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艺术大师or文字失语症

微校菌 微校中南 2024-01-19

菌菌在期末的课堂展示上

属实是“社死”了一把

原因是明明很简单的内容

却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



原本是亲爱的“同学们”

“家人们”这个词偏偏脱口而出

明明可以开门见山

却要用“咱们就是说”点缀

还自然地加上“一个大动作”

简单的内容

就这样被“纯纯的”“一整个”

变得如此复杂



菌菌突然发现

不仅是在课堂展示上

连在日常生活交流中

这些“语言艺术”

已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了



菌菌身边的朋友

也或多或少有这种情况

@鱼干(男20岁,重庆,外国语学院):

比较爱用能形象地传达自己意思、好玩、幽默的网络流行语。


@豆子(男,18岁,湖北,金融学院):

yyds,芭比Q了、社牛、emo、爷青回dddd,集美,乌鱼子、绝绝子。


@螺蛳粉好好吃 (女,18岁,广东,工商学院):

会用kswl、kdl,嗑cp的时候很好用。


似乎没有这些网络词语

我们就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现象

那有可能就是“文字失语症”


CAUTION


它并不是某种疾病

而是用来形容

现代年轻群体表达能力弱化

从“病症”上来讲

简单日常的对话

患有文字失语症的患者可以正常表达

但是

在需要发表

逻辑性强复杂性高的表达

他们就会“宕机”

难以准确描述自身感受





你经历过“文化失语”吗



@青蛙王子(男,18岁,江苏,经济学院):

网络流行语让聊天更加符号化,越来越不会有逻辑的表达,只会寻找符合当下情境的流行语。也许是一种表达的退化。我现在就只会“乌鱼子”。


@中南大校花(女,25岁,山西,会计学院):

我理解的“失语者”是缺乏自我的说话体系的人,只会用媒体给你造的词,或者某个群体的共同语言,没有自己的思考。


@像风一样(女,23岁,湖南,文澜学院):

写多了影片宣传稿之后,就很难写正经的影评了。有时间看书之后,写作的能力就会恢复很多。



“文字失语”是什么导致的



@二十三号街区(男,20,浙江,公管学院):

跟在社交网络花费太多时间有关。社交网络大部分是在跟人聊天,没时间打太多字,也知道没人会看你的小作文。没有真正的“自我表达”,也没有接触到别人的“表达”。


@可乐不加冰(女,21,福建,统数学院):

我想质疑一下“文字失语“这个概念,是不是默认了非正式文字表达只能有一种范式?在线聊天需要有说话的范式吗?网络流行语的作用其实是消解一种大家早就习惯的说话范式。


@花好月圆(女,19,上海,工程学院):

越常使用网络流行语,越会陷入文字失语吧。不抖包袱不抛梗,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越抖梗越失语,说不出来也只能抖梗了。



和那么多朋友聊过后

菌菌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离不开时代和语境的变化

它们具有互联网式的娱乐色彩

并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

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


然而

这种快速、简单的语言形式

也在消解着我们的正常表达

对流行语的过度依赖

不失为一种思维上的懒惰

如果所有表达都以网络热词替代

套进一种单一的范式里

最终会使我们忘记语言原本的丰富性

成为“文字失语者”



菌菌也正在尝试地摆脱

“文字失语”

发现自己语言贫乏,希望追求语言之美

是治愈“文字失语症”的第一步

接下来

不妨在平日里

减少公号推送

少刷一会微博

退出视频软件

读几页经典作品

写篇几百字的小日记

观察屏幕之外的大千世界

揣摩内心流动的微妙情感

大胆自信地用语言展示真实独特

不随波逐流的自己


菌菌希望我们都能够

不要过度依赖网络词汇进行表达

偶尔从网络语言洪流中抽身

做一个懂思考、会表达的人


微校中南小提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说明,如有不妥,望留言告知,谢谢~


文案 / 杨文杰

编辑 / 杨颜瑞

封面 / 冯佳仪

负责人 / 杨思函

审核 / 张艳芸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艺术大师or文字失语症

微校菌 微校中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