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超龄农民工离开建筑工地注入更多城市温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谭浩俊 Author 谭浩俊
3月17日,上海浦西。沿着汉口路向东行,几处老建筑正在历经大规模返修,挡板将高耸的吊机和施工设备围在其中。工地外不时有头戴安全帽身穿马甲的农民工经过。《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施工现场已经难寻60岁以上的农民工,甚至超过55岁的都极少。
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也是一种令人欣慰的现象。让超龄农民工继续辛苦、辛劳于建筑工地,确实不是一座充满温度的城市应当具有的品格,也是建筑工地安全工作不应有的现象,更是各地规范建筑工地行为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事实也是,对广大农民工来说,虽然60岁还是一个“年轻”的年龄,绝大多数60多岁的农村人,都会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即便是70岁以上的农村人,也在从事着各种体力劳动。但是,就建筑工地来说,继续使用60岁以上的超龄农民工,确实已经不太合适,也确实会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中,很多都与年龄有关,与60岁以上仍在工地辛劳有关。如江苏省泰州市住建局发布的高坠事故通报中,就有两起事故亡者年龄超过60周岁。
也正因为如此,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出台了规范建筑工地用工年龄的规定。如上海市就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其他一些地方也都有类似规定、类似要求。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定和要求,建筑工地上出现60岁以上农民工的现象越来越少。
现在的问题是,禁止超龄农民工进入建筑工地,是对的,也是为广大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考虑,对他们自己及其家庭负责。关键是,这些没有社会保障的超龄农民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无论从身体条件还是自身需要来看,都还希望在城市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能够继续在城市获得一块能够给自己养老的收入。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客观地讲,在城市就业压力很大、年轻人就业尚且需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才能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让城市再去解决60岁以上超龄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确实不太现实,也没有这样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说,对超龄农民工的问题可以不闻不问。毕竟,他们都为城市做出过积极贡献,当他们面临新的生活压力时,如果城市是有温度的、温情的,就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
对超龄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不需要安排什么“再就业”计划,也不需要给他们专门增设什么新的就业岗位,而是要留下一些充满温馨的政策空间。譬如允许参加家庭装修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郊区农民自建的矮层房的建设、给郊区菜农打工等,从而让他们能够继续留在这个城市,继续享受已经习惯了的城市生活。直到有一天,他们真正想回到家乡去享受晚年生活了,再祝福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
不仅如此,为了让农民工兄弟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对包括建筑工地在内的所有农民工聚集较多的领域或行业,一律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允许超龄农民工继续在城市“就业”,只是权宜之计,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才是最有效、最务实、最温暖的举措。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城乡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不再是过去的城市,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农村,农民进入城市,也不再是《陈奂生上城》,感到
都很新鲜。进城务工的农民,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只是,多数农民工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他们的唯一愿望,就是尽可能地在城市多挣一点,能够为未来的生活增加一些筹码和保障。如果能够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一切的一切,可能就会更加圆满。
不仅是建筑工地,很多领域都有可能对农民工就业提出年龄要求,形成年轻人被抢、超龄者难以继续就业的格局,如此境况下,体现城市温度的社会保障就更要发挥作用,更要给广大农民工一份更好的退休礼物。一个真正有温度的城市,是绝不能让为城市做出了很多贡献的农民工留下一个冰凉的背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