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陳.彬:百年建筑中的当代艺术中心设计
以下内容均由Designwire独家首发
所有创作皆应发自建筑最本真的属性——承载生活。
河道蜿蜒的千里汉水,在江汉平原上,用一个略显平淡的弧线汇入长江,顺着入江囗的水流望向的对岸,是在历史云烟中时隐时现的武昌城,1915年的商办武昌第一纱厂就在这里。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1919年到1999年,它扛起了华中地区纺纱产量的大旗,后公私合营收为国有,更名国棉六厂。而在现代的商业逻辑里,原有厂房全部拆除,经有识人士多方奔走,唯一留存了办公楼。
一纱办公楼,由景明洋行设计,汉协盛营造厂建造,当时武汉地区最好的英资建筑设计公司和建造公司,全楼三层砖混结构,二层外廊,古典爱奥尼克柱式,中部入口略微凸出并建钟楼,以曲线装饰,近新巴洛克风格。
如今,在设计师陳.彬的设计里,这栋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正用一种温暖的方式重新打开。
他对原有空间进行梳理分析、拆分重组,将一个以当代艺术中心为主体、配套买手店和兼顾文化交流办公的新共享空间,与老纱厂办公大楼良性叠加在一起,赋予其新的身份,创造出新的活力。这一刻,人们开始深刻的体会来自传承和艺术的另类解读。
做为一个世纪前的办公楼,有着合理的公共空间动线布局和奢侈的空间面积配比,整栋楼分左右两个楼梯间,前后都有宽大的柱廊,从而形成即独立又可贯通的复合垂直动线。
使用空间又被楼梯均匀地分割成独立的三个部分,同时,这三个又与建筑前后的柱廊连通,形成即可独立又可开敞的所在”陳.彬说,他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动线特性。
规划出符合一层当代艺术展场和配套酒吧沙龙、二层设计买手店自由开放的共享动线、同时兼顾三层文化交流区域的开放和经营团队及私人办公区域的闭合的双向功能需求、亦在承重合理和结构可行的前提下,更大限度的挖掘地下可利用空间,设计了负一层小型红酒博物馆与专属私人红酒托管机构。
对于老建筑的重组架构,陳.彬坦言有过很多尝试,但最终达成了共识:旧功能被鲜明地置换,而获取的新身份则需要一个新空间,借以充分展示出当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意性和兼容性。
在BIG HOUSE,时空中承载的人、事、物都在空间的使用行为中有所回应,这些回应有多维度的表现形式:材料的质感活触觉、瞬间心灵触动下的一块主观色彩,甚至是放在过道转角外的一件承载着时光的老器物......
存在于屋顶和墙面的木架构有着100多年的历史,是他们从老建筑中清理出来的,并通过留白的方法诠释,与整个墙面非常契合,亦增加了空间的韵味。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传达出他们在内部改造过程中那些引领创造的点,包括记忆的搜寻、挖掘、留存、保护,以及新增加元素在当下的时代感。
当然一味的修旧如旧未免过于乏味,因此鲜艳的色彩成了三层的设计亮点之一,用不同的颜色界定不同的功能空间,彼此融合。色彩,质感,触感的对立,是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和表述,为整个楼层增加了强烈的个性。
“这次我们把视线落在空间中,抵制片面机械的模仿式修复,不满足于简单的所谓重现,重视并置的对比所产生的视觉和心理体验,在此维度上传递出旧空间的温情和新空间的愉悦。而两者之间的视觉差异,正是时间物化痕迹在这个旧空间中的新刻度”陳.彬说。
所以,他强化了这种视觉甚至包括触觉上的差异,在设计方式中强调运用色彩、以及反射度和纯粹性,以此颠覆惯性视觉经验,让新体验在旧空间中闪烁发光。
项目:Bl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设计:ADF后象设计师事务所
设计师:陳.彬
面积:3000多平米
地点:武汉
关于陳.彬
陳.彬,大学教授,设计师,城市记忆设计研究者,ADF后象设计师事务所创始⼈。坚持尊重历史和东⽅美学的同时,强调以当代的视点和体验进⾏设计研究和实践,坚持做“有美感、有细节、适度而优雅的设计”。带领团队凭借对商业形态和设计语境的独特认知,为所参与的项目注入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元素和商业潜能,创造出艺术与商业双重成功的空间作品,同时被商界和设计界关注。
近年来,更加关注城市文脉保护和旧建筑空间再利用策划设计,提倡城市记忆美学和建立微观设计档案,并持续研究和实践。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专业奖项,包括: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德国iF 设计大奖等等,并当选2015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周“室内设计十⼤人物”。
近期作品
▲蒸鲜
文章为<designwire设计腕儿>微信独家首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投稿info@designwire.com.cn,电话:010-683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