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29日央视报道,日常生活中,扫码消费带来的强制关注、夹杂广告,特别是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比较普遍。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商家强制或诱导消费者扫码消费的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扫码消费的高效便捷等优势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部分商家滥用支付规则,将扫码消费变成收集消费者信息、营销推广、诱导消费的工具,藉此获得更大商业利益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权益,降低了扫码消费体验,令消费者不胜其扰。如今,法律已给扫码消费立了规矩,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而且,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也就是说,在消费者不愿扫码时,商家应提供其它方式完成相关服务。眼下的问题是,即便扫码消费已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可现实中执行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商家没有守规矩,仍然继续以各种方式,强制或诱导消费者扫码消费。由于消费者与商家的博弈力量不对等,在扫码消费的选择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时候,即使消费者在扫码获取相关服务时阅读了相关“隐私政策”说明,知晓会被索取个人信息,也只能选择同意,否则就得放弃获取相关服务。比如,在一些无人收费停车场,消费者只能扫码停车、缴费,否则便不能入场停车;一些餐馆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食客点餐前需注册、登录小程序,而不扫码就吃不了饭。诸如此类消费者虽不愿却又无奈就范的情况广泛存在,说明部分商家仍在依靠市场强势地位剥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其行为已涉嫌违法。扫码消费是信息技术进步、科技改变生活的注脚,但商家也要遵循技术向善原则,合理合法使用,不能任性踩踏法律红线,将扫码消费当成侵权利器。督促商家守规矩,依法加大对商家强制扫码行为的制止、纠错、处罚的力度,让其真正产生切肤之痛,此类现象才有望早日销声匿迹。具体而言,可以尝试推出评选机制,由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共同投票,公布商家支付便利榜单,对存在强制扫码关注、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商家,采取挂“红牌”“黄牌”警告等措施,在敦促商家加快整改的同时,也可提醒消费者做出审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