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传》——第一本完整讲述故宫制度史的书

《故宫传》 华文出版社 2023-09-19

华文丨传记丨历史丨统战丨宗教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四色裸背锁线装,刷爆朋友圈的美图
人民网、中华读书报、北京日报推荐

#本期推荐#

《故宫传




《故宫传
张程 著69.80元ISBN:9787507553536华文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曾经,我是两代皇城:近500年国家最高权力中心,8700多间房,无数的珍宝——尊贵、厚重。

近来,我是超级网红:放低身段拥抱大众,文化创意层出不穷,传承文明棒棒哒——可爱、创新、负责。

此刻,我化作一本书:规划、布局、建造、宫廷生活;美图百余幅;四色裸脊——600岁了,第一次有人为我立传,值得典藏!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本书分为十五章,以叙议结合的散文,辅以众多实拍照片、馆藏文物图片,主要讲述了北京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主要宫殿的职能、皇权在故宫各建筑和宫内制度上的体现、整体价值等,具体涉及皇帝理政、大臣辅政参政、皇子教育、宫内各种人的饮食起居、故宫警卫、宫中所藏珍宝等知识,是一次对故宫文化的系统描述。也是对故宫建筑和宫内管理制度的历史价值做的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


作者简介



张程,浙江临海人;职业编辑,业余作家。写作兴趣集中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和社会变迁,出版有《衙门口》《制度与人情》《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简史》《清朝反贪大案》等图书。曾任多所院校兼职教师,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之一。


目录

千年帝国的结晶
紫禁城是如何建成的?
24 位皇帝的“家”
四门与角楼
皇权照耀下的宫室
紫禁城“户型图”
宫殿布局三原则
金銮殿及其广场
后三宫/ 御花园
从乾清宫到养心殿
外东路与外西路
皇帝坐朝与治天下
大朝会
风骨圣地左顺门
皇帝不坐朝?
从内阁到军机处
内阁小院与大库
“临时”军机处
小军机的日与夜
朝臣待漏五更寒
太监的两重天
二十四衙门/ 司礼监
内务府/ 敬事房
太监的三个“儿子”
太监的日常生活
皇子教育记
文华殿/ 清宁宫/ 端本宫
毓庆宫/ 北五所/ 南三所
上书房读书
明暗太子
宫里的女人们
皇帝选秀与大婚
东六宫/ 西六宫
后妃悲喜剧
女官与宫女
在紫禁城养老
皇太后安置难题
慈宁宫的高光时刻
宁寿宫的颐养梦
以孝治天下
吃在紫禁城
聚天下珍馐
御膳房
皇帝的食谱
御膳的味道
紫禁城大夫
太医院与御药房
“传御医!”
紫禁城名医
月子房与三婆
紫禁城警卫
侍卫处/ 御前大臣
紫禁城防线
紫禁城的神灵
钦安殿/ 天穹宝殿
大佛堂/ 中正殿/ 雨花阁/ 英华殿
城隍庙/ 奉先殿/ 传心殿
皇权与神灵
风雨雷电中的紫禁城
紫禁城消防简史
天火与防雷
排水与采暖
珍宝之城
珍宝目录与造办处
皇家出版事业:武英殿/ 文渊阁
紫禁城的古树名木
两朝家风一座城
后记
“活的紫禁城”





紫禁城是如何建成的? 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以工部尚书宋礼为首的多位大臣,离开首都南京城,分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他们奉命到当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征发人力和物资,为一项即将开始的国家工程做准备。
这项工程就是在距离南京千里之遥的北京城,修建一座恢宏壮丽的宫城!
这座宫城凝聚着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梦想,寄托着朱棣治国理政的宏伟规划与深思远虑。作为一位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的原藩王、一位刚刚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内战洗礼的新皇帝,“得位不正”的梦魇始终萦绕在朱棣的心头。这个噩梦不仅是精神道义上的,更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局势不稳。朱棣希望逃离侄子建文帝的故都,迁都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早在夺位的第一年,朱棣便下令将北平城改名北京,透露出了明确的迁都信号。当然,他摆在台面上的理由是元朝残余势力盘踞在蒙古高原,“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有利于对抗北元。他要效仿父皇朱元璋,建立不世功业,名垂青史。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朱棣强力压制反对迁都的声音,将各种资源持续输送到北京城去。
一座配得上朱棣政治蓝图的伟大宫城,呼之欲出!
工部尚书宋礼奉命砍伐嘉木良材之时,不会预料到原材料收集工作会持续10年之久。他们深入原始森林,寻找阳光下最好的金丝楠木。这种楠木高大坚固,香味隽永,且不怕虫蚀、不易糟朽,是宫殿梁柱的绝佳材料。楠木最大的问题是生长周期长达300年,到永乐年间只存在人迹罕及的怒涛悬崖之处。宋礼带领的伐木队伍,“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将近一半的建设者没有看到宫城开工的那一刻。这些历经危难、采自西南深山层峦的巨木,借助长江水力,顺流而下,“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声如雷”。它们将一路呼啸,在两岸官民的惊讶目光中,抵达遥远北方的北京城下。
在如今的保和殿后方,御路正中的石陛是一整块艾叶青石,石长17米,宽3米有余,厚1.7米,重200多吨。这块巨石采自北京西南良乡的大石窝。且不论挖掘之难,单就运输当年就征调了数万名劳工。即便是数万人也搬不动如此巨石,只能选在寒冬腊月,先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再从井中汲水泼地建成冰道,然后前拉后推,用了28天才将石头运到工地,最后雕成石陛。
宫殿的地砖来自鱼米之乡苏州。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明初负责修建宫殿的苏州工匠们纷纷推荐家乡的产品。工部最终选定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镇余窑村生产。余窑村土质优良、烧制有方、产砖颗粒细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朱棣赐封此地为“御窑村”。御窑所产地砖得名“金砖”。黏土砖为什么冠名金砖?一种说法是金砖成品质地坚硬,有金属质感,敲击时发出金属声响,因此得名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生产严格、制作考究、工序繁复,从取土练泥到出窑磨光需要一年半时间,光烧窑就需要上百天。出窑的成品必须体质细腻,棱角完好,有一丝瑕疵就弃之不用。
每一块运到工地的金砖都极为昂贵,价同黄金,故名金砖。此外,山东临清生产建筑用砖。每一项建筑原料,无不慢工细作,无不精益求精,十年光阴不知不觉中便流逝了。
“倾天下之力”,莫过于此。
本文节选自《故宫传》


购书看这里☟


--往期推荐--

“故宫的墙太厚,外面的风吹不进来。”
看完《故宫六百年》,再去故宫看“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不香吗
阎崇年先生《故宫六百年》:完整讲述大故宫600年风云史
说字解诗:一字吟成诗境新
《探明》丨10位“导游”带你轻松探索明朝历史

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