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岛专稿|“简单的声讨没有意义,关键在构建一套新的秩序”——悬崖边上的师生关系之解决篇

乐见岛君 乐见岛


欲阅读上期请点击: “年入百万的中学老师不罕见”——悬崖边上的师生关系之挑战篇


作者简介


文玉伯,媒体人,乐见岛专栏作者,现居成都; 张丹,编辑,   现居成都。

   

本文共计3338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个好的老师,该怎样处理目前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思路一:

对教师不能只有教学能力的要求,师生关系也应纳入考核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的师风师德有很多深入人心的典范,用过去的话来讲就是奉献精神、服务精神、为人师表、道德楷模。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个好的老师,该怎样处理目前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但这种传统精神尤其是教师道德价值方面,在如今普遍利益化的师生关系中被消解了。现在经常有人说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对老师更多是对其业务能力即教学能力的要求,家长也特别看重教师教学的能力,教师在道德楷模方面的要求则被消解了。


虽然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但目前的公共政策,往往针对提高教师待遇,制止课外补习这类现象。整个教育评价体系没有把师生关系作为单独的一项。实际上师生关系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是非常核心的。一个学校的好坏,不仅仅是升学率,不仅仅是校园设施建设,更取决于师生关系。

 

思路二:

“尊重学生是做教师的基本准则,如果做不到,就不称职”

 

杨东平强调,师生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现代教育框架下面,跟传统的师生关系也不太一样。不可能再是传统文化的“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这个价值在西方社会也是不存在的。西方的教育往往并不要求老师爱每一个学生,提这类道德化的要求。但是教师有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比如美国大学的教师指导手册厚达几百页,具体地界定很多师生之间的行为准则关系。



比如说老师不能和学生谈恋爱,比如说你要单独和异性学生见面谈话,办公室的门必须打开。而目前我们的教师手册与学生守则,内容比较抽象,比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之类话语,缺乏比较具体的指南。“我想到前两年有一个老师的发言中提到:‘可以不爱,但要尊重。’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就像如果自己家有几个小孩,对孩子们的爱不太容易做到完全不偏心,但是需要尊重他们。尊重学生是做教师的基本准则,如果做不到,就不称职。”

 

思路三:

“通过他山之石,提供可操作的建设性的方案”

 

杨东平认为,中国传统观念将教师放在“天地君亲师”这个序列中,而现在的教师就是一个职业。因为这个职业与人密切相关,但又与商业企业不一样,所以它对教师的职业操守要求更高。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职业规范。


杨东平建议,可以找一些在国外有过从教经历又回国任教的老师,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通过他山之石,在师生关系培育上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建设性的方案,构建一套新的秩序,新的规则。对师生关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简单的声讨没有意义”。

   


杨东平说,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讲,通常有人说公务员和教师这两个系统是社会道德的标杆,对社会具有示范和教化的作用。“如果这两个系统腐败了,那么整个社会就要出问题,现在看来情况就是如此。所以强调师德建设,本身是没错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非常重视。


只不过我们现在,在整个教育生态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利益以及市场所扭曲后,我们只是抽象地倡导一下师德,评选出一些先进教师,于事无补,拿不出实际的有效的办法。而另一方面,教师的经济地位,这是教育的外部因素,不是学校能够改变的。


所以需要从源头治理。理论上教师应该是最有尊严的,是阳光下最美好的一个职业,能吸引最优秀的人去从业。这一点在北欧国家做得好,像丹麦、芬兰,教师是最具吸引力的,学生职业首选就是去当老师。做教师竞争比较激烈,对学历要求也比较高,收入也不错。”

 

思路四:

“老师不要被‘天地君亲师’迷惑,不要低估学生”

 

如何改善师生关系?卿光亚校长也有话要说。他主张,老师真的要学会平等,老师就是指路人。“你就是他体格大一点的朋友。思想上要有平等意识,要不忘初心。老师教育学生要有技巧,有方式,方法要平等,你没有君王的权利。不要被‘天地君亲师’迷惑,你不是君王。鲁迅描写的藤野先生并不拿戒尺打人,就是教学严格一点而已。很多老师低估了学生,现在学生有互联网,容易揭穿谎言。”

    


针对课外付费补课的问题,卿光亚认为,“语、数等国家课时安排已经很够,你还要补,就叫赚钱。就像你办一个避税补习班,这是不对的。比如英语补习班,国家课时没安排够,那可以。音体美这类时间安排不够的学科,也可以补,补了对全民有好处。发达国家体育课两小时,我们一小时。小孩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量不消耗够,就没有代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思路五:

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要融为一体

 

重庆万州区国本路小学副校长秦聪表示,一些师生冲突的极端案例,与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挨了老师的批评,不服气,和老师据理力争,甚至和老师顶撞,这有可能受家庭影响。如果家长也是这样,后果就是老师很可能就不管这个学生。”

    


秦聪强调,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学生来自家庭的教育很重要。如果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没跟上去,要形成好的师生关系很难。“缓解师生关系除了要提高教师的师德风范、加强老师的修养外,也要加大推行社区教育,带动家庭教育的发展。真正让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结为一体。”

  

秦聪认为,目前学校教育方面对学生安全强调得特别厉害,学生的户外活动偏少,老师怕出事,普遍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现在娃娃胆子小,不敢尝试一些活动,做什么事情都要打报告。在管理上要解除‘安全’的枷锁,鼓励我们的老师带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推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

     

杨东平教授也表示,因学校管理方面对安全的强调,造成学生户外活动的减少非常突出。“所有的校长都清楚安全第一,这比升学率还重要。有的家长一点小小的过失都要找学校赔偿,这种情况在国外是没有的。国外的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比如登山中的意外,家长都能接受。这一方面是社会有成熟的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家长会认为这是儿童成长必要的代价。正如跑马拉松也有出现猝死的情况,不能因噎废食。但在中国这是非常大的问题,校长、老师在安全问题上都战战兢兢的,体育课能少开就少开,一些学校连单双杠运动都不敢搞。”

                                                

思路六:

“学台湾推行老师走校制,让教育资源更均衡”

 

各地教育资源不平衡也被认为对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教育资源不平衡,家长希望把娃娃教育好,望子成龙,因此很多家长会介入师生关系,希望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特殊的照顾。但这影响到了正常师生关系的形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不平衡造成的。



如果教育资源平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教育资源均衡,送哪个学校哪个老师一样,家长就不会介入师生关系。如果大家都是平等介入,家长还会找老师特殊照顾吗?”


秦聪建议,改变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让师资力量分配更均衡,打破名校、名师效应,中小学可以推行老师走校制,5年、10年轮换。这并非不可操作,咫尺之遥的台湾就是这么做的,老师尤其名校老师,必须轮换,到不同社区的学校任教。这个经验可以参照。 

  

思路七:

“改善师生关系,还是需要自上而下的改变”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王继勇老师执教超过20年。他认为,现在老师的升学成绩考核压力太大了,“社会有时候也忽略了老师的压力比如我们学校,高考完后,一些高三年级老师甚至会生一场病。这病就是积累下来的,长时间的高考升学压力所致。”

    


王继勇称,“以我们学校高三学生为例,7:20分前要进教室。晚上晚自习,走读生上到9点20,住读生上到10点半。白天中途休息的时间不到3个小时,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主要还是升学压力引发的。老师在这种压力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对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来影响。我就看到老师一吼学生就会抖的情况。”


王继勇说:“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关键的考核还是以升学成绩来考核,也可以说是唯一的考核。”要改变这个局面,不是学校和老师能够做到的,还是需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调整,需要自上而下地做出改变。


The   end

图片来源:pixabay

编辑:北京乐平公益基金


往期回顾

1. 乐见岛专稿|教师节冷观察:正视师生关系异化的趋势

2. 乐见岛专稿丨“年入百万的中学老师不罕见”——悬崖边上的师生关系之挑战篇

3. 乐见岛专稿|穿梭两岸的台湾公益使者——林正修

4. 任志强:房地产税如果不解决公民地权问题,可能起反作用

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开学第一课

6. 乐见岛专稿|中国需要一场亲子关系的革命(上)

7. 乐见岛专稿|中国需要一场亲子关系的革命(下)


点击 "阅读原文" 快速报名第三期讲座

文章已于修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