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钩沉 | 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2015-12-26 班组天地 工人日报

揭开尘封的记忆,你可以听到矿山里汽笛的鸣响,工人们三三两两步入工区开始一天的生产;你可以看到热气腾腾的茶炉房,饭菜的香味四处弥散......

他们,是再平凡不过的一线工人。他们所经历的,是平淡无奇的一段时光。而回味留存在他们记忆中的或清晰或散淡的痕迹,仿佛可以看见他们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挥洒过的汗水,燃烧过的青春。

聆听岁月的足音,那是世间最动听的回响。

矿山汽笛声

上世纪50年代,立在徐州煤矿福利楼上的汽笛每天准时响起近10次,笛声响彻云霄,提醒着上三班的矿工起床、吃饭、上班。汽笛声虽然对中夜班、尤其是夜班职工休息造成影响,但别无他法,工人们也都习惯了。

父亲在全井下最偏远的地方独自一人看岗,又无人进行交接班。因无法掌握时间,他比别人晚上井两三个小时,这是常有的事。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父亲想尽办法要来了一张票,买到了一块“金鹿”牌怀表。这块55元的怀表成为我们家最大的资产,也是我父亲的“命根子”,一直陪伴他近20年。(张四新)


饭盒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老职工张景振回忆,1980年,26岁的他刚入厂,当时每月挣3861分,在食堂吃饭要花八九元钱,绝大多数工人都带饭。条件好的,带些炒菜;条件差的,就只带一大盒饭,饭里埋着两块臭豆腐,当时臭豆腐1分钱一块,一吃吃上几个月,把班组里的其他工人熏得远远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景振挣到了1500元左右,开始去厂里的食堂吃饭。到2005年,厂里开始给工人提供免费午餐。(本报记者 刘旭)

黑烟白烟

中国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老员工张洪义回忆,上世纪50年代建厂时,为锅炉房盖的专用烟筒,一到冬季,每天要吃掉好几火车皮的煤。车间厂房的北外墙会落下小米粒大的灰渣,一不小心就落入眼中,地上积得足有半尺厚。

日子一天天过去,为实现“森林工厂”、“花园工厂”的发展思路,从2008年起,公司下大力气开展了系列专项攻关,“消烟除尘”作为其中一个重点项目,直指锅炉烟筒顶上那条猖獗的“黑烟龙”。“冒黑烟、扬尘渣”的烟筒,就这样彻底成为了大家的历史记忆。(张洪义)


“铁锹彪”

上世纪70年代,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一立井机厂热火朝天地开展“节俭光荣”活动。由于生产成本紧张,无论是生产一线职工还是地面辅助工人,都会将剩余的材料或可利用的物料收集起来,哪怕是10厘米的铁丝也要像宝贝一样,赶紧捡起来。

当时,栾福彪最拿手的就是把回收来的废旧物料加工制作成铁锹。一天下来,他可以制作7把,结实又耐用,工友称他为“铁锹彪”。(张继涛 冯汝深)


大喇叭

30年前,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双河联合站罐区立着一根高大的杉木杆,顶端捆着两个大喇叭,电线翻山越岭,电流嗡嗡直叫,愣是一节节接进油区来。山沟里的石油工人,几乎与世隔绝,这大喇叭承载着所有人对山外事物的好奇。

从开大会、发通知到播评书、讲技术,大喇叭的作用十分广泛。每逢广播授课,工人们把杉木杆堵得水泄不通,那些听不清大喇叭声音的职工们,慢慢琢磨出了一个窍门:像浇花一样,朝着大喇叭接地线的土中浇一桶水,声音很快就洪亮起来(高志刚)


老机床

内蒙古一机集团传动厂房里,有台造型奇特的机床,它头顶有一个长长的“烟囱”,特别显眼。这台“颜值”比周围其他机床都低的Y58插齿机,属于工厂元老级设备,上世纪50年代建厂初期它就安装到了生产线上,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主战坦克就有它的功劳。(本报记者张玺 本报通讯员王莉 刘鹏飞)


你的记忆里,还有哪些老物件?你有怎样的故事?欢迎留言。

猜你喜欢

必看 | 年底这些消息千万别信,否则这一年就白干了!

提醒 | 2015年朋友圈十大谣言,你听过几个?


本期编辑:赵晨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