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相亲总会状况百出?
小友说:在速食时代,相亲的双方都企图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余生的另一半,但心急的结果,就是双方在相亲过程中的不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你总会吐槽你的一个又一个相亲对象,而相亲对象也会吐槽你。下面由知乎心理达人叶壮来解读一下,为什么你的相亲总会失败?
单单认识到问题的客观存在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这些可能绕得过去,更可能绕不过去的众多陷阱,在当下,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才是更应该讨论的内容。
哪怕再完美的爱情故事,也许外人看起来已经是顺风顺水,对身处其中的男女主角来说,恐怕也有不少秘辛与坎坷。即使在很多人看起来,我与我夫人的情感路程已经称得上是顺遂,可在婚礼上,妻子还是泣不成声,多年恋情修成正果,此中酸楚,不足为外人道也。宏观上,亲密关系面对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微观上,情路上又总是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种种险情。
追爱的路上问题多多,各人总是有各人的方法,只是未必好到足够应对大大小小的突发状况。效果是评估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是千人千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好在心理学的研究积累,为一些具体的困难场景提供了加以解决的线索。
很多人碰到的第一个具体问题,恐怕就是相亲中的种种尴尬。这些尴尬或许来自不切实际的交流,或者来自令人咂舌的问题,或许来自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不和——诡异的原因造就怪异的尴尬,是谓吊诡的相亲。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不讲究技法和规则,相亲没法不吊诡。
我曾经机缘巧合地参加过一次“七分钟相亲”。虽然那时我已经在和我的妻子谈恋爱,但由于一位男性的缺席,我不得不临时以“替补队员”的身份加入了进去。事实上,我的妻子正是那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所谓“七分钟相亲”,即给每对异性七分钟的交流时间,在七分钟过后,不管交流成效如何,都必须寻找下一个异性再开始一段同样是七分钟的谈话,如此循环延续,直到与在场的每一名异性都聊过,而后再提供专门的时间来给有意向的人留下交流方式。相亲全程我并没刻意隐瞒“有恋人”这一事实,只是其他女性并不知道我的妻子当时也在现场。我一共与六名单身女性进行了交流,探讨的内容从简单的自我介绍一直到更喜欢哪种类型的博物馆。最终,我从活动的主持那里得到了两个电话号码——看来我还是得到了一些青睐。
从亲身参与其中,到对其他参与者的观察,我发现“七分钟相亲”的形式很好地规避了相亲或初次约会中很容易出现的尴尬,并没有什么冷场的情况与愤怒的情绪。就算彼此对不上眼,人们也能够友好地等待七分钟的完结,互道再见。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跟我个人的沟通能力关系并不大,它应主要归结于这种相亲形式的两个特点。
首先是主题与规则的制约。随心所欲的自由并不是就意味着能直奔主题,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很多相亲之所以容易引发尴尬的原因就是,它直接把两个人放到了一个场景,只告诉了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如果能在一起的话,那就在一起吧”——而没有任何规则与约束。这就像下国际象棋的两名棋手,只知道要吃掉对方的王,却完全不懂任何游戏规则,甚至连哪枚棋子是王,而哪枚棋子是后都不知道,于是只能大眼瞪小眼,干坐着不说话。
有的相亲被安排在西餐厅的饭局上,看似被赋予了一个具体的主题和一个优雅的环境。可是吃饭这种事情拥有太大的目的弹性——它可以是单纯为了填饱肚子,一边走路一边啃掉半个煎饼;它也可以是彻底的社交场合,端着鸡尾酒走来走去,每隔五分钟才礼节性地小啜一口。强指向性,强规则性,而且伴随着积极情绪的互动,才是真正适合相亲与初次约会的选择。两个陌生人,端坐在高档餐厅无烟区里一张桌子的两端,拿腔拿调地同时又不敢充分表露情绪,想想都难受,更何况身处其中?与之相对的,“七分钟相亲”与其说是相亲,倒不如说是一种游戏,它就像成人版的丢手绢与捉迷藏,设立了一个目的,一套规则,让人身处其中。至于积极的情绪——玩游戏,情绪本来就是很容易积极起来的。相亲约去吃饭,妄想用彼此的套话来试探对方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另一半,倒不如约着一起逛逛画展、骑骑单车、钓钓鱼,最起码,看场喜剧电影都比正襟危坐糟心吃饭强。
其次,是团体的卷入感。我见过的最大规模的“七分钟相亲”大概邀请了近一百人,以至于并不能做到同每个异性都有所交流。当时我在活动场地的二楼,俯视着楼下言笑晏晏的人们,一度让我联想起组织有序又各司其职的蜂群。作为集体中的一份子去做一件事情,比作为一个个体做一件事情,给人带来的感觉更好。因为集体中的一员会有更多的归属感、稳定感、以及由“你看大家都在这么做”所带来的安全感。
单枪匹马地相亲有点像击剑。“我的单身问题”和“你的单身问题”其实完全可以是能够得到共同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两个陌生个体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下意识地把对方看成了一个假想敌,一个需要去征服和“搞定”的对象。于是,原本可以友好协商的氛围在双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啃硬骨头”的心态中,变成了竞技。这就像两个一起玩魂斗罗,齐心协力勇闯难关的玩家,却用起了彼此竞技的态度。不知不觉地把合作游戏完成了格斗游戏。
而被包裹在群体中的相亲,就像跑马拉松。我有一个爱好长跑的朋友,他自己跑步的成绩非常一般,但只要参加二十人以上的群跑,成绩会有质的飞跃,人越多成绩越好——这便是群体对人的促进作用。“七分钟相亲”把人们拥进一个有着同一诉求的集体,不再那么强调个体与个体间的单链社交关系。单链社交是由两个基点构成的社交关系,它像一根细细的筷子,虽然直接单纯却非常脆弱。而群体所强调的社交关系是网状关系,其中每个节点与其它的节点都有所联系,只是强度上存在差异,可是恰恰是因为与其它节点的关系的存在,愈发增强了主要关系的柔韧性。
陌生人直接进行单独会面的相亲,本身就是有悖于亲密关系的发展机制的,它没有办法不面对更多的具体挑战,进而没有办法不吊诡。
在大多数情况下,从陌生人发展成为亲密情侣,要经过一系列关系的纵深转变,它存在一定的顺序。
最浅的层次是社会关联关系,他们分别所处的群体之间存在关联,其中一方的行为会一定程度上在另一方的行为上获得反馈。两个人的连接是间接的,群体作为他们的代言人对他们施加着彼此间的影响,他们彼此之间并不强调对方个性化的存在。比如他们分属某个合同的甲方乙方,比如他们身处一个大学中的两个学院,比如他们两家人都住在同一个小区。他们可能知道有对方这个人存在,却对他没什么具体的接触和了解——“他是某某公司的经理。”“他是某某学院大二的学生。”“他是谁谁家的三女儿。”在对方眼里,你跟你们公司的其他经理,你们学院的其他学生,你们家的其他女儿,其实没有区别。
较深的层次是个体关系。这时,你在对方眼里已经是一个具体而独特的存在了。虽然还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你们之间起码已经注意到了对方更深层次的特质。在这个层面,你已经与其他经理、其他学生和其他女儿区分开来,你就是你,对方指向你的关系开始忽略你的背景和环境,而直接指向了你本身。
更深的层次是紧密关系。对正常人来说,通常意义上的“挚友”和“家人”就属于这一阶层。在这一阶层,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主要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双方可以互相施加更为强烈与频繁的影响,说的话做的事在对方那里更走心了。二是拓展了共有行为的广度。曾经你们是在商言商的商业伙伴,普通的同学,偶尔见一面的邻居,可现在你们能够不谈工作,一起去游个泳;不再只是一起上课,而是商量着一起穷游;不再礼节性地打个招呼,而是分享两家的八卦。
最深层次的就是亲密关系。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双方投入的性行为,以及向对方分享经历和表达自我的强烈欲望。
选择以单独约见这种形式来相亲,其实是生硬地跳过了亲密关系常规发展的第一个,甚至第二个阶段——这是一种感情发展的揠苗助长。你不愿意向一个你并不熟悉,甚至是第一次见面的人深刻表露自我与袒露心声,但是不这么做又似乎对不起你此番相亲的终极目的。
“七分钟相亲”很好地规避了这个社会关联关系缺失的普遍问题,它选择在群体中进行感情的养成。虽然相比自然状态下的情感发展,节奏依然快了很多,但是它给了人们情感深入的一个台阶,步步为营总比一蹦三尺高来得舒坦些。
“七分钟相亲”只是一种在我看来很有些可取之处的相亲形式,它未必适用于每个人,但它提供了一些对当前那些吊诡相亲加以改进的线索。
一是降低相亲时的所谓自由度,什么都能聊其实就相当于没什么可聊,什么都能说其实就相当于无话可说。恰恰是没有规则、主题和情绪,才给相亲的环境罩上了阴霾。其实,找点什么可以一起去做的主题活动,同样也能有助于你们对彼此的了解,很多特质,光靠恳切交谈是看不出来的。就算彼此掏心掏肺,也都还有有失公允的时候,更何况昨日的陌路人要向明天的枕边人过渡时的那几句场面话呢?
二是注重情感发展的按部就班,以及融入群体的力量。关系的深入是有规律的,跟谁都称兄道弟的人关键时刻往往跑得最快,恋人亦如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根本原因是一起的大话说得太多,而共同的大事做的太少。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相亲同理。
或许你已经明白,如何营造并奔赴一次不再吊诡的相亲或约会,但是且慢。能搞清楚做什么固然可喜可贺,但以怎样的状态投入对爱情的追求才真正合适呢?当然,为了寻找美好爱情,你并不一定要洗心革面,但是仍然要学会抛却一些担子——有些经历让你更加成熟与睿智,与此同时,有些历史,你自己可能以为是财富,但事实上,它们只能拖后腿。
本文节选自叶壮新书《我们:亲密关系的心理必修课》,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对因 “爱” 无力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情爱困境也已成为我国都市人群的第三大压力来源。你是否有过剩男剩女的身份困扰,抑或在恋爱过程中难以把控亲密关系细节。 为了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作者依据心理学的工具对当前普遍又深受社会关注的爱情困境问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如那些在童年没有形成良好依恋类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将面对怎样的挑战?所谓的一见钟情,到底是不是爱神丘比特胡乱地一扯弓弦?当我们说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到底是爱上了他的什么? 《我们:亲密关系的心理必修课》通过提供实践指导以期让读者能够科学地拥有对亲密关系加以控制的觉知和能力。
第四课:婚恋中的吸引力
微信群语音 + 互动
每节 2 小时,含半小时左右互动提问时间
课前事先搜集问题
授课将会根据学员情况进行针对性分享
远低于市场咨询价的
68 元
优惠:两人同行,第二人半价
1.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教务小友到微信通讯录
2. 待通过后,以红包形式支付学费
(如需参加其他课程或优惠,亦可直接咨询小教务)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全部课程和优惠信息
我知道你很想
转给相亲失败的TA~
友 心 人
微信号:yosumn
回复“招聘”加入团队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