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千疮百孔的中国教育,家长何为?——乐平基金会亲子教育公益讲座:中国式养育的过与不及(二)
看点
此文为2018年7月29日在乐平公益基金会“乐见岛·乐平讲堂”的讲座整理稿,腾讯同步直播。
讲座涉及众多友人所关注的养育模式、亲子关系、教育困境等问题,全文共分五部分,此篇为第二部分。
我们讲了养育模式、沟通模式以及权力关系,我们说养育方式对应沟通方式,也对应权力关系。➤养育模式、沟通模式与权力关系——乐平基金会亲子教育公益讲座(一)
教育的意义
作为中国父母,我们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学校的教育抱以很高的期待,非常配合学校的教育到了盲目的程度。
教育的确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最近发生了一个大事情,那就是中美“贸易战”。
包括前段时间大家在谈论的中兴事件,仅仅几块小小的芯片就暴露出国人的虚骄缺少基础,我们的科技水平与我们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其实很不成比例。目前看起来,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能够保持多久也有不确定性。
国家之间的差距核心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在于国民的平均素质,而这些又取决于人的成长环境,取决于教育理念和实践。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鲁与詹姆斯·鲁宾逊研究了从古到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或经济体。什么样的经济体、什么样的国家能够成功?什么样的经济体、什么样的国家会失败?
他得出的结论不是文化,不是地理,不是……而是制度。
我国经济学家赵晓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和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指出: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有赖于创新的内生动力,同时指出创新这个美好的果子只能接在自由精神和市场制度上面。
刚才谈到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把培育孩子成人成才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而且我们非常配合,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主动性。
但是,令人难过的事实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这种责任,我们的教师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当然更承担不起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自我实现的人的责任。
多少年有识之士都呼吁教育改革要与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接轨。这个轨接得上吗?我认为不太能够接上。
这不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能解决的问题,正如大家现在看到,入世17年,我们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还是接不上自由市场经济的轨。
实际上,我们的教育不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的教育理念、选拔方式、教学方法,客观上限制了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磨灭人的学习热情,矮化人的精神追求,遮蔽压抑人的天性。
可能我们对于中国主流教育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认识,失望的程度也比较高,对教育方面担心的人也比较多。
怎么办?
《直觉养育的力量》的作者斯蒂芬.卡马拉塔是世界知名的儿童发展专家与儿童发展障碍诊断治疗专家。
他和夫人养育了七个儿女,根据他养育孩子的经验和他作为一个儿童发展专家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他写了这本书,书中讲了一句大实话:教育孩子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份工作,最终孩子发展好坏,对于父母才是生死攸关。
所以,他和他的夫人把选择学校作为养育的重要环节——当然他们比较幸运,他们有很多种教育可以选择,他们有很多种类型的学校可以选择,无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他们有很多选择,但我们没有这么多的选择。
甚至在这么多选择的情况下,当他们觉得没法为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这个孩子这一阶段的学校的时候,他们夫妻俩自己在家里给孩子上课。
困境&突围
对许多中国的父母来讲,很多人都直接把孩子放在学校就好了——大家都是6岁上学。
至于孩子去了以后跟不上怎么办?
许多父母反倒不去关心,并不认为这是老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课程设置的问题,我们打我们的孩子、骂我们的孩子,迫使我们的孩子去适应。
其实,我们应该倒过来想一想,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认识水平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水平,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步调是不同的。
我们还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对,老师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不对?也许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不是说一定要改造我们的孩子去适应这个老师、这个班级、这个学校,而是要具体了解我们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情况!
6岁上学对大多数孩子可能是合适的,也许对你家这个具体的孩子就未必合适。你一定要让你的孩子跟那些孩子一起上那个学吗?还是说可以再等一等!
也许你的孩子不会写作业、听不懂课,这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可能是老师的讲法问题,也可能是他还没有到接受这些知识的年龄段,不能适应。
换成卡马拉塔夫妻,他们会给孩子换一个班级,换一个学校,或者把孩子弄回来自己在家里教。
当下中国,有些父母的确采取了换环境的措施,还有少数父母会让孩子逃离,采用体制外解决方案,比如移民,进入国外的小学、中学,或者进入国内提供国际课程的中小学,国内各种实验性学校,也有一些是有宗教背景的学校,还有少数人尝试在家教育。
局限
目前看来,体制外解决方案一年前两年前还好一点。现在,我觉得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说到移民,主要移民国提高了移民门槛,压缩了给到中国人的移民配额,像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国美国现在开始限制招录中国学生,有一些理工科科目更严。我认识的申请去读美国理工科的学生,只有一个学生收到offer,并且不是很好的学校。
另一方面,国内也传递出有关部门可能抬高出国留学门槛的信息;包括宗教背景在内的实验性学校面临着政策空间缩小的情况。同时,前面讲到的那三个方面也限制了毕业生的去向,增加了毕业后工作、生活的不确定性。
这么说起来,大多数人还是只有选择体制内的教育,而体制内教育作为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体制教育很难进行根本的改变。
而且,我们还都知道,近年来教育系统的意识形态控制加强了,思想言论空间更趋狭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不利于学生养成自由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培养的希望与主流教育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是错位的,怎么办?
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父母可以坚持不懈地呼吁并推动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教育改革非一日之功,而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作为积极有为的父母,至少可以采取两大措施:
淡化
一个是淡化对学校教育的依赖和顺应:
包括不被学校以分数为中心的议程所控制,不被学校所传递的价值观所控制,尽可能削弱学校教育的不利影响。
以我自己的做法为例,我女儿在国内体制内学校读到初中毕业。在国内学校的时候,我和她的班主任、和她的主课老师都建立了很好的信任与沟通,积极地同他们分享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理念。
我会赠送书籍和文章给他们阅读,跟他们讨论相关话题,积极支持老师的工作,充当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协助班级的课外活动,成为对老师、学生和家长有影响力的家长,对孩子的环境发挥积极的影响。所以,她的班级一直是比较自由、比较乐观、比较好的那种状态。
在学习上面,我把孩子视为学习的主体。
我会告诉她,学习是你的事情,我的任务就是支持你和帮助你;另一方面,我自已尽量不太盯着分数,克服排名焦虑,不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和孩子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习变得不那么困难。
记得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有朋友跟我讲,如果你的女儿每次考试都考100分,你就应该悲哀了。
我心里面想,为什么?我们不是都想孩子考第一名吗?
这是我们很多人的想法,但是,我想我朋友讲的是有道理的。
要争取那个分数的话,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而且也表示孩子得亦步亦趋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跟着老师的方式走。
可能成绩倒是考上去了,但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边际效应很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那么多精力在考试上面,就意味着你只能花很少的时间在其他事情上面。
待会儿,我会讲到如果孩子总是考那么高的分数,我果然应该感到悲哀的原因,因为那个分数最终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消解
另外一方面,当今养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操练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消解学校老师传达的一些价值理念。
比如我女儿上中学的时候,思想品德课老师讲爱国主义,她回来和我讨论这些话题。我会说爱国是很自然的感情,但我觉得爱国也要讲是非,爱国主义并不是最高价值。
我用类比的方式跟她讲,作为妈妈我不要求你无条件爱我——我说的无条件爱我是指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我这一边,不论是非。
我说,假如我和朱阿姨(朱阿姨是我的好朋友,我女儿跟她很熟)发生冲突,你不需要无条件站在我这一边,如果我这么要求你,我希望你会拒绝。
我希望她爱我也要讲是非、讲公平、讲事实、讲道理,如果她不分青红皂白站在我这一边,我会感到失望,我也会觉得我的教育失败。我更希望的是她指出我的错误、我的责任,勇敢地说妈妈这个事情是你不对,你先骂她了、你先打她了。如果我女儿这么讲,我会觉得这才是我希望的成果。
合作
再一方面,我们在思考上面还可以更深入一层,就是在淡化学校某些做法的时候,不应当造成女儿/儿子和老师的冲突,让孩子成为讨厌老师、不能好好跟老师合作的人;或者让他公开去挑战老师,让他成为人群中的另类——那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不利于他的成长。
我也会跟孩子讲,像妈妈一样,老师也不是永远正确,你看妈妈有那么多局限性,老师也是一样的,老师讲的你不必照单全收;另一方面你还是要爱老师、要尊重老师。你有不同意见和想法可以私下跟老师探讨,但是不要去指控、去挑战老师。
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我知道一些父母希望孩子有质疑精神、批判精神,但是把握不好场合与分寸,就容易让孩子跟老师关系紧张,这样孩子也不能安安心心地学习。
改变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养育理念和养育方式进行思考和改变。
在家庭内部实行人文主义养育理念,采取权威型养育方式,让孩子在家里学会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自由、和平、理性的表达,学会做决定,承担责任,学会温和地坚持自己,而且不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只是呈现自己观点的方式。
这样的话,说不定反过来还会促进老师和同学的思考。
——第二部分完——
• end •
策划:乐平公益基金会
文:彭小华丨编: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