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辟谣 | 所谓「麻省理工经济学家告诉你男女配对的真相」并不存在

2015-09-18 柯晗 友心人


「真正的人类择偶,

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标准。」



最近见一则号称深度文的心理学文章刷遍各大公众号和所有人的朋友圈,标题说来大家一定很眼熟:麻省理工经济学家告诉你男女配对的真相》


说:


MIT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的书《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中有个实验,给100个男女大学生编号,1-100男单女双,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数字,只能看见别人的,然后让他们去找异性配对,争取配出来数字最大,奖金越多。


过程和结局都出乎意料:首先大数字的人旁边马上围满要求配对的人,然后因为竞争太激烈,渐渐有人放弃退而求其次去找数字减低的,接着被围的人因为一开始选择太多待价而沽,最后失去选择“门当户对”的对象机会,只能保底选个和自己相差较大的。而数字小的则备受冷落,最后只能互相凑对,或通过交易来找人凑对。


结论是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恋爱关系中令人唏嘘的现实:有人天生资本多,容易被哄抢,但大多数人抢不到,于是退而求其次,资本少的人只能靠利益交换来结成关系,但条件太好的人也常因为待价而沽过久而选择不如意。




数字游戏=吸引力?偷换概念!


听起来简单但深刻,不仅精妙,还似乎非常有道理。

但实际上,这个研究属于张冠李戴,而且仅靠文中提供的信息并不能得出结论。


首先从文中提供的实验信息来看,这个研究的过程和结论之间是不匹配的,实验设计完全得不出结论。


依照网文中所描述的实验过程,虽然包含男女两组参与者,参与者在进行配对是也要求要去找异性,但匹配的原则完全是做数学题——要求两人加起来数值尽量大,而压根没有要求参与者考虑任何关于异性吸引力方面的因素,其设定的数字也根本和性吸引力无关。这个实验的目的跟文中所说“要男女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争取能凑到最大的总和”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要被试找出能和自己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对象而已。


这组被试要是都换成别的群体,实验也依然可能出现类似结果。比如若换成一群创业狗和清洁大婶,按照实验设计也依然会出现类似的结果,难道结论说明了“创业狗和清洁大婶之间配对的真相”吗?


这个实验设计只能体现人的决策行为,而和性吸引力或择偶没有丝毫关系。关键转折点在,讲述者将参与者对别的参与者数值的索求,等同于他们对对方魅力值的认可:


一个典型的概念偷换



真的有这样不靠谱的实验?没有。


最重要的是,Dan Ariely真的曾做过这样的研究吗?抱着“找原文献是追溯真相的第一原则”的态度,我和小伙伴立刻去找出处。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这本书中文名就是《怪诞行为学2》,经过编辑砍妹查实,原书里


并没有这个实验。

并没有这个实验。

并没有这个实验。



原书只在第7章简短地提到一个类似的虚拟场景,但编号只有1-10,场景为一个晚会,过程和结果都是假设。也就是说,在这本书里它不是一个实验。



就是这样一段话



真相:我们趋向和自己相似的人

在书中,Dan Ariely以这个虚拟场景类比为人类的同征择偶。什么是同征择偶?同征择偶指的是生物在寻找同伴(包括性伴)时趋向于寻找和自己基因特征或表征相似的对象,这种相似包括但不限于体型、肤色和年龄等。人类的同征择偶不仅表现在伴侣之间基因更相近,也表现在伴侣之间会有相似的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等。


看起来和网文中描述的精确匹配确实有一定相似度。那么真正的研究结论是如何呢?1986年一个研究用Agent-based modeling以计算机模拟的方式,试图验证人类择偶到底是择优选择还是相似选择。


结果证明在最优选择模式(即所有人都去寻找最高吸引力的异性)时,所得配对和现实生活中夫妻的真实相似性的相关委0.5~0.6,而当择偶策略是找和自己吸引力水平相当的时候,则高达0.8~0.9。后来的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和模型也主张,人们最终会选择与自己诸多属性相近,最终比较可能的对象进入长期关系。


于是基于这些假设和同征择偶的特性,Dan试图利用择偶是精确匹配的假设,来通过模拟的打分系统完美实现配对,用来提高在线约会网站的成功率。然而研究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了失望。


这种失望实际上是可以预见的。因为真正的人类择偶,不仅复杂,且很难标准量化。无论是ABM模型,还是Dan Ariely的研究设想,对于现实来说都太单一扁平了。






爱情不是一场精确匹配的游戏


在复杂的择偶行为中,我们本身的“条件”并非唯一决定原则,对方自身的因素(偏好、所处人生阶段等)亦会对择偶行为有影响。最另外在不同群体中,甚至对不同的个人来说,所谓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化。比如“中老年多金的男性”可能在一部分人群中被视为最佳配偶,但对我这样热爱年轻肉体的女性来说显然非常缺乏魅力。


简单来说,在现实的择偶中,真正会出现的画面,更趋向于不同的人群与不同的群体和个体之间的更加复杂交错的场面。


这也是为什么在真正的人生中,你会见到美人与相貌平平者结合,会不明白为何你朋友口中的男神对你来说毫无吸引力,也会发现描述自己的理想对象十分困难,或自己最终不知为何喜欢上了并非自己所认为最适合的人。而这才是我们通常面对的,人间的丰沛情景。


尽管由于诸多现实因素和贫乏的自由意识,将人赤裸裸估价而评的择偶方式在我国甚至世界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比如公园相亲角。这亦给了人们轻易相信这种单薄择偶理论的基础。但正如Dan本人在书中所说:


“固定标准无法确切代表人类的观点,我们不是问卷中各部分相加之和。我们散发的气味、举手投足都无法存在数据库里。”


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更别提网文中这个瞎编的研究),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说清自己的爱情选择,它更像是由荷尔蒙、社会经济文化、人格、个性、依恋模式等许多因素交错而成的,一场必然的偶然,而并非精确匹配的游戏。








爱情不是一场精确匹配的游戏

-转发真相-




本期编辑担当 | 珊爷


柯晗

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发展障碍博士在读,为《城市画报》等多家媒体撰稿。中国腐女心理研究第一人,出版电子书《爱的病理解剖》。


编辑砍妹、南开大学师妹许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Ariely, D., & Jones, S. (2010).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 (Vol. 159). New York: Harper.

Domingue B.W, Fletcher J, Conley D, Boardman J.D. "Genetic and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 among US adults", [PNAS], 111(22), 7996-8000.

Kocsor, F., Rezneki, R., Juhász, S., & Bereczkei, T. (2011). Preference for facial self-resemblance and attractiveness in human mate choice.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0(6), 1263-1270.



友心人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media@yoxinli.com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心理真相








看爱情中的「算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