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贪奥秘

2017-07-30 青山法律

来源:孟婆给碗汤

投稿邮箱:3101796098@qq.com

在透明国际公布的国际清廉指数2011年排名中,香港高居全球183个国家、地区中的第12位。


香港的廉洁并非天然形成。上世纪70年代,香港贪腐横行。1974年,拥有独立权力的廉政公署成立。在其后的38个年头中,廉政公署一扫香港贪腐风气,并成为廉洁的守护神。这个有着1300人的独立组织究竟如何运作?传说中在廉政公署“喝咖啡”又是什么味道?


香港廉政公署高级新闻主任谭家辉每天早上7点起床,从红 搭渡轮,8点前来到渣华道303号的廉政公署——比他的领导还早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里,谭家辉要搜集当天香港报章的主要新闻,特别是涉及廉政公署的报道,做成剪报,在领导上班之前放在其台面上。


香港市民对廉政公署给予极高的期望。这个成立至今38年,享誉无数的组织,能否继续像其名字 ICAC(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Corruption,直译为“反腐独立委员会”)一样保持独立性,把那些影响香港社会廉洁公正的毒瘤一一击破?


有人曾认为贪污是华人社会无法治愈的顽疾,因为华人社会崇尚人情,礼尚往来,因而容易瓜田李下。然而,自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来,这个论断已被改变,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贪影响力更是辐射到全世界。



反腐败从警界开始


在廉政公署大楼的墙壁上,陈列着廉政公署成立之初的事迹,最左首是一张“反贪污,抓葛柏”的历史照片。


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贪污横行,警察队伍竟然成了贪污行为的带头人和庇护者。身为总警司的英国人葛柏的不明财产达到当时为天价的437万港元。就在警方即将抓捕他之前,他潜逃回英国隐居。此事引起港人反贪大游行,“反贪污,抓葛柏”便是当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游行标语。


为此,香港政府于1974年2月成立了拥有独立权力的廉政公署来彻查腐败,最终于1975年顺利将葛柏引渡回香港定罪。


除了葛柏,那时候香港还有名震全港的四大华人探长吕乐、蓝刚、韩森和颜雄。一方面,他们有过辉煌的破案经历,另一方面,他们又经常充当黑社会、毒贩和妓院的保护伞,收取高额贿赂,在香港建立了一个由他们控制的灰色帝国。


廉政公署成立之后,将警队贪污作为重点打击目标,四大探长悉数潜逃。廉政公署对他们发出终身通缉令,他们在香港留下的巨额物业资产被政府冻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是现任首席调查主任蔡双雄喜欢说的谚语。要成功反贪并不容易。王晶执导的电影《金钱帝国》描述了第一批廉政公署工作人员的危险处境,他们遭到警察的报复、恐吓、人身攻击,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这当然有电影渲染的成分,但对于要从当时一手遮天的警队虎口拔牙的廉政公署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1977年,警队与廉政公署的矛盾达到了顶峰。当年10月28 日,警方数千人在香港警察总部集会游行,同时威胁罢工48小时,使香港处于“治安真空”。


在此危急情势下,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居中调停,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颁发了局部特赦令:除了已被审问、正被通缉和身在海外的人员,特赦于1977年1月1日以前所有曾经贪污而未经检控的公职人员,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对这一决定一直争议纷纷。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香港从此有了一个从头开始的严格的反贪环境,任何新发生的贪污行为都不会被纵容。



廉政公署的咖啡

廉政公署成立至今,众多香港政界、商界、娱乐界名人都曾被带到过这里。久而久之,被请去廉政公署“喝咖啡”成为一句俗语,代表到廉政公署接受调查或者协助调查。


其实,真正的廉政公署咖啡就是香港老字号咖啡品牌捷荣咖啡,这咖啡喝起来,味道并无太多特别之处。涉案人士“喝咖啡”的地点就在大楼里28间录影会面室中的一间。会面室只有大约八九平方米,显得非常紧凑。墙壁上面挂着被扣留者注意事项,例如可以使用电话,只要不对调查和执法工作造成阻碍;可以将被扣留一事告知亲属或一位朋友;可以获得充足的免费食物和茶水;除基本衣物外,不得接受外界送来的任何东西;可以使用洗手间,并有机会梳洗沐浴和做适量运动。


会面室里的一举一动,全被两个摄像头记录下来。一个拍摄在场所有人员,另一个只拍摄受调查人。这两个镜头接驳了分别标记为红、黄、绿三色的三台录影机,做出来的三份光碟,一份由受调查人保存,一份由廉政公署工作人员调用,另一份则于双方在场情况下用封条封好,由受调查人签名确认,直接作为日后呈堂证供。


廉政公署带走嫌疑人接受调查,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充分证据,廉政公署就会放人。如果有证据,嫌疑人将会立即被廉政公署向法庭起诉,由法庭决定是否需要将嫌疑人继续羁押。



制约下的权力

可能有人会问,廉政公署哪来的权力随意把人带走调查?这要从廉政公署的权力设置说起。


廉政公署是独立于警察和法院之外的司法力量,廉政公署的首长为廉政专员,直接向特首汇报。根据《廉政公署条例》《防止贿赂条例》等法律,廉政公署拥有独立调查权,包括搜查、扣押、拘捕等,必要时亦可使用武力,而抗拒或妨碍调查则属违法。同时,廉政公署的人事和财政独立,不受其他部门制约,廉政公署工作人员也不属于公务员编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廉政公署的独立性和打击贪污的力度。


廉政公署一般的办案程序是:接到市民或者线人投诉或举报后,这些情报被归纳到廉政公署的报案中心。每一条线索会被做成一个报告,在每天早上8点半之前汇报给执行处高层,由高层开会决定是否采取下一步行动。


“每一单案件都被编号,如果是可追寻的线索,我们就着手调查。但我们无权终止一场调查。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每六周开一次会来监督我们的调查工作,得其批准,我们才能终止调查。所以每一单案件不会存在被故意拖延或者停止调查的情况,即使这个案件涉及高官或敏感人士。”廉政公署相关人士介绍。 这种制度的设计体现了对廉政公署的制衡。廉政公署的架构上方还有审查等四个咨询委员会,负责监督廉政公署的具体运作。委员会由非官方的社会贤达和专业人士组成,对廉政公署各方面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同时,对廉政公署还有其他几种形式的监督:


首先,立法会有权赋予或撤销廉政公署的权力,并要求廉政专员出席立法会会议,也有权要求廉政专员就其政策及经费问题接受议员质询。


其次,廉政公署虽然有调查权,却没有检控权,所调查案件是否提交法庭,须由对行政长官负责的律政司长决定,由法庭决定是否对嫌疑人进行起诉。


再次,在司法监督下,廉政公署在行使某些权力前——例如申请搜查令、调查嫌疑人的银行文件等,必须事先获得法庭的准许。


此外,香港独立而广泛的传媒,也在不断加强公众对廉政公署的问责。


既有独立的审查权力,又受到广泛制衡,这就是廉政公署反腐败行之有效的奥秘所在。



防胜于治

廉政公署不只是审查贪污,还重视预防及宣传反贪。廉政公署招募了大批专业人士,来帮助全社会建设一个全面预防贪污的环境。


防止贪污处的设立,是想从源头杜绝贪污,从程序上订立防贪措施,做到“系统防贪”。每年,防止贪污处都要审查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也给私营公司提供帮助,提出改善制度和程序建议。


把防止贪污处的职责看作是“保健医生”最恰当不过了,它负责提高各部门机构的“免疫”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它更像一个专业的咨询事务所。这个处汇集了一批工程师、会计师、科技人员,借助他们的专业背景来提前发现漏洞。


对体育、慈善机构及筹款活动等与民众相关的公共领域,防止贪污处都有相应的反贪指导意见。而任何私营机构,只要向廉政公署提出申请,廉政公署就会派人前往举办讲座。


而对于公众宣传,廉政公署则通过另一个大处——社区关系处来执行。这个处有200人左右,是防止贪污处人数的三倍,可见廉政公署对公众宣传的重视。


廉政公署和香港无线电视台及香港电台合作拍摄了《廉政行动》系列电视剧。自1975年开始,至今已推出了14辑。这些电视剧通常邀请明星出演,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故事曲折,情节紧凑,在电视台播出之后吸引上百万观众收看,从而让反贪观念深入人心。


社区关系处编写了多本教材,成为香港中小学的辅助读物,让学生自小就熟悉反贪观念。廉政公署还向全社会招募名为“廉政之友”的志愿者,也会在学校中招募年轻学生成为“廉政大使”。


从1974-2010年,在香港108389宗与贪污有关的举报中,廉政公署共调查了70511宗,共有13808人遭检控,其中2105人为政府人员。“香港胜在有你同ICAC”,已经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口号,更有人将廉政公署称之为香港的DNA,在捍卫着香港的核心价值。

     关注“青山法律”,查看7月热门阅读集结。




1 .55个改革“金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精华都在这里了!

2 .“善心汇”到底有多黑?一图拆解骗钱花手段!

3 .换个角度看反贪:揭秘审讯是如何层层击溃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4 .骂句“狗庭长”就该被拘15天罚3万吗?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指出,经核实后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