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邾国故城遗址田野考古取得重大进展——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王青

张杰 张清俐 中国学派 2019-06-21

邾国是山东地区周代的重要诸侯国,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历代考证,邾国是陆终氏的后裔曹安建立的。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邾文公卜迁于绎”,即春秋中期偏早,邾国将都城迁到了“绎”,地在今山东邹城市峄山南麓的邾国故城遗址。

邾国与鲁国南北紧邻,两国分别是孟子和孔子的诞生地,邹鲁成为山东古代文教兴盛之地,历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存。2015年以来,山东大学联合邹城市文物局在邾国故城遗址开展了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围绕邾国故城遗址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王青。

基本摸清城址的现状和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年邾国故城遗址考古发掘有哪些发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青:邾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10公里的峄山镇峄山南麓纪王城村周围,遗址地处丘陵地带,北枕峄山,南依郭山,东有高木山,西为平原,季节性小河金水河自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整体地势为向西开放的小盆地。

城址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宽2530米,南北长2500米,周长约92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城址中部偏北有一处略呈方形的高台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俗称“皇台”,钻探发现有成片夯土建筑基址,应为宫殿区所在。

从清代以来,该遗址就以出土大批陶文而著称。1964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邹县文管所对该遗址做了首次考古调查,并根据出土的陶文认定遗址为邾国都城所在,该遗址一直未经正式发掘。

后来,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该遗址的专项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正式纳入工作日程,由山东大学承担邾国故城遗址为期12年(2014—2025年)的田野考古项目。2015年项目正式启动,在近几年的考古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聚落考古和多学科合作两条技术路线,按照城市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以搞清城址的兴废过程、功能分区及布局演变为学术目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一是城墙和壕沟的解剖。城址的城墙与壕沟大部保存较好,周长7290米,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西、北、东三面城墙外设有大致连贯的壕沟。城墙和壕沟的修建与走势均较好地利用了周围的地形地貌。西墙建于平原开阔地带,应是城址对外联系和防御的重点。2018年,我们对西城墙和城壕北部、北城墙和城壕中部进行了解剖发掘,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陶片,西城墙及城外壕沟的兴废过程整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中晚期为初始时期,城墙采用堆筑法,未见明显夯筑痕迹;战国至汉代为使用扩建时期,城墙为版筑而成,可见明显的单棍夯打迹象;汉代以后为废弃阶段,堆积较薄。第一期与《左传》等文献记载的邾文公“卜迁于绎”的年代大致相当或略晚,第一、二期的墙体外侧发现大量铜镞,铜镞质量较好,均为窄身长铤三棱镞,年代应在东周时期,印证了文献记载的鲁国等国曾多次攻入邾城的史实。

二是宫殿区“皇台”的发掘。宫殿区“皇台”位于城址中部偏北,为高出周围地表3—5米的高台地,平面略呈方形,东北部略外突,面积近17万平方米。2016年、2017年对皇台进行了全面的重点勘探,发现数十个夯土基址,年代多为汉代,少数为东周时期。2017年春夏在皇台中部偏北发掘,共发现灰坑和灰沟320余个、水井4眼、房址5座、窑炉2座。出土大批遗物,如陶器有鬲、盂、豆、罐、盆、釜、缸、瓦、瓦当等,年代多属春秋、战国时期和汉代,另有少量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化遗存。在发掘区东西两侧发现2座战国时期的窑炉,每座长近10米,残留10余个直径数十厘米的圜底小灶,每个小灶下与一个拱形火门相连,周围堆积较多红烧土粒,并发现少量铜渣,推测窑炉与冶铸某些小型铜器有关。推测该区域在战国时期应是官营冶铸作坊区。

三是仓储区的发掘。2015年春夏的第一次考古发掘,选择在文化堆积较厚的“皇台”西南约400米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包括鬲、豆、罐、瓮、盆、板瓦、筒瓦和量器等,部分陶器戳印或刻划有陶文,数量达200余个。遗存年代分属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为建立该遗址的文化序列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其文化面貌春秋时期与薛地接近,战国以来与鲁地趋同。综合判断2015年的发掘区应属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官营仓储区。

此次仓储区的发掘集中出土了十余件较完整陶量,也是比较重要的发现。其中多数年代属于战国时期,泥质红陶或灰陶,形制为厚胎深腹筒形,应是粜籴谷物的量器,内底多戳印团龙标记,有1件的口沿上还戳印“邾”字,另有几件配套使用的红陶釜肩部也印有“邾”字,这应是量器由官府发行的确凿证据,经实测分析量制与齐国量制基本相同。这是“邾”字陶文在该遗址的首次发现,以出土的自证性文字材料印证了遗址为邾国都城所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贵族墓地发掘揭示邾国与越国交往密切

《中国社会科学报》:墓地发掘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邾国故城遗址墓地的发掘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青:贵族墓地位于城址北部,南起皇台北壕、向北延至峄山脚下,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土质为较深厚的黄土,东西两侧的黄土略高形成南北向高岗,俗称“东岗”和“西岗”。地表现在为果树林覆盖,中有数道深浅不一的南北向冲沟,局部有从峄山上滚落的大块岩石。勘探表明墓葬分布比较密集,墓地中部至少已探明22座,填土较深并多经夯打,有些探孔中发现了铜锈和朱砂痕迹。部分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规模较大,还有部分墓葬比邻成组分布,可能是并穴合葬。墓葬年代初步推断多在东周时期,应为邾国贵族的“公墓地”,另在墓地的东西两侧岗地断崖上发现疑似宽2—3米的夯土堆积。

2018年秋冬在墓地西南角的取土坑断崖上发现墓葬迹象,初步勘探表明是两座南北并列的甲字形大墓,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中规模较小的一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带一条东向墓道的甲字形竖穴土坑墓(下部穿凿岩层),葬具为重椁重棺,墓主经鉴定为成年女性,腰部随葬两件龙形玉佩,口内含有一件玉环。墓主人牙齿经测年为公元前493—前406年。出土的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和玉器与浙江无锡鸿山邱城墩M1战国早期越王墓出土同类器形制基本相同。综合判断墓主人应为战国早期邾国国君夫人,多件具有典型越国风格的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的发现,反映出邾国上层贵族与越国有密切交往,也与此时越国国势强劲、北上称霸中原的史实相符,不排除此墓墓主人来自越国的可能性。

继续发掘各功能区的典型遗存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邾国故城遗址的发掘将在哪些方面推进?

王青:通过四年来的田野工作,基本搞清了邾国故城遗址的年代和布局方面的整体情况,并对城墙和壕沟、宫殿区、仓储区及贵族墓地做了抽样式发掘,对手工业作坊区、冶铸区和制陶区做了地面详细调查,掌握了局部区域的详细堆积信息和特点,这为今后的田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发现和成果。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该遗址的面积巨大,内涵非常丰富,堆积十分复杂,今后的田野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结合已取得的成果和《田野考古计划书》的进度安排,今后一段时间将有至少三个工作重点。一是搞清各功能分区的确切范围,包括寻找城门等设施、宫殿区是否有宫墙环绕、贵族墓地是否有陵园垣墙、仓储区和手工业作坊区是否存在围垣等,这些都是城市考古的基本要求;二是继续发掘各功能区的典型遗存,包括宫殿区的夯土基址、贵族墓地的成组大墓、手工业作坊区的作坊遗址等,以搞清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聚落形态和布局演变等问题;三是配合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做好遗存的保护和展示工作,在公共考古方面继续做些探索和尝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杰 张清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图片来源:张杰/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