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块链+”在福建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以区块链构建版权产业新生态

网信福建 2022-08-04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发展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重要部署,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牵头启动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行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目前我省已有4家单位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并取得初步进展,其成果将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进一步呈现。作为数字峰会的预热宣传,网信福建从今天起,围绕“‘区块链+’在福建”专题推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展望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技术描画的新蓝图。



2022年3月12日,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首款数字藏品——《天下妈祖》(盲盒)正式上线发行,6000份价值19.9元的数字藏品上线5分钟即售罄。该数字藏品的成功售卖,标志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在“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领域的探索首战告捷。截至7月2日,集团旗下福建新华发行集团、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福建少儿出版社等竞相推出各具特色的数字藏品共11款,均取得不俗成绩。


《天下妈祖》(盲盒)数字藏品


据悉,今年1月

中央网信办等国家16部委

联合开展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

福建有4家单位入选试点

其中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是全国出版集团中唯一入选

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

区块链+版权特色领域试点的单位


  “版权是出版业永续发展的基石,当新风口来临,考验的是出版人对版权资源运用转化的能力。作为传统内容生产经营企业,我们希望以区块链技术赋能版权产业,探索一条全新的版权发展生态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负责试点项目开发运营的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林前汐表示。



区块链技术赋能版权保护


万物皆可“数”化。过去的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数字藏品热潮也席卷而来,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铸造自己的数字藏品。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可溯源、不可篡改、不可复制的特点,如同为数字藏品打上不可篡改的防伪编码,能有效保护著作者及持有者的权益,使得基于这一技术的数字藏品独具吸引力。版权,包含人身权、财产权等各类细分权利,其涵盖内容多,加上海量的作品数量,长期以来管理难度大。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谢振芳说,目前版权领域普遍存在“难以确权、难以固权、难以追溯、难以取证、难以交易”的“五难”问题,区块链技术提供了破解的新路径。他表示,现阶段试点工作主要侧重于图书出版领域及非遗类工艺美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接下来的目标,是将福建省作品自愿登记系统与“区块链+版权”应用平台对接并上链,推动平台和我省作品自愿登记数据库的双向打通,最终实现区块链技术下的全流程版权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同时,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展区块链技术在维权方面的应用。确权,是版权保护的前提。试点探索能否成功,与底层连接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息息相关。为此,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通过与福州百谷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谷王科技”)联合申报,为该项目的实现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作为专业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百谷王科技已在区块链领域累计获得50余项知识产权,其主持设计的“百谷王链”区块链引擎获评省工信厅工业和信息化重点新产品、省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称号。百谷王董事长刘兵介绍说,今后申请人可先在版权服务工作站进行作品登记,上链存证,由工作站进行前置审查,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快速完成确权,形成不可替代的数字藏品,而区块链所具有的“时间戳”功能能够作为作品首次发表时间的佐证和维权的有力依据。在链上,能够清晰查看每件数字作品的详细信息及所有权流转历史,确保了全链条的真实可信,从而实现版权的全流程保护。“85·影像新华”数字藏品宣传海报↑《拇指班长》数字藏品↓
促进两岸版权业融合发展


发行数字藏品只是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果。接下来,在“区块链+版权”应用初步完善的基础上,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将着手构建“立足福建、服务两岸、辐射全国”的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目前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该中心将集版权内容申请、登记、转让交易、交叉授权、溯源取证、固证维权、质押融资等服务为一体,通过一体化通路实现区块链技术体系下的全流程版权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为未来构建全新的版权产业生态、推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林前汐说,目前版权产业普遍存在价值不足的问题,即优质版权未能突显,且无市场化服务配套。“我们计划通过建设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挖掘优质版权价值,探索改造现有产业链。”此前,成功首发的《天下妈祖》数字藏品,就是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倾力打造的优质自有版权。另一方面,福建作为两岸版权融合探索先行先试地区,将利用好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服务两岸融合发展。

关于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林前汐介绍说,除了建设优质版权门类的区块链版权登记系统平台,集团还将依托对台地域优势及优惠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台湾版权融合保护、流通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完善底层区块链功能性、安全性的前提下推出数字藏品产品的转让、限额发售等内容版权业务。最终,依托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实现从生产端到需求端的版权直供,以创新的商业模式提升版权价值,推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数字版权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还推动了本土非遗文化保护,开拓了非遗领域版权保护的新路径

7月2日,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海峡书局发布《福州金鱼》数字藏品,4000件藏品一抢而空。福州是“中国金鱼之都”,作为对非遗文化专题出版有着丰富经验、丰硕成果的出版集团,“海峡”在非遗IP储备方面无疑具有先天优势,而百谷王科技则具备了技术和经验优势。

《福州金鱼》数字藏品

2021年9月20日,百谷王数字艺术平台正式上线,首发作品为浦城剪纸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的《百年荣光》系列数字剪纸作品,上线当天销售额破万,15576份商品全部售罄。迄今,该平台已发布上百件福建地区的非遗传承保护艺术品,如畲族银雕、福州寿山石雕、松溪版画、建盏、漆艺、木雕等,通过在链上的开放呈现促成商业合作与价值实现,累计向非遗传承人分润过百万。刘兵介绍说,平台以“传承人戳”“技艺鉴定戳”“微观纹理”等创新技术对数字艺术品溯源、确权,能有效解决“假冒伪劣”“传承无序”等痛点问题。接下来,将逐步构建全省数字非遗地图,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福建非遗领域版权保护。

利用微观纹理拍摄技术结合3D制作推出的福建漆画大师数字藏品,开售后仅2分钟售罄

不仅是非遗产品,在动漫游戏、文创等领域的数字版权保护,也在全面铺开。

数字峰会前夕,福州西湖线下体验点,百谷王科技以裸眼3D设备展示“数娃”数字藏品,游客扫码即可免费领取“数娃”,文创类数字藏品又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

以裸眼3D设备展示“数娃”数字藏品

新技术带来新的产业革命。林前汐认为,“区块链+版权”应用将带来出版业的变革,未来出版业将更加重视版权的价值属性、特别是自有版权的建设;另一方面,由此生发的新产品、新业态,也为著作权法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将促进数字版权法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未来,区块链这一新技术所搅动的,恐怕不仅仅是一汪小小的出版池塘。”



出品:网信福建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任秋霜审核:黄凌、张小菁  



推荐阅读

习近平为何说“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纳入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第五届数字峰会分论坛亮点抢先看!附日程安排表

从七组数据看数字中国发展“成绩单”!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