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醒 | 微信谣言发布高峰时段竟然是……

2016-04-10 车辉 工人日报

“家里的这两种液体一旦合体,马上死亡!速速扩散!”“这7种肉,医生已禁,比砒霜还毒。”这些曾经在微信朋友圈不断被转发的类似文章一次次被证明是谣言,扰乱了网络生态环境。日前,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报告提出,总体上看,谣言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点击,常夸大其词,故意唤起人们的不安与恐惧。

该报告显示,谣言发布的高峰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周中的周四、一年中的寒暑假。在这些相对非繁忙时间,人们更加有空进行阅读和分享,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每条谣言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背景与心理动机。“了解谣言、减少谣言、防范谣言,是值得去做的事情。”报告撰写方称。

报告以技术手段分析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微信中被举报次数较多的2000多条疑似谣言文章,对其中的600多条谣言进行了人工编码。研究发现,占比最高的是失实报道类,达31.4%,主要包含社会政策、经济状况等;其次为健康养生类,占15.1%,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疾病和健康养生等;再次为奇闻趣事类主题,占比13.5%,主要涉及各类迷信怪谈和八卦等

“从谣言的主题比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谣言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激发网民兴趣和共鸣,例如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等。”报告撰写方称。

报告分析,在传播形式上,夸张的图片、惊悚的标题几乎是谣言“标配”。从原创性上看,大量谣言都是非原创,往往经过多次加工,被改头换面后更加贴合时效性和当地性,从而获得广泛传播,体现出谣言具有较强的“自我繁殖力”。

在出现诱导分享的谣言中,最多的是道德捆绑类诱导分享,即强调为了爱心转发,或者“不转不是中国人”;其次为顺便一提类诱导分享,即没有明确的理由和条件,只是单纯提醒读者分享;此外,迷信类的诱导分享也占有较大比例,即声称转发后有好运或者不转发会遭厄运。

报告还显示,这些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利用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动因。如健康养生类、人身安全类、财产安全类的谣言中,主要利用了人们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奇闻趣事类谣言中,则包含了许多迷信内容,该类谣言同时包含焦虑与恐惧、希望与欲望两种动机。如此一来,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网络生态环境。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张志安教授表示,如果网民更多了解谣言传播的周期性和内容化妆术,就更容易识别和过滤谣言。“我们合作进行谣言研究,就是想用科学和信息素养来防范谣言的危害。”

(原标题:朋友圈谣言以失实报道与健康养生类居多)

猜你喜欢

延迟退休时间表、元旦执行新交规、吃猪血除霾......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辟谣 | 最热的8个癌症传言,专家揭秘真相!

本期编辑:贺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