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灾区越近越悲伤, 离灾区越远越焦虑
文/小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非典—汶川大地震—长江翻船—天津爆炸...
灾难,以不同的形式,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面对灾难,随着灾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推移,人们的反应也不太一样。
记得08年汶川地震时,我正在四川上大学。地震发生的一刻,虽然当时不知道能不能冲下楼,能不能活下去,但不知为何,并不是多么恐惧,也没有多么伤感,脑海里闪过了一下家人的画面,听见大家都在叫喊,神经基本麻木了。
晚上,全校同学都在操场露营,从收音机里面听到了震中的一些消息,顿时变得心情沉重。再后来,开始慢慢反思,反思无情,反思新闻,反思救助,反思平时不曾想过或不敢想过的或近或远的未来...
这仅仅是一个离灾区还有好几百公里的学生的想法。大部分人,在灾难面前,又会经历怎样的情绪和情感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以美国著名的Newtown枪击案为案例,通过搜集案件发生后半年间的微博语言信息为情绪指标,发现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离灾区越近(时间和空间)越悲伤(伤感的词,如伤心、难过、悲伤、心痛、失去...越多), 离灾区越远(包括时间和空间)越焦虑(焦虑的词,如害怕、担心、困惑、怀疑、不安全...越多)。
心理表征理论—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 CLT)认为心理距离(如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会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感受。距离越近,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想法会越具体,距离越远,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想法会约抽象。
在面对灾难的时候,离灾难地点越近的人,离灾难发生时间越近的时候,人们的反应主要在于关注灾难的具体细节,即发生了什么事(what happened),这时人主要是感性的,会不断去想事件的具体情节和画面,容易沉浸在不能挽回的失去中,情绪上主要表现为悲伤。
离灾难地点越远的人,离灾难发生时间越远的时候,人们的反应主要在于关注灾难的抽象意义,即为什么发生(why it happened),这时人主要是理性的,会反思灾难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对生命容易逝去的现状认识,情绪上主要表现为焦虑。
微信圈一开始都关注灾情,慢慢开始变为对灾难的思考,对救助的舆论,对结果和结局的愤怒,对生命无常的焦虑。伤感可以暂时,而焦虑往往是深刻的。
如果说,伤感和欢笑是路上的荆棘和花朵,那么焦虑和宽恕便是无尽的长路。
记得谁大概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出现在人世间的任何一场灾难,任何一种不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原文:Doré, B., Ort, L., Braverman, O., & Ochsner, K. N. (2015). Sadness Shifts to Anxiety Over Time and Distance From the National Tragedy in Newtown, Connecticut. Psychologic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