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茶道·节气】二月二,龙抬头

2017-02-27 新国饮

导读: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此时真正苏醒,春来了。这一天祈龙赐福,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理发日”,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农历二月称“如月”,“如”是“随”,按天地意志,“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进入如月的第一天,先要过“中和节”。中和是指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



△节日民俗年画“二月二龙抬头”


古时这一天,民间要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称“献生子”。要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则要进农书,以示务本。青本是东方色,彼此奉献青布口袋盛的各种种子,籽、子相通,将农耕与家丁兴旺的祝愿都献与他人,正是中和关系之寄托。



西晋左思《魏都赋》中有对“龙抬头”与“惊蛰”非常形象地描写:“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二月二,吃龙耳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很多地方当天还有炒豆子、吃豆子的习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吃了各种炒制的豆子,意味着这个年就算过圆满了,一年辛勤劳作又开始了。


二月二,剃龙头


这天也是“中国传统理发日”!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二月二”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孩子要“剃喜头”,保佑健康,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 






---END---

图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  安化黑茶千两茶饼预售中



每时茶(time4tea),一周内精彩回顾:

♨茶道全流程  正确饮茶从现在开始!

这些顶级茶具,简直美呆了!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来煮雪烹茶吧!

千两茶的花样泡法

农民跑步1500km回老家,一路宣讲家乡安化黑茶

我喝的不是茶,而是创意

安化黑茶获湖南十大农业品牌称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