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湖贝的共识”:当我们谈论湖贝,我们在谈论什么?

杜翔翔 曾露然 西葫芦 2019-12-20



  7月2日,“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之“共赢的可能:湖贝古村保护与罗湖复兴设计工作坊”在深圳有方空间举行。一批长期关注深圳城市的专家、学者与规划师等,对湖贝旧改项目方案提出了优化的建议,当天,该公共计划也发布了“湖贝共识”。


行动: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的发起,源于这样的背景:随着湖贝旧改项目开工日期的临近,发展商频频造势。最新发布的一档旧改宣传片里,在建成后的商业综合体范围内,有着500年历史的“湖贝古村”几乎没了踪影,终于引发了网络上的波澜。民意关注焦点主要围绕这个旧改项目如何才能切实保护属于深圳人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其他公共利益,渐渐形成了一个社会的热点话题。如《深圳商报》连续做了5天的相关报道,希望引导舆论在兼顾村民和发展商等各方利益和要求等同时向古村保护和活化的思路靠近。

  而目前涉及相关项目的各方直接间接地对媒体和公众承诺在旧改中保护和保留湖贝古村,但因为城市旧改是牵涉利益极广同时也是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即使各方全都善意表达有保护的共识,但如何体现在方案中并在实施过程中让承诺变成现实,没有独立的专业人员的介入和参与很可能流于没有实质内容的空泛之论。因此对于湖贝古村的担忧和议论仍未平息,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旧改中,缺乏一个兼有公正和权威的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令人信服的专业性意见。于是,公益行动计划“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应运而生。

  记者获悉,“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最早是一批从事社区营造和城市规划的文化艺术、社会研究、规划建筑的专业人士发起并确定了一些方向,包括以公共利益为前提,以专业技能为手段,以保护空间记忆、城市文脉和社会和谐为目标,进而号召了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到关注城市未来的公益活动中来。这是一个基于近似价值观而协同工作的个体的自发行动。这个计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专业工作坊找到在湖贝旧改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供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他们更希望利用这样的社会创新实践探索建立更公正和更有专业权威的途径和方法。这个创意以及发出的邀请获得了许多专业机构和业界权威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在2日的工作坊,由饶小军、孟岩担任主持人,邀请了文化、社会学者马立安、史建、廖虹雷、杨阡、王大勇、滕斐、张星、张琴;规划、建筑专家朱荣远、曾群、杨晓春、费晓华、汤桦、张之杨参与。

  2日上午,深圳大学介绍了2014 年湖贝古村测绘和湖贝古村历史风貌区价值评估与保护范围,都市实践介绍了湖贝古村设计研究 。下午,则进行专家分组讨论并各自绘制草图,孟岩、张之杨、冯果川等十六名专家逐一上台讲解自己的草图并对湖贝古村旧改提出建议,记者获悉,“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将对这些专家、学者、建筑师们的建议进行汇总并形成《成果建议书》。


思路:认同“湖贝共识”原则

  2日下午,“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还在现场发布了湖贝共识,由饶小军宣读。该呼吁书旨在呼吁后来的参与者们在认同“湖贝共识”的原则下工作。“湖贝共识”的核心理念是:湖贝古村作为深圳特区内最后也是保留最完整的一个500年古村落,保留了深圳的不同时期的人类生活的空间痕迹,也是深圳地名由来的唯一仅存的物质证据。

  记者获悉,湖贝是深圳的一座古村,最早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她讲述了深圳从明清本土文化到深圳改革开放移民生活的500年历史。

  湖贝村位于深圳东门,由东、西、南、北四坊组成。湖贝村南坊,是深圳中心城区内最后一座保存较好、范围最大的清代古村落,紧邻湖贝古村的东门商业区原是本地历史上四大古墟之一深圳墟的一部分,是深圳地名及其历史的起源地。

  这片长约250m,宽约140m,面积约1.3公顷的老屋深巷是深圳城市发展历史所剩无几的空间物证。村内保有三纵八横的村落结构,有门楼、水井和200多间民居,是典型的广府系坊巷式排屋村;在这些古民居的低矮门头上还可以看到清代的灰雕,洗不尽的铅华与门头对面供奉着的香火在记录着这里居民的生存与生活。其中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于民国时期(1935年)的怀月张公祠内,梁架、拱斗等采用花岗岩材料,深圳地区不多见。

  在这个意义上,湖贝古村是所有深圳人得以认同的公共文化资源,即使它并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却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象征。在深圳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保留一个完整的古村落,还有人像从前那样继续生活在这里,留住湖贝,让古村在原地保留并继续活化,那么这个城市就不会被贬抑为一夜之城或文化沙漠,深圳的历史至少在此地可上溯到500年,而不是36年。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参与该公共计划的都是来自深圳民间的专业人士,他们怀着对深圳负责的态度,在没有任何报酬并牺牲休息时间的情况下,积极地为留存深圳的文化遗产所努力,他们对公益的热情令人感动,正如孟岩所说,聚集到这里人,都是源于“情怀”二字。






西葫芦是原创微信公众号,专注挖掘深圳的陈年旧事。深圳不是由一个“小渔村”一夜长成国际都市的。我们将用照片、故事和可信的史料告诉你,一个有深度有厚度的深圳。西葫芦订阅号:westhulu。欢迎订阅、评论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