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文主义养育哲学与权威型养育方法——乐平基金会亲子教育公益讲座(四)

彭小华 乐见岛


看点

基于时间关系,“乐见岛·乐平讲堂”讲座未能完全分享彭小华老师的思考与看法,此文为讲座补充,涉及最为重要的“中国式养育的哲学解读、检讨,人文主义养育哲学及践行之法”

 序     

前面,我们讲了养育方式、沟通方式和权力的关系。养育模式、沟通模式与权力关系

也讲了千疮百孔的中国教育,家长何为?

同时分析了问题及原因中国式养育的过与不及——乐平基金会亲子教育公益讲座(三)

今日这部分可以算作“药方”——现状并不美好,作为普通父母,仅仅知道问题及原因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怎么办?


中国式养育的哲学解读

如果说当前中国式养育的效果与父母的初衷南辕北辙,那么,我们首先要检讨的不是后果本身,而是导致后果的做法及做法背后的思想;需要改变的,不只是做法,而首先是其背后的理念


“传承”


很多父母不一定有清晰的养育思想,养育方式更多来自于家庭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位80后父亲固执地认为:孩子必须得惧怕一位家长才行,夫妻之中必须得有一个人唱白脸。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才能“镇”得住孩子。

他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个令女儿害怕的角色,孩子从小就受到他的吼叫和打骂。如他所“愿”,孩子确实怕他,只要他在身边,她就感到紧张,才上小学二年级,小脑袋已经琢磨着如何摆脱他,恳求妈妈让爸爸搬到公司住,工资也不用亲自送回家,银行转账就行了。

他的信念来自哪里呢?

来自他成长的家庭——他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对待的,这是他熟悉和习惯的方式,他不加批判地沿袭下来。

他的观念在中青年父母中具有代表性——即便有些父母嘴上不那么说;他的做法具有普遍性——即便有些父母不那么经常地体罚孩子。


“镇”住孩子


家长为什么需要孩子惧怕自己?

为什么需要“镇”得住孩子呢?

这样的观念背后,有着对孩子怎样的想象,又隐藏着怎样的亲子关系认知?

家长之所以需要孩子惧怕自己,无非是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想象,孩子因为惧怕自己,便容易做到令行禁止。

这样一来,无须多费口舌,不用花时间倾听孩子“不正确的”想法,不用体会孩子“幼稚的”情绪,毋需解释、沟通、协商以至于达成共识,甚至根本不需要达成共识,只需诉诸威胁、恐吓,基于恐惧,孩子不敢违拗家长的意志。

如果孩子犯了“错”——也就是说言行不符合家长的要求,施以言语打压、暴力处罚,就能达到纠正的目的。最好是就算父母不在场,因为内化了恐惧,孩子仍然会以父母的要求为言行指南。

这是典型的专制主义观念。在养育哲学的意义上,大多数中国父母是程度不同的暴君,即专制主义者。


中国式养育的哲学检讨

在当代中国,专制主义的名声不好,属于政治不正确,中青年家长很难把自己同专制独裁联系起来。

不过,重要的是客观事实,对照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如果可以做到平心静气,实事求是,不难发现,情况可能确实如此。


叛逆or反抗


专制型养育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有效,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效果递减。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高段、初中阶段就开始遭遇孩子的抵抗,还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们把孩子的抵抗视为“叛逆”。

所谓“叛逆”,也就是犯上作乱的意思,这个词语本身,已经预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彼此权力不对等、身份不平等的意识。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第一,对我来说不存在“叛逆”

“叛逆”之说误导了父母,成为父母自我开脱的遁词、托词,实际上,没有叛逆,只有父母不适当地对孩子权利的介入、干扰,不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压抑孩子的权利、自由、天性,不讲公平、正义,孩子不服从,进而反抗。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你的专制粗暴,孩子报以揭竿而起

第二,反抗是生命成长的必须。

孩子对父母有力、成功的反抗意味着对父母遮蔽和压迫的超越,对父母经验、认知天花板的突破。真正在意子女成长、自我实现,而不是关心自己权力、控制的父母,一定会对子女的反对、反抗表示理解、欣赏,甚至鼓励。

我女儿3岁左右第一次对我明确说不的时候,我兴奋得流泪了,因为她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她的自我开始萌芽!她在走向独立,她的独立是我养育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反抗你,我要恭喜你;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反抗你,而你又是一个专制的人,那可能说明你的孩子可能已经放弃自我成长,屈服、屈从于你,这是很悲哀的。

前面所说的那位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式养育的过与不及——乐平基金会亲子教育公益讲座(三)就是隐忍

不反抗,最后崩溃的案例。我接触到的另外一个孩子则是一个反抗并取得成功的典型。

他母亲觉得自己能干、开明、民主、善于交往;她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辱骂她、把她锁在门外,还打她、把她推到在地。

我问:你都这么深明大义,做得这么好,按说孩子没有理由这样对你啊?

她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是个人渣!

我问:那孩子是不是疯子?

她说:不是。

我问:是不是从来如此?

她说:不是。

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她所谓的“叛逆”呢?

她讲了几件事情,讲完以后我明白了:他不是在叛逆你,而是在反抗你的暴政!

比方说,孩子夜间睡觉,她不许孩子锁门,理由是她需要进门给他盖被子,免得他感冒(其实是想窥视、监督,确保孩子没有打游戏),争执不下后,趁着儿子上学,她请弟弟把儿子的门锁下了——这引发了儿子的第一次狂怒、辱骂。

其它还有诸如不经孩子同意,把姨妈送给儿子的iPad交给班主任并胁迫孩子同母亲、老师签下“代管”协议,结果孩子一背过老师,立刻怒斥她“强盗”;在孩子上网时强行断掉网线,等等。

在孩子眼中,妈妈虚伪、“脑残”:“跟她讲道理她听不懂,我只能用拳头。”

所幸结果还比较好。

我和母亲交谈了五、六次,和孩子沟通了三次。母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收回“爪子”,不再施加那么多控制和压抑,给到孩子更多的自由、自主以后,母子矛盾迅速缓和。孩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放弃了一度沉溺的游戏,最后考上了本校直升。

不要孩子一有不同的想法、一不按照我们的指令办,就说他叛逆了,出问题了,需要加强控制;相反,需要反思、检讨的是父母自己。

父母需要积极改变沟通方式、调整权力关系。


专制视野


追究起来,专制父母对孩子的想象是很负面的,诸如

无知,容易犯错误;

没有独立意志,即使有,也是坏的,因此需要予以镇压,纠正到家长理解的正确思想和正确做法的轨道上来;

小孩子是懒惰、贪玩、好吃、不求上进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什么对自己好,不关心自身前途和未来,因此需要被指挥、命令、规范、控制,不然,就要出问题、走弯路,甚至被毁掉,没有成功的机会;

等等……

家长也有意无意预设了自己的全知全能,理由无非是家长有阅历、有知识、有经验,不仅知道对于子女而言什么是成功,还知道通往成功的直路、捷径。因此,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走,按照自己的指挥行事,就万事大吉了。

有位朋友和女儿就女儿的职业规划发生争执,无法说服女儿接受自己的意见后,拿出了终极杀手锏:“你妈跟你讲的都是真理!”其实,对女儿从事的金融业,她一无所知。

进而言之,专制独裁式家长的观念中,父母生育、养育子女,对孩子有恩,子女从属于父母,彼此是主从关系。

实际上,不少父母在感到子女不听话的时候会说这么一句话:“生你、养你,吃着我的,用着我的,还不听我的话!”——前面那位心理崩溃的女生为什么提出不想花父母的钱、小小年纪就执意打工?因为她专制独裁的父亲常常拿供养她这句话压她。

因为居高临下,很多父母忘了子女有自尊心、有尊严;许多时候,对子女说话的态度、语气、用词、用语,就算对待不共戴天之敌也不过如此,还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说到底就是不能欣赏、不能如是接纳孩子,以理想化标准衡量孩子,看不起眼前真实的孩子,想要按照自己的理想改变孩子。

很多父母告诉我:我知道发脾气不对,但就是忍不住。

我想,那是我们对自己的养育观念思考不够、批判不够,对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当然也没有痛下决心改变;因为我们会为自己辩护,因为没有遇到孩子足够激烈的抵抗——在我看来,这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悲剧。

很多父母也许可以认同吼叫、打骂是专制独裁者行为;殊不知,对孩子随时地指挥、控制、命令、论断、横加干涉、越俎代庖,同样也是专制养育行为,同样令孩子感觉糟糕,令孩子处于紧张、防卫、羞愧状态。


人格


人本主义对人、人性的认识不同于专制主义,有更多的信心,相信人本身就有发展、成长的需要,不需要外力强制,外力强制危害巨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专制养育不利于儿童自由而充分地成长,压抑儿童天性,他形容好比是给儿童穿上了一件紧身衣,容易导致儿童人格问题、心理障碍。

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区分了 “专制独裁的良知”与 “人文主义的良知”。

前者乃是儿童将父母等外在权威确立的戒律,内化为自己的心声。这种良知不是基于个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为了获得奖励与害怕惩罚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因此,难怪很多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声音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也难怪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成为了两面派,当着家长的面一个样子,背着家长的面另一个样子。

相反,“人文主义的良知”则不受父母制裁与报偿的影响,是存在于儿童个人心中真正自我的心声,是对自我的真诚关爱与肯定,有助于个人完整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

诚哉斯言!除了两位思想家谈到的对孩子个人人格的负面影响,专制式养育还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与冲突。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要么在压迫下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缺少主见,唯唯诺诺;要么疏离、拒绝父母,不沟通,冷漠、孤独;要么对家长“揭竿而起”,冲动、愤怒。

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文主义养育哲学

所谓认识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前面讲到养育中的一些问题。

如果你所采用的是这样的养育方式,你和你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沟通方式和权力关系,作为一个积极有力的父母,你可以去改变,改变专制主义、家长制的养育思想,采取人文主义养育理念。



人文主义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世界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社会思潮,核心是对人的尊重,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教育领域的人文主义指以人文主义哲学与世界观指导教育实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常常以批判主流教育的姿态出现,反对教育以预设的、人为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西方早就经历过了人文主义的洗礼,在教育上经过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和当代人文主义教育两个阶段。

最早的人文主义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新思潮,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提倡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反对封建教会宣扬的神性至上;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制对人的压抑和束缚,提倡科学,推崇理性等,对当时的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继承了西方历史悠久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以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

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需要为核心,注意课程内容的统一性,使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自我认知发展协调统一。


西方的实践


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历史悠久,不仅深刻影响到学校教育,也影响到父母的养育实践。

西方父母普遍把孩子视为人格上与父母平等的人,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西方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独立、自由、自主,父母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

我们都知道,体罚孩子在美国是违法行为,家长也很少吼叫孩子,对孩子的指挥、命令、控制、压抑比较少,表现得相当节制、克制,甚至小心翼翼,亲子关系中民主、协商、沟通、倾听和给到孩子的自主比较多。

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达,发明创造领先世界,不仅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实践息息相关,也与人文主义养育思想和实践密切相关,个人因此得到更多自由成长、自由发展的可能性;也因为有了亲子之间的平等独立尊重,他们的亲子关系更轻松、更宽松、更愉快。


借鉴


无论教育还是养育,中国还没有真正经历过人文主义洗礼,既面临着清理和摆脱传统专制主义、家长制、等级制、家长专制这样基本上属于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时期的任务,又需要借鉴和整合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如果可以在养育中贯彻人文主义基本精神和教育思想,那么,当今中国式养育中的主要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助于养育独立、自主的孩子,培养孩子成为知道自己权利责任意识的公民,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

专制独裁式养育强调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以及孩子的服从、听话,这消磨了孩子思考、表达的自由——因为要对父母言听计从。

父母把孩子的不同意见和感受视为需要“镇压”的“叛逆”行为,实质上取消了思辨与辩驳,取消了“批判性思考”。孩子没有独立性,没有做决定的能力,必须依赖父母,以至于父母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当前的专制式养育者普遍对孩子指挥、控制、命令、越俎代庖,父母以为表达了爱、关心,其实是对孩子的遮蔽、阻挡,是阻碍孩子自由成长和发展的过度养育之举,害处不小,不利于养育成功而幸福的孩子。

需要代之以人文主义的养育哲学,帮助我们收获我们希望的那种孩子,收获我们喜欢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更积极有为的公民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真正希望把你的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自由,进而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通往自我实现的人,你可以在你的养育中实践人文主义养育思想,采取权威型养育方式。


案例分享

专制型直升机式养育构成中国式养育的主流,这种养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非孩子个人、家庭与国家之福,宜代之以权威型养育方式。

为了实施权威型养育方式,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养育哲学,去除中国父母意识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家长制意识、专制主义观念及一整套思维和做法。

我自己接受的是专制型养育,深知其害,机缘巧合,接受了人文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洗礼,而能在自己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实施富有民主、平等精神的权威型养育,在女儿身上如愿收获了一个权威型养育开出的美丽果实。

我的女儿在英国读完本科、硕士。在校期间,学业优异,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是毕业典礼学生致辞代表;担任系学生会财长、学生会主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区;毕业之前拿到了一家顶级投行的工作邀请,是机构受欢迎的员工。最近,在她那个全球有数万员工的机构,她参加了创意比赛,获得了欧洲区第一名。

她开放、包容、友善,对异文化抱有尊重和好奇,在异域学习、工作,性别、国籍、文化背景都没有构成制约;她乐观、进取,昂扬,工作、生活平衡,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富有协作精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她是有爱、负责任的家庭成员,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已经开始承担引导我、照顾我的角色。

关于如何系统地实施权威型养育,欢迎参阅我翻译的《直觉养育的力量》及《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下面,我分享几个我养育女儿过程中的典型事例。


自主&担责


我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长出新的门牙,乳牙松了,但未脱落,占据着新牙的位置。我发现后告诉她需要拔掉乳牙,给新牙腾出空间,不然新牙齿往外长,牙齿会突出,很不美观。

你不去,怕痛、怕流血。

会打麻药,我拔过牙齿,会痛,但是是可以忍耐的,毕竟那么多人都在拔牙呢;我保证会从头到尾陪着你、握着你的手;我保证会请熟悉的医生,尽量减少出血、疼痛……

不!

会很难看、同学可能会取笑哦?

还是不!

到时候不能怪妈妈哦?

不怪!

好吧,我想,就遵从她的决定吧——反正也不是生死攸关,反正牙齿全部长得整整齐齐的概率本来就不高,早晚得矫正。

不出所料,新牙果然长突出了,与另一颗门牙一前一后。确实不好看,也真有同学取笑她,关注、动问的大人不少。

在她终于不能忍受她“难看”的门牙后,我没有“事后诸葛亮”取笑、奚落她。我说,这个结果的严重性是她预料不到的,也是可以弥补的,我可以陪她解决问题——看牙医。

我也告诉她,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必须自己去亲自验证,可以参考包括妈妈在内的别人的建议、经验,如果觉得有道理,应该听取。

两年之间,我和她一起往返医院一二十次,她一声不吭地承受治疗,终于把突出的门牙“纠”回到了正常的位置。

我相信,对她来说,这件事是她成长过程中一个难忘的节点性事件。从中,她学会做决定、承担后果与责任;学会做错决定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积极解决的;还学会听取建议、理性思考的意义,以及为了避免暂时的痛苦,最后可能得承受更大的代价。


权责对等


暑假期间,好些家长问我一个问题:我的孩子要上哪个学校?

我总会反问:孩子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是你来问我这个问题?

似乎就是父母在做决定。不管是上大学还是上中学,都是家长在操心这些问题。

我给他们的建议是:去问一下孩子是怎么想的?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选项,告诉孩子我们有这样一些选项。但要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功课,明确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再去了解相关选项,看一看什么选择能够符合自己所重视的条件。

像我和我的孩子,我只是一个信息的分享者、参谋。

在她初中毕业的时候,需要做一个决定:留在国内还是出国读书?

我分享了我所了解的信息和我所认为的利弊,请她自己做决定——这样的选择事关她的人生方向。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后果,有好有坏,无论她快乐还是痛苦,我最多只能感同身受,而她才是主体、是第一承担者,当然应该由她做最后的责任。

我告诉她:无论她做什么决定,我都毫无保留地支持,她遇到任何困难,我都全力协助解决。

孩子的决定可能刚好跟我的想法一致,也可能跟我的想法不一致,但都是她自己的决定。

把做决定的方式、做决定的主体资格交给孩子,父母做坚定的支持者。孩子才能够成为敢于做决定,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你最重要


对你而言,你最重要;处理不当,好心可能办坏事。

女儿同我探讨见义勇为。我告诉她见义勇为是对的,但是,我坚决反对一个未成年人无条件见义勇为,而要聪明、机智地为之。

我强调,对于你自己来说,你是最重要的,要把生命安全作为首要考量,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你一个未成年人去冒生命的危险。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别人、有益社会,还可能失去生命、伤害自己,给家庭和社会添乱。

那在公共汽车上看见有人偷别人的钱包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讨论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不激怒小偷的前提下,用假装被人踩着了脚,痛得叫了一声;假装站立不稳撞到小偷或者被偷者;假装无意咳嗽……

但是,一定不要出言、出手制止,以免招来小偷报复,一定不要跟小偷同时下车等等。


自私自利之辩


自私自利无可厚非。

女儿在学校学习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回家同我讨论。

我告诉女儿,那是一种观念,还有别的看法。

我跟她分享茅于轼老师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谈到的处理人我利益关系的方式:损人不利已、损人利己、损己利人、利己不损人、利己又利人,并和她一一分析

利己不损人,自私,但并非不道德,是基本道德要求,无可厚非,当然也谈不上高尚;

利己又利人是理想的标准,考量智慧,值得为之努力;

如果经过权衡、觉得乐意,可以适度地损己利人;

避免损人利己,这不道德;

而损人不利己,不仅不道德,根本就是傻。

关于有效学习、人际关系、人际冲突、跨文化交流、财务管理、情感、事业等等,我们也都有很好的讨论。

正如《虎妈的女儿》作者吉尔.阿姆斯特朗所说,母亲可以积极影响、引领女儿(儿子),前提是亲子之间有良好的沟通,祝愿所有希望为子女成长贡献认识、经验的父母,首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四部分完——

 • end •

策划:乐平公益基金会

文:彭小华丨编: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