,当年这部大片在中国上演的最大的效果,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看清了雾霾下的凶险的政治舆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