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岛专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日本公德中的耻感文化

乐见岛君 乐见岛

作者简介


藤原千暁,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现在日本内阁府下某咨询机构工作。


本文共计3854,建议阅读时间9分钟。


提要:日本人连自杀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在自杀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都会做充分的准备。曾经看到一条日本的微博,一位初中二年级女生问:“请教我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杀方法。”更夸张的是,她为了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死花钱,竟打工把自己的后事钱攒齐了……


“日本人素质高”是举世公认的,很多旅游国家评选“最受欢迎的游客”时,日本人经常高居榜首。日本人普遍素质高有很多文化历史传承方面的深层原因,在此,我只想谈谈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社会约定俗成的做人原则或公德始点——“不给别人添麻烦”。


可以说“不给别人添麻烦”已经成为日本人深入骨髓的理念和最基本的教养,是日本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或曰日本的国民性。甚至有调查问日本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也会有人回答“成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这一做人原则的形成与日本人从小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现在日本女人婚后的就业率较之几十年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刚生育后的几年,大多数母亲都会辞去工作,在家专职养育孩子,等孩子上小学后再复出社会。一个有专职母亲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与中国以双职工为主的家庭相比,显而易见会更加周到。


从日常生活的举止到与人相处的礼貌以及行为规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都会一点一滴进行教育和要求。尤其是“不出格、不和别人不一致、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观念,成为日本社会人人遵守的不成文的规则。于是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社会的井然有序和日本人的高素质。


想必在日本生活过或与日本人接触过的人,对于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做人原则都深有感触。


对个体而言,无论在家庭、工作单位、还是公共场合,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我管理,不让周围的人感到不快,不给周围的人和环境带来麻烦,将外在的社会规则转化为对自身德行和品质的约束;对社会而言,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不给社会添麻烦。当有人觉得自己活着已经成为社会的包袱时,甚至会选择自行了断。同时,这一品质也造就了日本社会“临危不乱”的国民秩序。


日本孩子从小受教育必修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就写到:“不能给人添麻烦”。“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别人添麻烦”的范畴。


所以你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抱歉,给您添麻烦了”。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帮助和恩惠时,一般会说“谢谢”。而日本人除了说“谢谢”,还有很多人会说“对不起”。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比起感谢,更多的是给别人添了麻烦的歉意。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从好的方面看,日本人的这一处世哲学使得整个社会运行有序,而这种秩序又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使得日本社会看起来死板、拘谨、缺乏灵动性,人们也由于过于自律而显得很压抑,不像中国人和欧美人那样豪放。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看看日本人怕给别人添麻烦到什么程度。


中国人坐火车时,如果一起出行的同伴买的座位号没有挨着,大都会跟旁边的人提出换座位。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了。被要求换座位的人一般也会尽可能地提供方便。而且,中国人不仅在火车上爱换座位,甚至在飞机上也换。我每次乘坐往返于日本和中国的国际航班,只要是中国民航(中国乘客占多数),几乎每次都会遇到要求换座位的。


而日本人无论是电车、火车还是飞机,绝不可能主动提出跟别人换座位,这种“给别人添麻烦”的事,他们想都不会想。有一次在电车上,一对夫妇中途上车后,一个人坐到了我旁边唯一的空座,另一个人坐到了斜对面的空座。看到这种情形,我主动提出跟斜对面的人换一下,他们却说:谢谢你的好意,不麻烦你了,分开坐没关系的。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地铁、电车上大都通过手机看新闻、聊天、玩游戏,看报纸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的几十年,日本上下班的地铁和电车上最大的风景就是人手一份报纸。为了不妨碍周围的人,看报纸的人都是将报纸折叠成窄窄的一条。下图是日本电车上“报纸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给别人添麻烦”也表现在日本人的自律和忍耐,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插队、不乱扔垃圾、不过分占用公共资源等。


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大家记忆犹新的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手机和座机的通讯信号中断,只有公用电话能通话。为了给家人报平安,所有的公用电话前都排起了长队。面临这样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人们在公用电话前也依然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候,没有拥挤,没有推搡,没有加塞;在停运的地铁和电车站等待时,没有工作人员维护秩序,人们都自觉地靠道路两边坐着(让出行人通道)。虽然不知道电车何时才能再开,但是从人们脸上丝毫看不出焦躁和失态。下面两幅图,就是灾后日本人排队打公共电话和有序地坐在台阶上等地铁的样子。



日本人遇到灾难和不幸时,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悲伤表现出来,他们反而会因为自己的不幸让别人担忧和牵挂而表示歉意。


2015年初曾发生了一件事令全日本揪心的事。日本记者后藤健二为搭救被“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绑架的日本人质汤川遥菜,前去交涉,结果不仅没救出汤川遥菜,自己也被杀害。1月25日,汤川的父亲得知儿子被杀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希望这不是真的……希望后藤健二尽快获救”。同时还说:“这次事件给大家带来了麻烦,在此深感歉意……感谢政府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


2004年,三个日本义工在伊拉克被当地安拉斗士绑架,日本政府出面解救。三人回到日本后,不仅没有得到同胞的安慰,反而受到国民的一致谴责,指责他们的行为给国家带来了麻烦。其中的高远菜穗子女士代表三人向全国人民道歉:“让大家担心了,给大家添了这么多麻烦,实在对不起。我们的贱命实在不值得连累大家”。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外出做客时,担心自己的包会把别人的桌子弄脏,把包放在地上。

•感冒时担心感冒传染给别人,出门戴口罩(中国同胞戴口罩大都是担心别人把病毒传染给自己)。

•下雨时担心雨伞会弄湿别人,上公交车时把雨伞收起来扣好,折叠伞装塑料袋。

•外出做客时,担心自己辜负主人的好意,即使再着急,也会在临走之前把仍然很烫的茶喝下去。

•无论在餐厅吃饭,还是在会议室开会,离开座位时,把椅子推回到桌前,使桌椅保持整洁,不麻烦别人为你整理,同时也给后来的使用者提供便利。

•在外面喝多了,回来的电车上被晃吐了,也要努力吐在自己的公文包或者脱下外套兜着,到站赶紧下车不影响别人。

•有些流浪汉担心吓到别人,只在凌晨上街活动,在便利店外放烟灰缸和杂物的一角冒着寒风吃泡面。

•更有甚者,觉得自己活着就是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产生了一句名言“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意思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很多自杀者的遗书中往往写着这句话。

•在公共场合比如地铁上,不会跟朋友大声聊天;手机响了尽量不接,挂掉下车再打或者捂着话筒小声回复。



日本人连自杀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在自杀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都会做充分的准备。比如,日本的财政年度是4月1日至3月31日。很多自杀的人都选择在年度末,做完本年度的工作后再自杀,免得留下没做完的工作给公司的后任者带来麻烦。鉴于此,有些地方政府把三月定为“防止自杀强化月”;卧轨自杀者为了尽量不影响别人出行,往往避开上班高峰,选择撞末班车;住出租屋的人担心死在出租屋之后房东不容易再出租,选择到外面自杀……


曾经看到一条日本的微博,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女生询问:“请教我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杀方法。……我想自杀,但是却担心给周围的人带去太多的麻烦。例如:可能让父母花很多钱,也可能会让人们误认为自己是因受到校园霸凌而自杀,给老师招致麻烦。我也不希望父母伤心,所以在网上征集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杀方法。”而且更夸张的是她为了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死花钱,竟然努力打工把自己的后事钱攒齐了。我们看来好像这孩子有心理问题,但这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常态。


日本的自杀率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的耻感文化。不能给人添麻烦,做了事就要负责,做错事自己会有强烈的羞耻感。比如北海道火车出轨事故,公司老板处理好事故、安排好后事,就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悄悄地走了。


中国有句俗话,“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意思很明显——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用来帮忙的,否则要朋友干什么!在中国,遇到需要解决的麻烦,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人、找朋友。你帮我,我帮你,你的就是我的,不分彼此,人情味非常浓厚;而日本人则往往被认为冷漠,缺乏人情味,朋友之间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界限分明。私事遇到麻烦,一般都会自己努力解决,而不会想到去麻烦朋友。这是日本社会的常识。


日本人似乎永远在提醒着自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一直处于近乎“诚惶诚恐”的状态中,生怕越过了这个无处不在的、无形的规矩,而被别人白眼相看。


这种怕给别人添麻烦的自我约束,看上去都有些做过头了,甚至成了社会疏离感的源头。但是历史地看,日本自古地狭人稠,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山多而农耕受限,主要以渔猎为生,所以必须把自己融汇到集体的汪洋大海之中(领主制的封建集体主义),抱团取暖,才能在该群体中延续香火。


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如果失去了集体的帮助,生存率会大大降低。不遵守秩序的人,会被排斥,比如村民生孩子你不去帮忙,比如水灾火灾你袖手旁观,比如总是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与其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来自于道德,我更愿意说这是来自于祖宗的规矩和失群的恐慌。


这种过度的集体主义成为日本社会整体有序、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努力做好做精自己的事(不拖别人后腿——不给别人添麻烦),因而整体文明程度很高、整体爆发力很强的原因。但也带来日本缺少个人英雄主义传统,与欧美文化迥然不同的特色。如足球,日本队重视整体配合,不会出现超级球星和围绕球星运转的机制。再如国体,日本是民主国家,但却不以个人主义为基础。


总之,不给别人添麻烦,极大地尊重了他人权益,让这个社会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很舒服(不会有随便被别人侵犯或遇到不必要麻烦的风险),值得尊敬和推崇。但代价是个性的压抑和隐藏。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在文末打赏支持,打赏收入将全部用于内容生产上,为诸位提供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为原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果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乐见岛运营人员。


The   end

编辑:北京乐平基金会 


往期回顾

1. 乐见岛专稿|做老师没有爱,很快要被AI取代——全国名师李镇西谈师生关系

2. 乐见岛专稿丨“年入百万的中学老师不罕见”——悬崖边上的师生关系之挑战篇

3. 乐见岛专稿|穿梭两岸的台湾公益使者——林正修

4. 任志强:房地产税如果不解决公民地权问题,可能起反作用

5. 乐见岛专稿|刘思敏:中国游客境外遭遇“不公正”如何维权?

6. 乐见岛专稿|中国需要一场亲子关系的革命(上)

7. 乐见岛专稿|中国需要一场亲子关系的革命(下)

8. 徐永光:情怀压倒社会需求,会让公益无路可走

9. 乐见岛专稿|我们在金三角跟高死亡率对抗,创造生命的传奇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