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辈的春节

恭喜发财的 华政法律人 2023-07-10

- 2022 -过年好!!!
回顾过往 展望未来

一起来了解父辈的春节吧

春节,中国人心里最重要的节日,无论时间怎么变,对我们的意义依旧重大。
这两年一到春节,爸爸总是会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他经常跟我们讲起他那个年代过年时的欢乐时光。每年如此,听起来却也不会腻。
爸爸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的春节被赋予了很多的意义。当时的农村经济生活都相对没有那么富裕,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只有到了春节,才有机会买新衣服穿,有肉吃,才会为家里添置一些新用具。
有点文化的人,就帮大家写春联,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家,但一笔一画地也毫不含糊!这样的春联,极受大家的热捧。他又讲:“小的时候就喜欢在街上看人家写对联,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方的、圆的、鱼形状的,都是各家各户自己用红纸糊起来,再写上几句诗。那个时候,叫上几个小伙伴,挨家挨户地看人家的灯笼,念念上面的诗,花一个下午逛遍整个村子。



平常舍不得吃的肉,过年时也都会拿出来,条件好的家里会杀一只猪。除了有好吃的,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做玩具,家里有点余钱的干脆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简简单单的“大刀”、面具、小风车,不算很精致的娃娃,玩得不亦乐乎。



奶奶的巧手会给爸爸变出一件新衣服来。过年最让孩子开心的事就是能穿上新衣服,很多母亲为此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试穿奶奶刚做好的新衣,那一刻别提多幸福了!”
晚上8点钟的除夕夜,则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刻。那时候不是每家都有电视的,只有村里少有的几户人家才会有黑白电视机。说起这个,爸爸可“骄傲”了:“那个时候家里刚好买了一台电视,好多人都聚在小小的院子里,围着这台小小的机器看春晚,那热闹的!记不清是哪一年春晚了,费翔唱的那首叫什么来着?——哦,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记忆犹新啊!”



不说不知道,爸爸小时候怪调皮,拉上几个小伙伴,捡捡地上的小鞭炮,或者干脆自己动手做土炮——捡地上放过的鞭炮的药灰,再加点木炭灰。有一次没来得及把手里点着的土炮扔出去,差点把自己炸了!



21世纪的春节到底变了多少?办春晚的也不是只有央视了,这个不好看,换个台继续看。大年三十儿晚上,大人打麻将打牌,小孩玩电脑玩ipad,好像已经是一种常态了。但不论怎样,春节仍旧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春节对我们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一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节日,是一个满怀生机、为来年积蓄力量的节日。

新的一年,平安喜乐,万事顺意。也谢谢你陪伴法律人又走过了一年。



——END——

文字 | 尉子涵

编辑 | 朱琪雯

校对 | 马昕玥

责任编辑 | 胡敬雪

近 期 链 接

Recent links 

春节档电影推荐
北京冬奥会的故事
您的寒假指南到了,请签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