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法官五分钟搞定庭审!震撼的不仅仅是法律人…

2017-12-23 青山法律

来源:沉静如水的法律博客  


投稿邮箱:3101796098@qq.com


导读

证据采信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相信法学教授和实务司法官们一定会据此写出洋洋洒洒的宏篇巨制。但是事物的本质往往是简单,复杂是因为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从复杂到简单之间是智慧,其实也是常识。黄铁鹰先生在香港的一次法庭经历多少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轻松赢香港警察》


一个星期天,黄先生开车在一个不允许“乘客上下车路段”,因为与妨碍自己行车的行人发生争执,而被过往的警察认为“在不准下客的地方下车”。尽管黄先生和车上的朋友据理力争,警察坚持开出了200元的罚单,而且说,“你们不服,可以由法庭判决。”黄先生也不示弱,为了自己的尊严坚持走上法庭,要与警察较量一番。


黄先生进行充分的准备。他先是到事发路段找到目击者——一个路旁卖菜的老伯,希望他能作证,证明警察的滥用职权。黄先生费尽口舌,可是老伯一口回绝。黄先生很沮丧,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好硬着头皮走上法庭,坐在被告席上。为了让自己陈述的清楚准确,增强可信度,最终能够说服法官,黄先生选择讲普通话,然后由翻译向头上戴着假发的洋法官讲述当天发生的情形。此时,警察身着便装坐在控方后面的当事人席位上。

 

当黄先生用五分钟陈述完经过后,就等着出现像西方电影里,控方开始反驳,之后是一轮轮的辩论的情形。可是法官并没有让控方发言,他只说了一句话就结束了整个庭审:“根据你的陈述,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你,此案撤销。”究竟是什么让法官信任黄先生的陈述?香港的律师讲清了原委:“法官认为你西装革履,又任职大公司,不值得为200元来撒谎。法官知道像你这样的人,人工每小时也不止200元,为了区区200元闹上法庭,一定是冤枉的。”

 

黄先生有惊无险地在香港赢了香港警察,法官五分钟搞定一起案子。背后是证据采信的问题,其实是什么证据也没有,有的是黄先生的陈述,而作为其它的关键证据,法官并没有深入核查:比如事发路段的录相,比如那个不肯上法庭的老伯,比如警察的陈述,比如警察的执法记录仪等等。他只是根据黄先生的陈述就“轻易”解决了一起公民与警察的“对决”。证据采信一定复杂,但是香港法官简单化了:那就是公民的一般认知和法官的内心确认。也许这恰恰是证据采信的最高原则,我们不排除有其它的“黄先生”就是为了“区区200元而撒谎”,但那是例外,我们不能用例外而否定常情。

 

黄先生的小经历只所以让我玩味不已,是因为在法治日益成为中国常态的今天,我们往往陷入证据至上主义的泥水之中,在“确实充分”的规则里演绎案件的“不容置疑”。许多人在这种法庭裁判里身心交瘁,他们感受到了法官的严谨,也感受到了法庭的无能,进而作出宁可委屈不上法庭的选择。在一项消费者维权调查中,广东的法官们就做出了“打官司耗不起,吃点哑巴亏也认了”的选择。法官尚且如此,遑论平民百姓?

 

想起小说《人证》,节录于下,以兹证明。

 

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

 

列车员朝他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一样吗?”

 

列车员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我是残疾人!”“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将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列车长闻讯赶来,询问情况。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票……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就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他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中年人一下就蔫了。

 

后面是一个同车的乘客羞辱列车长和列车员的经 52 30940 52 16160 0 0 7844 0 0:00:03 0:00:02 0:00:01 7848。与本文无关,兹不录。

 

不会有人否认,在法治的社会里程序的重要,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寻找真相!


相关阅读:

1、晋商又遇滑铁卢!振兴集团董事长史跃武:白手起家的山西民营企业败给了江浙资本大鳄

2、【精华】民间借贷案件三个典型案例+基本情况、主要特点、风险提示

3、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管理人的法律风险防范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指出,经核实后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