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警察冲进老百姓家把人活活打死?史诗级逆转来了!事态也越来越不妙了!

法之剑 2022-1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水母真探社 Author 水母真探

服下八颗六味地黄丸,又到了一天中最欢乐的时刻。


临睡觉前,和同志们聊聊天吧。



聊唐山聊了那么多天,终于可以换个地方聊聊了。

话说最近开始流行起了一种叫做“实名举报小视频”的模式。

只要你站出来,举着身份证,然后举报某一方,广大网友几乎都会对你百分百的信任:看,这个人都举着身份证实名举报了,那必须就是真的!


比如说上图这位姑娘,不仅拍摄了小视频,还发了微博,指控“人民警察把我父亲给打死了”。


今天,当地警方出了《情况通报》,公布了详细的案件经过。

由于《情况通报》太长,水母先给概括一下:一个男的醉酒骑电动车,撞了别人的轿车还把人给打了。

警方调解过程中,他还辱骂民警。

然后,民警到这个男的家里去取证,结果遭到这个男的辱骂+攻击。

后来,经过反复调解,事故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再后来,这个男的突然发病,送医,死了。

鉴定机构给出的结论,大致意思是:喝酒+情绪激动引发了冠心病。


水母先表个态:对于这份《情况通报》,网友们信与不信,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水母只是想要聊一聊这种全新的举报模式。

老百姓有诉求,诉求有可能合理,有可能不合理,他说的话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泼脏水。

无论真假,只要老百姓有诉求,他就需要有一种诉求的渠道。

这种渠道有可能是去某市公安局门口堵几百个人,也有可能直接拍举报小视频发微博,还有可能打12345,更有可能打110。

有的诉求,合情合理合法,理应解决,但是由于人家老百姓老实,或者不懂得去拍短视频,不懂得趁着热点事件的机会去公安局门口堵着,最后没有解决。

这就叫该解决的没有解决。

有的诉求,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理应不予理睬,但是对方仍旧反复进行诉求,甚至拍短视频搞所谓的实名举报,形成舆情,形成了基层治理的巨大矛盾。

但是由于形成了舆情,就要硬着头皮去解决,或者最起码搞一个大专案组进行调查。

这就叫不该解决的非要去解决。

本来就已经紧张到不能再紧张的警力,今天他拍一个小视频,你成立专案组,明天他去市局门口被媒体报道,于是你再成立一个专案组。

剩下的警力还要去烧烤摊凹造型,还要采访群众“你有没有安全感”。

这讲的是基层民警的苦。

今天老百姓有合理诉求想要解决,去到某个对应的单位,人家回答:实在对不起,我们这里所有的人,三分之一去专案组调查小视频了,三分之一陪着领导去烧烤摊摆造型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还要处理本来应该处理的事情,所以你的事情,我们处理不了——这讲的是老百姓的苦。

不管是该解决的没解决,还是不该解决的非要解决,都会引发群众的不信任,都会降低群众的满意度,都会降低我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口碑。

所以问题来了:面对基层治理的那么多痛点难点,我们该怎么办?

水母是这样认为的:

腐败分子抓,黑恶势力杀——这是解决那些该解决的问题。

诬告陷害的抓,胡乱拍小视频的判——这是解决那些不该解决的问题。

一码归一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不能因为人家已经死了爹,你觉得人家小姑娘很可怜,诬告也就诬告了,放她一码吧。

这就叫不讲原则。

人家可能反过来还会觉得你之所以最后没有抓人家,是因为你心虚,你心里有鬼。

N年前我们的某位老祖先,治理水灾的时候,搞的是有疏有堵,疏堵结合。

而不是搞个大新闻出来,某位局领导亲自带队,每天巡逻大堤,那水就不往外漫了。

更不是全员开着摩托车上街拍个大片儿,再取一个“雷霆风暴”的名字,这水患就被你给吓跑了。

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我说完了,都这么晚了,该睡觉了。

晚安了同志们,祝好梦。
侮辱董存瑞、黑河南?考研名师刘晓艳枉为河南人!
河南暴雨的三个猜想
英雄的河南人
暴雨中的河南
一不小心,河南冲到了文艺战线的最前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