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道】Richard Rogers+张轲+K. Michael Hays隔空对话:建筑学的社会性
本期话题:建筑学的社会性
专栏作者:何雅楠
专栏编辑:谢嫒雯
导 读
建筑学的社会性和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一直是充斥在建筑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建筑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发生着深深的联系,但有时又被赋予了过于沉重的社会使命;建筑希望通过自主的独立美表达自己,但脱离了社会关系却又无法独善其身。下面是两位哈佛学生对K.Michael Hays、Richard Rogers、张轲的采访与剖析,通过隔空对话的形式,探讨着建筑学本身具不具有社会性,建筑师需不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设计要不要意图驱动社会改变。
专 栏 作 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09xld08v&width=500&height=375&auto=0
4分钟短视频,总结了4句话
Architecture is all about social issues.
建筑学需时时考量其社会属性。
Social issue is not enough.
对其社会属性的考量又并不足够。
Design is the tool.
设计是产生变革的工具。
Architecture is related to all and needs all.
建筑学关乎一切并依赖于合作。
这不是Michael Hays、Richard Rogers和张轲说出的,但是我和Ethan想让人听到的。这段拼贴采访源于我在Harvard GSD(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一门课程,题为An Unsentimental Look at Architecture and Social Craft(建筑与社会实践的非感性研究)。主讲人John意图利用隔空对话的形式,客观地通过建筑及相关行业从业者之口,构建学生对这一议题的理解。我(MDes’19)与Ethan Levine(MArch ’17)两人成组,题目确定为“Architectue, Architects, Design +Changing the World”, 确定采访对象定为Richard Rogers,张轲,K.Michael Hays三人,分别代表学者与实践者,西方与东方,民主与集权,美国、欧洲与中国。4分钟足够给出简单直白的观点,但绝不够涵盖这几个月来的研究和几小时采访涉及的内容本身,所以有了下面的延伸和反思。
Richard Rogers 理查德 · 罗杰斯
2007年获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代表作品包括蓬皮杜中心,劳合社,波尔多法院,威尔士国民议会大楼,千禧巨蛋体育场,兰特荷大厦,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新航站楼,及伦敦希索罗机场新航站楼等。曾受欧洲多地政府委托为伦敦及巴塞罗那等欧洲城市规划提供咨询。1997年他受英国副首相之邀成立英国城市工作组(Urban Task Force)来研究英国城市复兴问题。
“建筑学,永远关乎人道主义,关乎社会责任感,或者就像我常说的,永远关乎政治。”
建筑师的人道主义是一把双刃剑。2016年普利兹克奖颁发给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这件事引起了建筑学界内不小的争议和讨论。2015年夏天当他被任命为2016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时,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就已表达过相关质疑。他担心双年展又会沦为左派鼓吹政治正确的宣传工具,只关注为穷人造房子的道德意义而忽略建筑学本质的探索及创新。事实上帕特里克·舒马赫的担心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GSD在2016年秋季学期的第一个主题展览是李翔宁作为策展人的中国当代建筑展,主题是“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在开幕之后的座谈会上,有同学问到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获奖的争议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李翔宁回应, “建筑是一个基于实践的行业。建筑师的实践技能要比社会责任感重要得多。如果你真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别当建筑师了,去当个人道主义者吧。”
Towards a Critical Pragmatism: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
“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展览主题座谈会
▲ 李翔宁对话朱锫、祝晓峰、王振飞、王彦、陆轶辰(从右至左)
有意思的是,罗杰斯恰恰是以建筑师身份为起点,以政治参与为手段,生生活成了至少是他个人意义里的人道主义者。 他现在的事务所,是由慈善组织完全持有,这意味着公司里的管理层都没有持股权。 同时公司收益分配给员工、慈善组织和投资三方用途;工作两年以上的员工有根据个人意愿捐款给慈善组织的机会;拒绝接手任何军方、监狱或者军备制造公司相关项目。
对于在英国实践的建筑师而言,迎合皇室成员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代表传统意识与贵族阶级利益的查尔斯王子曾多次公开谴责现代主义建筑,多数建筑师并不愿失去潜在皇室客户。而罗杰斯却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与查尔斯王子正面交锋,真实地卷入并且主动进入政治斗争。
2009年,理查德·罗杰斯事务所在切尔西军营遗址设计的522套住宅方案在进行两年半之后被该土地所属者卡塔尔皇室所否决。这是一处超过150年都没有向公众开放的场地,理查德·罗杰斯事务所的设计意图探索场地面向公众开放的可能性,尽可能促进公众参与。而卡塔尔王子写信给卡塔尔首相,谴责罗杰斯的方案放在离克里斯多夫·雷恩爵士皇家医院这么近的位置“不合适”。而接替做方案的组织是查尔斯王子任主席的慈善组织“建成环境王子基金会”。罗杰斯认为这“绝对不可接受,是直接自己服务自己,并且违宪”。他公然在媒体上指责查尔斯王子“滥用权力”,并作为国会上议院工党贵族申请对王子进行违宪审查。 这是一场皇室保守势力和谋求公共利益的建筑师之间的政治斗争。 这就是理查德·罗杰斯所说的,建筑永远关乎政治。
我在采访前加上了这样一题,问他作为2016年普利兹克奖评委之一如何看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获奖以及他所遭受的争议。后来Ethan跟我商量把这个问题拿掉了,怕太敏感。我现在想想,罗杰斯无论怎样回应,肯定会坚定地站在社会责任感阵营。而这种明显的道德站队一方面容易招惹对政治正确洗脑之嫌的反感,另一方面让人质疑其动机纯粹与否。
心理学常讲每个人现在的样子都与童年时的境遇有着莫大的关联。理查德·罗杰斯从小有读写困难症,他在采访中云淡风轻,“你知道我有读写困难症吧,但那时候大家管我这叫笨。”说完淡定笑笑。曾经或仍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的人对世界往往有更多的同情心。当有强烈的同情心时,很难变得中立。理想中的建筑师不会中立。但我仍不得不悲观地视他为异类,是一个在不同政治体制下没有普世借鉴意义的理想主义斗士。
Zhang Ke 张 轲
2016年获阿卡汗建筑奖。2001年成立事务所“ 标准营造 ”。代表作品包括探索北京旧城四合院有机更新改造新模式系列——共生院、微胡同、微杂院;融入西藏景观建筑系列如西藏雅鲁藏布江旅社、西藏娘欧码头,及上海张江诺华制药研发中心大楼等。
“关注社会问题远不足够。如果我给你个比例的话,社会责任感只能占30%,而剩下的70%,都在于设计,在于建筑的创造。”
采访张轲前我同样苦苦人肉了他一番。不像已在事业晚高峰的罗杰斯,张轲现有的有价值的成体系的媒体访谈或者传记类文字不多,尤其是我们确定采访他时他还没获阿卡汗建筑奖。不过我格外关注到2013年张轲、柳亦春、陈屹峰、赵扬微信群对谈集结的一篇文章,叫《演进中的自我》。其中张轲谈到建筑的独立美(Autonomous beauty),他说,“建筑独立美(或自主美)的意思是,“如果实现的结果不精彩,你再有背景也没有意义”。张轲强调的是这个建筑一定要在设计和美上“为自己代言”(speak for itself),但他并未否定从建筑的社会属性入手设计。他说的是你在做设计时候一定要对社会问题有意识,有意识你到底在为谁做设计。但最终要落实到设计本身的好坏上来。正如他在GSD讲座时谈到微杂院时所说, 要利用设计来把社会关注有效化,来说服社区居民。不然那就是一个让人悲哀的设计。 理查德·罗杰斯在采访中也谈到,建筑是有人道关怀的能力的, 如果是好设计则能产生人道关怀,如果是坏设计反倒变成一种摧残。
在《演进中的自我》张轲还谈到, “老一代企图证明及捍卫某些己有的价值观来证明自己的地位,新一代更有兴趣挑战和寻找新的价值观,同时不断质疑自己。” 对谈中陈屹峰说到老一代的“包袱”比新一代更重。张轲也谈到如果不让老一代建筑师做足铺垫讲述这些社会意义,“大家似乎就无法理解建筑的精彩之处。”建筑的自主美与强调其社会意义二者的分量在新老代际之间产生了分歧。张轲自认为是新一代。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中国独立建筑师,多数都是在中国国内完成建筑学本科学业,之后又在西方主要是美国接受了建筑硕士教育,经历了西方建筑体系的洗礼,回过头来再去探索中国本土建筑的诠释方式。这一派建筑师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往往愿意尝试个性表达,接纳多元化的价值观,同时也由于在国外积累了资源而更易在国内接手某些项目,而不被老一代建筑师承载着时代赋予的沉重使命感所束缚。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因为时代变化才容许新一代建筑师有了探索和挑战自我表达的可能。正如张轲采访中所言, 老一代讲革命(Revolution),新一代讲进步(Progress) ,没有革命何谈进步。建筑自主美与其社会意义孰轻孰重在代际之间的差异,是文化的共存,也是时代的交接。
K.Michael Hays 迈克尔 · 海斯
1988年起在哈佛设计学院(GSD)执教,现任GSD学术副院长,建筑理论教授,代理GSD建筑系主任,同时也是设计研究学硕士项目( MDes )中批判性历史保护方向(Critical Conservation)的负责人之一。曾发表关于汉斯·梅耶、路得维希·希贝尔塞默、密斯·凡·德·罗、彼得·埃森曼、伯纳·德屈米、约翰·海杜克等建筑师的学术评论。
“我并不认为建筑能够真正实现其自主性,只不过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历史上有段时间它特别想要变得独立自主。”
▲ K.Michael Hays 迈克尔·海斯
采访张轲时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关于建筑的独立美和建筑社会属性的冲突。他特意说,这个独立美(autonomous beauty)的概念其实来自于迈克尔·海斯。建筑学的自主性(autonomy),它的边界(boundary)在哪,是个永恒话题,只不过每个时代又有新的争辩意义。七十年代的时候,在欧洲和北美就已经出现了关于建筑的自主性的讨论。后来迈克尔·海斯把那个年代的关于自主性的讨论总结为“自主性计划”(autonomy project)。(见K. Michael Hays,“Twenty Projects at the Boundaries of theDiscipline,” Perspecta 33: Mining Autonomy,The Yale Architectural Journal (Cambridge: MITPress, 2001) 56 )
1984年,海斯发表一篇文章《批判性建筑:在文化与形式之间》(Critical Architecture: BetweenCulture and Form)。 其中讲批判性建筑把自己置于一个中间之地,在“既存文化价值立竿见影的再现性”与“抽象形式系统孑然一身的自治性”之间的境地 (安太然译)。他的入手点是一个理想的批判性的建筑学应该具有的形态,而不是把建筑的自主性与社会属性简单直白对立起来。
这种建筑学的自主性和它的社会属性的争论流行于七十年代并非偶然。那个时期正值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建筑学处于一种被侵蚀的境遇,已然成为一个由当时的建造技术和程式化需求左右的服务产业。这个时代再一次出现关于建筑自主性与其社会属性矛盾的讨论,但转变的是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建筑学在资本及政治力量下的局限性。局促的现实愈发激发了自主性的理想讨论。
在谈及“自主性计划”那篇文章中,迈克尔·海斯和劳伦劳伦·柯戈德(Lauren Kogod)也谈到了七十年代时建筑学自主性的讨论,最终他承认,“我要明确一点,我并不认为建筑能够真正实现其自主性。只不过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历史上有段时间它特别想要变得独立自主。”采访时他也说, 学者的意义在于提出社会理想,不在于实现它。
而讨论的现实意义在于,随着东方传统工匠的概念被西方建筑师的概念渐渐替代,其服务属性逐渐被消解,却又在工业化和资本化进程中不断被重提。讨论起自主性的意义在于为建筑学提供一个安全距离,来应对外界阻力。这种清高的痴迷的对建筑自主性的追求是不是可以被看成是, 建筑学的价值在企图脱离社会属性的过程中,完成了其实质上的积极参与。
后 语
谈论建筑学与社会属性的意义还在于提醒大家意识到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的脱节。学校里关于“建筑独立美”或者说关于“批判性建筑”的教育并未实现理想效果。首先,这种教育会培养出一大部分重视形式意义本身而主观忽略社会属性的设计师。这种忽略并非无意,而是以一种刻意的居高临下的的态度,自认要维护建筑学本身秩序和创新性,这对于资本力量而言是一种精致而无用的自大。同时,学校里浅显的城市调研和社会分析方法论完全不足以支撑年轻建筑师来面对社会现实涉及的资本和政治。彭一刚院士在《建筑空间组合论》写,建筑师是为有资产阶级服务的。建筑实践处处受到资本和政治的限制,教育不谈限制只谈理想就会造成从学生时代理想主义过渡到建筑实践的水土不服,并不有利于建筑师最终要达成的社会参与。
近年来国内建筑市场对于国外建筑师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各个城市也都在面临旧城更新加强建设的问题。前些年建筑学和相关领域的毕业生收入尚排在各专业榜首,建筑学生还可以过着站在审美高地批判众生的理想主义生活。而现实是,本来体面的建筑行业进入了红色讨薪的时刻。当建筑学整体面临危机的时候,站在个体角度谈个人能力是不公平的,谈理想不谈钱也是不公平的。这反倒是一个反思建筑教育和实践产业脱节的好契机。
有些设计院刚入职的新员工的工资2000人民币/月,房租生活费自己倒贴,即使再有理想,人终归是要生活的。无法承受这种高强度底薪资工作的人就只能选择离开。这是不是对热爱这个行业的人的不公,或者,是不是这个行业已经饱和到需要首先评判个人经济条件再进行筛选了。而承担着巨额经济投入的海外求学学子,也逐渐呈现出转行的趋势,多集中在写代码和做投资。与其说这是被行业筛选的过程,不如说是 “自我筛选”的主动意识 。与此同时,建筑留学需求有增无减,留学机构渐渐形成一个个海内外建筑资源整合的小团体。从个体看,这是曲折的探索和成长。 从整体看,这是一个费劲周章的社会资本流动过程,很多资源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历经消磨或者浪费。
这一切表示,我们建筑教育的目的和环境都与今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脱节。而此时的社会现实将催促行业分工的迅速细化 ,建筑咨询,建筑媒体,投资,技术,等等等等,我们似乎不再需要那么多精英建筑师。个人职业的定位及转变发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建筑从业者和教育者该怎么应对这些问题,是这个时代留给建筑界的现实思考。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我们用城市的视角解读建筑
我们用建筑的语言诠释城市
感谢关注城市建筑微信
微信平台:城市建筑或UA_2004
官方网站:www.ua2004.com
新浪微博:UA城市建筑
订购热线:0451-86289326
欢迎转发支持,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