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1期目录

2018-04-20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sscpcass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哲学如何在场

摘要:当代中国哲学在当今世界哲学舞台上,基本没有话语权。这种令人难堪的局面,在于我们的确没有产生有原创性的哲学。原创性哲学首先要求深入思考和批判时代的问题,同时,它必须将此思考置于哲学史的语境之中,即它的思考不是凭空拍脑袋乱想,也不能是堆积哲学词汇、故作高深的组装拼凑、实际毫无哲学品质的假货。它思考的问题的确是时代和哲学史逼出来的,哲学要发展,必须在这些问题上要有根本的突破。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哲学家热衷构筑大而无当的体系,并且,由于这些体系对于古今中外人类的哲学成果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自身不仅大而空,而且问题多多。今天的中国哲学家,要能够自己从哲学上发现和提出时代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复述没有思想含量的老生常谈。只有在思考人类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国哲学才会被人真正承认。

关键词:中国哲学  时代问题  原创性哲学  构造体系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公共商谈与学术研究的公共性

——兼谈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两个向度

摘要:现代条件下的学术研究是“理性之公共运用”的典型方式,其真理具有易谬性,在性质上是(学术)公共领域基于主体间性的公共商谈所达致的共识。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公共性具有内在的关联,它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向度:既自主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场域,亦自主于个人的价值偏好;其分别对应着言说立场的公共性与言说内容的公共性。为确保社会科学的自主性,我们需在言说立场上遵循公道性原则,在言说内容上秉持认知性原则。在“后真相/真理时代”,践习公共商谈、积攒公共理性,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理性的公共运用  公共商谈  真理共识论  自主性  认知性

作者孙国东,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上海  200433)。

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空间”及其构建

摘要:“自然”与“社会”有实质性差异,社会科学成果的衡量标准应是深刻性与通透性。社会科学研究要达此境界标准,研究问题的构建具有决定性作用。“问题空间”概念,即研究者在学术意图推动下形成的关于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及其变量关系、研究方法等等的心理集合状态,具有社会与人文、现实问题与学科解释、“客观”与“主观”等交叉性。“问题空间”构建是围绕研究任务、问题的功能—因素—结构互动、往复的过程,其构建应遵循问题中心、学科思维,“时地人”通情,理论和学科反思,研究者首先应被研究等原则。

关键词:社会科学  问题空间  研究方法  华莱士科学环

作者景怀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广州  510275)。

消费与新时代主要矛盾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相较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的是消费的升级和消费结构的转型。

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型,并不只是经济问题,它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构,体现了背后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社会运转秩序的变动。正是由于这种同构性,正是基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的诉求,消费升级将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的主要抓手之一,这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什么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因此,关注未来至少将持续几十年的消费升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着力于消费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匹配,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消费升级中的不同需要,关注其公平获得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现阶段,在中国整体社会结构中,不同的群体在消费升级中展现出什么样的状况?呈现出什么样的消费特征?消费的升级过程,同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如何在消费升级中,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

消费升级过程中,既有个体的个性化选择,也有不同群体对于公共消费品,诸如医疗、教育、社会安全、生活舒适度的共同需求,后者是否对政府提供公共消费品,或者,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社会科学研究从来都以回应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己任。201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朱迪副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林晓珊教授等,在广州举行“消费与新时代主要矛盾”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王宁担任主持人。会议最终形成四篇独立文章,现以“消费与新时代主要矛盾”专题奉上。

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的阶层结构变迁与消费升级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伴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划时代意义的转型。社会结构从以农民阶层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中产阶层等多元共存的社会。消费的升级过程表现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过程。对于不同的阶层而言,消费升级即是一个复杂的、梯度跟进的、对美好生活的主观需求存在异质化追求特征的生活改善过程。要释放出阶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红利,就需要针对不同的阶层需求设计激励政策,并以底线公平法则塑造消费环境。

关键词:阶层结构  消费升级  消费结构  中产阶层

作者张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045 )。

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消费品味特征

摘要:当前我国白领人口相对蓝领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规模优势逐渐强化,城镇地区率先实现职业结构的初步转型,步入“白领社会”。在这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白领和中产阶层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经济社会地位上升、话语权不断增加。受到白领消费品味的带动和影响,整个社会不再满足于廉价、大众化的消费品,而开始追求质量可靠、设计新颖、性价比高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消费升级”的趋势。人们的消费品味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注重品质,炫耀消费下降,注重消费带来的乐趣和舒适;追求“知识消费”,对于文化消费、专业和非专业的知识服务消费的热情上升;强调体验,往往以购买和使用服务为载体、追求快乐和舒适或者以体验本身作为目的,典型的消费实践包括旅游和都市闲暇文化。应当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福利保障、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等政策体系,健全经济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品味  文化消费  体验消费  社会发展阶段  白领社会

作者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集体消费与美好生活

——“需要”的结构转型与城市治理

摘要: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反映了人们的需要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型。美好生活所包含的多样性需要已无法通过个人或家庭消费来满足,而必须经由社区、城市乃至国家等更高级别的消费单位来组织和供给。新城市社会学中的集体消费理论为我们理解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作为一种福利制度安排,集体消费在维系城市社会运行、构建美好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城市作为集体消费的基本单位,需要提升治理力度,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模式,积极推动城市舒适物系统的消费升级,方能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集体消费  美好生活  需要  城市治理

作者林晓珊,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金华  321004)。

新时代背景下消费社会学的效用空间

——基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效用分析框架

摘要:消费社会学在国内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有不少人对消费社会学的效用表示质疑。但要回答消费社会学究竟有什么用的问题,不能不引申出更为一般性和根本性的社会科学的效用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科学的综合效用分析框架中,讨论分析消费社会学的效用空间。在这一框架中,社会科学的效用涉及多个维度,包括工具性效用与自目的性效用、外部效用与内部效用、潜在效用与实际效用等。相应地,人们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效用的感知也存在差异。社会科学能否从潜在效用转化为实际效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效用兑现的途径和领域。此外,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方的偏好也会影响到社会科学的效用兑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消费社会学的效用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

关键词:社会科学  消费社会学  效用兑现  效用感知  综合效用

作者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广州  510275)。

文明的自识与自信

——“中国文明西来说”及其评论

摘要: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中国文明西来说”,虽已在现代理论与文化史上受到过否定,但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再度泛起。“西来说”的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一元文化观,文明的起源存在一定的交互性,将中国古代文明完全溯源于外来,很容易滑入民族虚无主义。仅因中国古代文明相对晚成的文字史就将中国文明的起源归于“西来”,是缺乏文明自识与自信的表现。昆仑说立足于本源论与中华多民族传统建构中国精神,并在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传统的锻造及其抗御外侮的现代中国精神重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西来说”有本质的不同。不能把对文明起源的探讨还原为一般自然及其生物学性质的论域,非洲起源论不能用来分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明起源的探讨应超越一元论,但仍应立足于本源论。中国古代文明的溯源性考古有其限度,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华文明过程的探究,尤其是对中国文明的绵延性及其创造性转化传统的把握与自识。

关键词:中国文明  本源论  西来说  昆仑说  民族虚无主义

作者邹诗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历史真理的认识和判断

——从历史认识的阐释性谈起

摘要:历史流动地存在于人们永不间断的理解和阐释中,“历史”,是被阐释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学的特点,使历史实际、历史文献、历史认识者是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三极”,缺一不可。这也就决定了历史研究是在认识论的范畴和认识论的意义上展开的,历史认识是具有阐释性的认识,对历史真理的认识和判断,离不开历史的阐释。“强制阐释”和“公共阐释”等新概念的提出,加快了建构中国历史阐释学的进程。如何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建立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是时代的使命,是摆在广大史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任务。

关键词:历史真理  强制阐释  公共阐释  历史性和现代性

作者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6)。

怎样正确认识史学与人民的关系

摘要:以往学术界多重视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而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大却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甚至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理论问题:“史学与人民的关系”。清末的史学从业者对“史学”的认知分歧不大,但对“人民”的认知分歧较大;民国时期学者对“人民”的认知分歧缩小,但对“史学”的认知趋于多元。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史学”和“人民”的变量干扰降低,但经过“史学革命”等运动,史学以突出“人民”的方式远离了人民大众。改革开放后,史学界试图突出“应用”来拥抱人民,但旋因学术风气转变而中辍。时至今日,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仍以悬置的方式存在于中国史学界。新时代的中国史学如何健康发展,应从认真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史学与人民的关系”这一问题入手。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学  新史学运动  新汉学  史学革命  公共史学

作者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澄清中西哲学比较中的几点误解

摘要:在近20年来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有一些普遍流行的观点:一是以西方哲学为“原生物”,以中国哲学学科为“依傍”西方哲学的产物;二是认为“形而上学”的译名是误译,“存在”不是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三是认为西方哲学只讲本体与现象、灵与肉的二元论,中国哲学只讲“道不离器”、“形神相即”的整全论;四是认为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来讲中国哲学是对传统思想的肢解,一切关于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创新都是“汉话胡说”;五是认为唯有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与中国哲学相通,可以激活中国古学并促进中西哲学对话和交流。以上这些观点似乎都存在一些对中西哲学史的误解,需要在细致考辨的基础上加以澄清。

关键词: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中西哲学比较  形而上学  象思维

作者许苏民,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南京  210093)。

解放的学说和实践的智慧

——简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作者孙利天,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吉林  130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