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国工程 | 在伶仃洋里扎下两座人工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06-28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

2011127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最后一个重约500吨的钢圆筒被打入海床。鞭炮声中,现场的工程人员格外激动——120个从1600公里之外运来的巨型钢圆筒已全部完成振沉,东、西人工岛稳稳地扎在了繁忙的伶仃洋海域。

刘宇光见证了“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奇迹,也记下了人工岛最初的样子。“岛上当时什么也没有,就是一片‘海上沙漠’。”20118月毕业的他,经过半个月的培训,被公司派往东人工岛,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工程。由于这座外海孤岛并不具备生活条件,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都住在摇摇晃晃的303船上。

5月30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一名工人在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作业。(中工网记者 李雪峰 摄)

“海洋上气候多变,一旦遇到风浪,船就摇晃得厉害,让人觉得太难受了。”在西人工岛,一工区项目副经理张怡戈仍然记得5年前建岛时的艰辛。最多的时候,近170人挤在狭窄的船舱住宿、每天停靠岛上施工,在船与岛之间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搬上岛后,生活才有了改善。”张怡戈说。2012422日,工程人员建好了临时板房,决定从“丰旺9号”生活船搬到岛上。晚上7点,还没来得及安装好灶具,一场倾盆大雨不期而至。但这并没有冲淡“乔迁”的喜悦,在雷电交加的夜晚,他们按照北方的习惯,吃了一顿有庆祝意义的捞面,开始了期盼已久的陆地生活。

一名工人在擦洗清水混凝土制件模板。(中工网记者 李雪峰 摄)

入住岛上后的第一个夏天,西人工岛隧道暗埋段施工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基坑内,炎炎烈日当头,没有一丝海风,工人们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了。工作之余,没有WiFi信号,没有手机通讯信号的孤岛近乎与世隔绝,这考验着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曾有一名吊车司机无法再坚持,抛下一句话便自行离岛了:“宁愿每个月少拿2000块钱,也不想在这鬼地方待!”

如果工人们都坚持不了该怎么办?一工区项目经理部工会主席乔晓辰想出了很多留人的办法:加强宣传,让工人们认识到岛隧工程的重要性;加快建设,让岛上的工作环境更好,生活更丰富……“后来发现,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现象在我们这儿非常少见。”每一个春节过后,工人们还会背上行囊返回孤岛。

“孩子在电视上看到港珠澳大桥的新闻,都会很高兴地说:‘咱爸在那儿干哩’。”来自河北的霍灿明负责西人工岛的清扫工作。他说,老家的亲友们都知道自己在为大桥工作,感觉“很骄傲”。

“这是世界一流工程!”谈起大桥,东人工岛46岁的钢筋工陈保怀也很自豪。“工程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成员”,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为“家”拼搏。他认为,施工虽然有压力,但更带来了成就感。

在乔晓辰看来,岛隧工程对建设者的价值无法简单地用物质来衡量,“小到工艺革新,大到工程创新,在这里,能看到别的工程上看不到的东西,学习快,进步也快。”

为了工程,一工区常务副经理孟凡利6年春节都在建设现场;从云南大山中走出来的张怡戈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时间坚守在岛上;很多工人两三个月、甚至半年都不下岛;更有年轻人连续3年春节留在一线,婚期一拖再拖……

东人工岛岛壁施工。(中工网记者 李雪峰 摄)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工程人员进行了填砂造陆、岛上临时建筑的搭建、隧道暗埋段与敞开段施工等工程。渐渐地,岛上有了稳定的手机通讯信号和WiFi,有了淋浴房和篮球场,也有了在海风中摇曳的鲜花。“刚来时候的一片大海,一步一步地建成了现在的陆地,这份由工作带来的荣誉感逐渐在加深。”现在,30岁的刘宇光已经从一名青涩学子成长为能独立负责工作的Ⅱ工区工程部部长。

目前,东、西人工岛的施工作业还在进行。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的钢圆筒已经被拆除,静待着首节曲线段E33沉管的海底对接。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两座离岸人工岛将成为伶仃洋上最耀眼的明珠。

闲暇时,很多人用手机拍下了岛上的点滴变化,他们将照片传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分享着成岛、建岛的故事。“到明年,我们的人工岛就会很漂亮了!”张怡戈的言语中充满了期待与自豪。

(本报记者  赵琛  彭文卓  刘友婷)

(原标题:终于有了在海风中摇曳的鲜花)

猜你喜欢

骄傲!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和它的海上工匠们

【透视】盼!“工匠精神”引领“好工人”归来

本期编辑:贺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