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那北:和树在一起

林那北 华文出版社 2021-01-30



多美的树啊,树冠如云,枝干似铁。

深深吸一口气,都是故乡温暖的气息沁入心脾。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名家作者—— 林那北


林那北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已出版长篇小说《我的唐山》《锦衣玉食》等24 部著作,获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第三届女性文学奖、全国百部原创图书奖、《中国作家》卾尔多斯文学奖、《人民文学》小说奖、第二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大奖、《上海文学》小说奖、《作家》首届金短篇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第四届汉语文学女评委最佳审美奖等。有小说被译介到海外及改编成影视作品。

 

现居福州,供职于《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主编的话:

那北的散文每每让人有惊奇之感:中国的方块字竟然还可以这样挥洒,甚至是—还可以这样挥霍?阅读她的文字,如同在亚马逊森林中的冒险,你不知道前方出现的会是鹦鹉还是猕猴,鳄鱼还是猛虎,但是你一定知道,你将会遭遇离奇,遭遇惊诧,遭遇错愕,它们是生活的热辣辣的底料,活泼泼的味道。然而,林那北散文的魅力恰在于此,正是文字的疏离嫁接了认知的陌生,认知的陌生带来了阅读的艰涩,阅读的艰涩又制造了思想的愉悦,使她的书写具有了非常有趣的气质:以矛盾结构矛盾,以悖论解构悖论,以想象冲击想象,精密,精细,精深,精致,重要的是—好看。

—— 李 舫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


精彩试读


林那北《蒲氏的背影》




和树在一起

林那北

内容摘自《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蒲氏的背影》

 

有福州这座城市之前,榕树肯定已经先期抵达了。是风和鸟将种子带来,然后温暖湿润的泥土中有生命开始孕育、蠕动、发芽、长叶,终致繁茂盛大郁郁葱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孤径回榕岸……寥寥分远望……”,这是唐朝一位叫陈翌的户部员外郎登上城楼时写的诗。1000 多年前的福州,宽广仅232 步,北起鼓屏路小山阜,南至虎节路口,东起丽文坊,西至渡鸡口,也就巴掌大小。诗人来了,长衣宽衫,行色匆匆。晚风渐起,将城墙外沙洲泽国上一片起伏连绵的榕树沙沙吹动。多美的树啊,树冠如云,枝干似铁。深深吸一口气,都是故乡温暖的气息沁入心脾。

 


正是在唐代,福州已经有了“榕城”的称呼,延续至于今。

 

那个蔡襄,我们知道他是北宋的著名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一个舞文弄墨的人,满肚子都是锦绣文章与颜筋柳骨,但是走出书斋,他仍然目光炯炯。1045年,他以右正言、直史馆出知福州。33岁,正是一个男人生命的巅峰时期,一腔抱负不为朝廷赏识,鼎力协助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的改革又遭失败,心灰意冷,不如归去。归到家乡闽地,能做什么呢?修复东湖,奏减重税,还有,他脑中灵光一闪,居然提倡在福州至漳泉的驿道旁种植榕树,这是由官府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人工种植榕树的开端。长亭外,古道边,一株株绿油油的榕树列队成行,摇曳在风中,抚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也呼应了春风得意者的欣喜。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夹道绵延的榕树便宛若饱蘸墨汁粗粗划出的一撇一捺,那是作为书法家的蔡襄在大地上恣意龙飞凤舞出的一个大作品。

 


20年后,建瓯人张伯玉坐到福州太守的位置上了。也是个口无遮拦的犟书生,也得罪过高官强权。这样的人别指望宦海仕途能走得顺利,但不要紧,有酒喝有诗作,甚好,“张百杯”与“张百篇”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据说,范仲淹曾以其敢言清廉荐于朝廷任职;又据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深为其文章精美叹服。一个放任不羁的大才子,在安徽、浙江等地捧一顶小乌纱帽辛苦辗转,62岁,老了,终于不再指望仕途的腾达辉煌,这时候,他从绍兴“移知福州”。正是大旱之年,到任的路上烈日烤花他的老眼,上下颠簸的轿子几乎要烧起来,热啊,真热啊,汗如雨哗哗而下,眼前一黑突然昏厥。手下连忙将他抬到路边树阴下,刮痧灌水掐人中。醒了,张伯玉醒了,睁开眼,他看到幽深的绿,优雅的绿,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啊,铺天盖地庇出一片透彻的清凉,于是榕树进入张伯玉的心中—只是一个传说罢了,流传在福州市民中的传说。但是张伯玉对榕树真的情有独钟,上任没几天,他即下令编户浚沟7尺,干什么?种植榕树呀。治平年间福州府人口大约有30万,城内城外种下的榕树就有上万株。“两岸酒市歌楼,笙歌从柳荫榕叶中出”,“榕叶满川飞白鹭,醉吹横笛坐榕荫”,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生活图画啊。张伯玉仅活了65岁,也就是说“移知福州”仅3年,他的人生就走到尽头。人去了,树却留下了,几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榕树成了福州的一个诗意化身,婆娑树枝摇出万千风情,这个偏于东南一隅的小城便因此有了别样的韵致。

 

杨桥路环岛曾立一尊张伯玉的青石雕塑像,不大,却醒目,塑像后面两株粗壮的古榕戎装将士般一左一右守卫着。这是一座城市对一个人的怀念,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情怀念。可惜前两年环岛拆除,塑像不知被迁移何处。但那两株古榕还在,摊手摊脚地竖在路中央,再豪华的小车、车中坐着再大的官,都必须从它们身旁绕开。经过百年风雨洗礼之后,古榕如同一位阅尽沧桑的老人,睿智而仁厚,从容而闲淡,让人仰望着,怀想着,有敬意丝丝缕缕献上。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图书。

该丛书以知名作家群体为基础,讲述“一座城和她的故事;”以文学读本的形式和文学家个性化的观察与笔触,展现我国丝路沿线各省区市的历史人文、地域风情和个性魅力。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



该丛书由著名文艺评论家李舫女士主编,由著名设计家宁成春先生担纲整体设计。

整套丛书,从作者、内容到形式,都力求极致。


备受关注的编作团队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主战略,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感受。该丛书的主编和作者,均为富有影响的一线作家,他们集中为“一套书”服务,为“一带一路”服务,既是值得关注的文化事件,在政治上也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更具感性的“丝路读本”


作为“丝绸之路的文学读本”,该丛书比学术研究以及其他表现方式,更感性,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也更易沟通交流。华文社将这套书定位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点项目。


更“接地气”的读者对象



本套丛书的作者,在社会上,特别是年轻人中,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华文社将以丛书的推出为抓手,组织作者深入社会、走进校园,宣传“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进行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推荐阅读

《蒲氏的背影》

ISBN:9787507546736  32开 

林那北 著  25元  2017年5月版



有关泉州,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蒲氏的背影聚焦了唐代以来中国的海洋故事。


本书是作家林那北是散文集,女性笔触,构思精巧。围绕丝绸之路,分 “丝一样的路上”“路上人影绰绰”“路上有几缕表情”三大板块,既有丝路当年风烟的想象,人物群像描述,更还原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域有关的家族故事,“蒲氏的背影”是一个典型。以故事构思散文,精巧、集中而显得真实。 


林那北的散文既有婉约之美,又有豪放之气,一泻千里,顶天立地。她擅长用诙谐表达庄重,用谐谑维系尊严,这种功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具有的,所以她的散文书写就具有了非凡的气质:以矛盾结构矛盾,以悖论解构悖论,以想象冲击想象,精密,精细,精深,精致,重要的是——好看。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蒲氏的背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